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彭继军 《学习月刊》2014,(10):116-116
财源建设始终是财政经济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环节,加强财源建设是解决财政困难,增强财力保障,实现财政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如何抓好财源建设,壮大地方财政实力,既是当前财政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今后财政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下面就如何找准地方财源建设的着力点,做大做强"财政蛋糕"谈谈个人的看法。一、转变发展理念抓财源。一要强化工业型财源理念。  相似文献   

2.
马正其 《求是》2012,(3):27-28
民生财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的鲜明特色与集中体现。"十一五"时期,重庆从民生历史欠账多的市情出发,大幅增加民生投入,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从226亿元增长到921亿元,走出了一条深化公共财政改革的新路子。一、坚持科学理财,努力做大"蛋糕"公共财政规模不断壮大是实现民生财政的基本前提,也是发挥民生财政功能的坚实基础。近年来,重庆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0%  相似文献   

3.
艾方毅 《新湘评论》2013,(1):30-30,31
加强财源建设,做大财政“蛋糕”是构建公共财政的前提,也是政府履职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们牢牢牵住财源建设这个“牛鼻子”,一切经济工作都围绕财源建设推进。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我们实行的是以政府为主要推动力量的财源建设模式,它对于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公共财政框架的逐步建立,这种模式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突出表现在政府包揽过多,管了许多不该管也管不了的事,客观上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一些地方由于受体制和地方利益的驱动,拉长经济战线,盲目上项目,铺摊子,重复建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不理想,不少地方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在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的背景下,各级政府财源建设的指导思想必须发生根本变化,其关键是要树立三个…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咸丰县财政局抢抓机遇,立足城区优势和特点,不断探索生财、聚财、理财新机制,财政综合实力显著提高。2005年完成全地域财政收入16327万元,同比增长34.1%,增幅居全州榜首。整合财力,致力效益财源建设。根据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奋斗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县域经济的发展。按照“一主三化”战略,培强、培壮工业财源和城镇财源,促进县域财政实力的增强和实现财政状况的根本好转。理顺机制,尽力增加司用财力。积极应对税制调整对地方财政的影响,理顺税收征管机制,调动各方聚财积极性,合力抓征收。实行财力向下…  相似文献   

6.
随着宁波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不断进步,财力的供给与需求矛盾日益突出,地方财力已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捉襟见肘的地方财力已严重影响了政府职能的充分发挥,加强财源建设已成为地方政府转变职能、振兴财政、摆脱财政困境的一项战略任务。一、当前市本级财源建设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一)近几年市本级财政收入总量的变化市本级财政收人尽管年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在全市财政总收人及可用资金总量上所占比重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市本级调控全市经济的能力有较大的削弱。如1997年市本级财政收人占全市的比重…  相似文献   

7.
促进宜昌市夷陵区做大做强财政收入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继续坚持工业主导发展、项目带动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环境推动发展四大战略举措,着力提升项目建设、城镇建设、培育优势产业和培育市场主体的水平,力争到“十一五”末国民生产总值过百亿,财政收入过10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培植财源的根基和土壤,要适应新体制的要求,全区必须更新思想观念,适时调整财税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一是抛弃旧体制下孤立地就财税抓财税的方法,按照多元所有制经济结构共同发展的要求,把重点转移到完善和发挥服务职能上来,引导和促进各种经济成份…  相似文献   

8.
关于我省地方财源建设的几个问题张荣生一、我省地方财源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非国有经济发展滞缓,财源结构失衡。近年来,我省把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的重点一直放在扩大地方基建规模,发展国有大中型企业上,正是依靠这些国有大中型企业,我省国民经济乃至财政收...  相似文献   

9.
咸宁市位于湖北省南部,1998年撤地设市。近年来,咸宁市财政部门以发展经济为主线,更新理财观念,创新理财手段,不断做大经济、财政蛋糕,为咸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较大贡献。为了做大经济、财政“蛋糕”,市财政局党组一班人始终把财源建设、财政增收作为财政工作的头等大事,想发展,谋发展,支持发展,使全市经济始终保持快一、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做大经济、财政“蛋糕”速、健康发展势头。一是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方面,认真贯彻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及中央、省出台的一系列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政策,使群众得实惠。1999-2004年,咸宁市财…  相似文献   

10.
陈启富 《学习月刊》2014,(20):23-24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这对于财税工作的政治定位、财税职能的作用定位、财税改革的任务定位都是前所未有的,同时这也对加快地方财源建设做大收入蛋糕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面对荆门市掇刀区财源建设的现状,要克服就税收论财政的传统思维模式,不断创新理念,探索全方位多渠道财源建设的新路。  相似文献   

