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19世纪60年代,俄国远东地区出现了第一批朝鲜移民。朝鲜人向俄国移民的初期,移民得到积极安置,此后每年都有大批朝鲜人迁入俄国,他们逐渐成为俄国远东地区的主要劳动力。朝鲜人向俄国远东地区移民,不仅受东北亚国际关系的影响,更取决于俄国、朝鲜乃至中国的国内状况,它是在国内外综合因素作用下所引发的一种国际移民现象。  相似文献   

2.
俄国占领中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土地后,急需大量劳动力对该地区进行开发。1864年第一批朝鲜人越过边界来到俄国远东,此后陆续有大批朝鲜人进入远东。他们为远东的开发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特别是善于从事农耕的朝鲜人开垦了大片荒地,促进了远东农业的发展。十月革命前朝鲜人向远东移民的历史可分为两个时期,以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为界,每个时期又可划分为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自19世纪60年代起,朝鲜人开始进入俄国远东地区。在十月革命前的50多年里,在远东农业、工业、商业等各个经济领域都能够看到朝鲜人的身影。朝鲜人具有吃苦耐劳的本性,他们在远东开垦了大量荒地,极大地缓解了劳动力短缺问题,促进了远东经济的发展,为该地区的开发和建设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沙俄远东移民运动史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 6 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后 ,俄政府将远东南部辟为重点移民区 ,俄国远东移民运动从此真正拉开帷幕。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及交通条件的改善 ,沙俄远东移民运动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尤其在斯托雷平土地改革时期达到最高峰。移民运动为荒凉落后的远东地区经济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论日本大陆政策与俄国远东政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日本大陆政策与俄国远东政策均形成于19世纪,并分别被两国确定为基本国策。两大政策的目标与实质基本相同,其宗旨均为向外侵略扩张,称雄于东北亚,因而在实施过程中给中国、朝鲜乃至整个亚洲带来深重灾难。两大政策之间的残酷争斗是主流并贯穿始终,但有时又不得不互相妥协和勾结,两国间甚至签订了3次公开协定和4次秘密条约。然而两大政策的结局与其初衷背道而驰,远东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罗曼诺夫王朝的彻底崩溃,大陆政策的直接结果是日本的战败投降。  相似文献   

6.
1905年10月17日,沙皇政府颁布《关于完善国家秩序的宣言》,标志俄国多党制的确立。此后,在俄国纷纷建立起持各种观点的政治派别和政党。它们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影响和参与政府各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尤其是自由主义派别和政党,在政府制定远东经济政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19世纪下半期,朝鲜北部自然灾害频发,封建剥削严重,东北部的朝鲜居民大量进入俄国境内。1863—1884年,俄国远东的朝鲜人有四个特点:分布集中,主要居住在南乌苏里地区;朝鲜人的男女比例相当,人口能自然增长;朝鲜人的职业以农民为主,主要的经济活动是种地;国籍没有变,仍然是朝鲜国籍。鉴于远东开发急需大量劳动力,俄国积极接纳朝鲜人,允许其留在远东;让其耕种土地,并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和同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与远东地区的贸易及经济技术合作的迅速发展使中俄经济关系步入了一个崭新阶段。抚今追昔,回顾和研究一下我国同俄国远东的经济关系,特别是华工在远东开发中的作用,总结历史经验,对我国进一步发展同俄国远东的经济合作乃至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俄国远东位于欧亚大陆东北端,东部面临浩翰的太平洋,北部濒临严酷的北冰洋,海岸线超过一万公里。漫长的海岸线,辽阔的海域,优良的港口,富饶的渔场为远东渔业发展提供了十分良好的条件。利用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俄远东渔业成为区域内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渔业提供了远东食品工业的绝大部分产值,是远东最重要的出口专业化生产部门之一,在远东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尽管渔业同所有产业部门一样陷于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鱼产量不断下降,但远东渔业对俄国国内鱼海产品市场所起的主导作用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所上升。一、向市场经济过…  相似文献   

10.
印度企业“走出去”的政策与做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印度工业基础的建立,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对外援助政策的调整,印度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到海外投资兴办企业.40多年来,印度政府对海外投资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并实行了各种各样的具体做法,有效地促进了印度海外合资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斯拉夫主义是俄国重要的社会思潮之一.19世纪30~40年代形成的斯拉夫派崇尚俄罗斯的历史和文化,希冀以俄国公社、俄罗斯精神、俄罗斯东正教振兴俄罗斯.斯拉夫主义不仅视其为振兴俄国的灵丹妙药,而且视其为人类的普遍真理,可避免整个世界被西方工业社会的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所腐蚀.  相似文献   

12.
阿穆尔河舰队成立于沙俄末期,历经日俄战争、国内战争、中苏战争、远东战役等多次国内国际重大事件,是沙皇俄国部署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上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一百多年来该舰队的发展几起几落,在近代俄国远东的历史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近代以来中俄关系、日俄关系甚至整个东北亚国际关系的发展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19世纪60—70年代美国和日本强迫朝鲜开港过程中,俄国没有加入其中,而是采取了观望政策,这和80年代俄国积极参与朝鲜事务是截然不同的。俄国之所以如此是由两个原因决定的:俄朝间存在民间陆路贸易,它给俄国带来巨大益处;而朝鲜开港给俄国带来的好处有限。俄国远东地区资本主义发展滞后,航运业不发达,既没有商品向朝鲜输出,也无运输商品的船只。在这样的背景下,俄国没有介入美日的行动。  相似文献   

14.
在俄国社会酝酿深刻变革的 1 9世纪上半期 ,俄国知识分子群体中形成了主张以革命和暴力方式改造社会的激进思想流