11.
牡丹江市财政经济在改革开放中有了长足发展,发挥了对经济和社会事业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速度型财政明显,骨干财源后劲不足、新生财源发展不够快、非生产性支出比重较高等。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应确定牡丹江市振兴财政的总体思路是:建立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上,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用于培植骨干财源和新生财源、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的财力比重不断提高,服务于政府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财政分配、财政管理、财政监督职能得到强化,到2O00年,基本实现财源巩固、分配合理、职能健全、管理科学的…  相似文献   

12.
财政收入是总开关,决定着一个地方的经济实力和发展状况.多年来,武宁县在财税工作方面,积极调整思路,灵活机制,培植财源,2003、2004连续两年确保了财政收入以25%以上的速度增长,特别是2004年取得的成效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30年来,以分税制为核心的财政体制改革与建设成效显著,取得了"两改一建"的重大进展,初步确立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财政分配体制(收入划分)和公共财政基本框架(支出管理),形成了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制度基础.从当前情况看,政府财力与事权、收入划分、转移支付制度、财税体系等仍然影响一般预算收入比重增加,成为完善财政体制的体制性障碍.为此,我们必须协调配置政府财力与事权,减少财政管理体制层级;调整规范政府间收入划分,努力增加地方可用财力;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增强地方财力保障基础;创新税收征管体制,健全财税运行体系;改革县乡财政体制,摆脱基层收支困境.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加入WTO,建立公共财政框架将成为各级地方政府面临的重要任务。地方政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以公共财政理论为指导,重点抓好“四个转变”。一、财源建设由投入型向政策型转变财源建设对一个地方而言关系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繁荣。地方政府以什么样的方式支持经济发展呢?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是资源配置的主体,政府的资源配置手段主要是行政手段,政府扮演着“投资人”的角色。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财源建设方式逐步被淘汰。市场经济要求用市场的手段来配置社会资源,政…  相似文献   

15.
《党政干部论坛》2005,(6):F004-F004
宜昌市夷陵区财政局,其前身为宜昌县财政局,该局内设15个职能股室、6个局属二级事业单位,下辖12个乡镇(街道)财经所。全系统共有干部职工297人,其中局机关88人。近几年来,该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为着眼点,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强化抢前争先意识,取得了财政业务工作和文明创建双丰收。2004年全区财政收入达到了50518万元,同比增长9.2%。坚持改革创新,打造精品名牌,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共财政,是该局工作的重点和着力点。近几年…  相似文献   

16.
公共财政活动在兵团的体现,一是兵团特殊体制必然使兵团在财力分配方面财政模式与财务模式并存;二是兵团组织机构设置与地方政府基本一样,客观上决定了兵团与地方政府承担着同样的事权,在事权的发挥中财力分配更多体现的是公共财政活动;三是财政是兵团现有城市市政府调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工具。因此要从思想上扭转兵团只有财务没有财政的错误认识,其次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不断强化兵团"政"的属性,增强兵团内生财力增长能力。  相似文献   

17.
充分认识重要意义 一是加快发展的正确选择。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也是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的必由之路。工业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只有做强工业,才能迅速做大经济“蛋糕”,带动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带来持续的财源,从而不断壮大发展实力;  相似文献   

18.
《共产党人》2011,(15):57
<正>近年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财政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城市核心区的总体目标,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坚持把组织收入、壮大财力作为第一要务,大力培植财源,积极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收入征管质量和效率,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地方财政收入保持了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9.
“九五”是民族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目前民族县域财政财源结构单一,固定支出逐年增大,可用财力日见萎缩。因此,必须尽快调整财源结构,在稳定中央税收的基础上,着力拓宽地方财源,促使民族经济快速发展。(一)发挥区域优势,建设特色财源。民族经济建设必须立足当地实际,充分利用区域自然资源和社会条件的优势。从凤凰县的情况看,“九五”时期应紧紧围绕“主攻两烟,盘活企业,发展果塞,突破两翼”这一思路增强地方财力。主攻两烟就是要大力发展卷烟生产和烟叶生产。县烟厂要通过整改使管理上水平,同时调整产品结构,以…  相似文献   

20.
丹东市财政收入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有了较快的增长,但是,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而且还存在着不稳定的因素。从财政收入的构成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在丹东市的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中所占的比例较小,影响了财政收入的稳定和持续增长。因此,做大做强第二产业,增加工业企业的规模和数量,是保持地区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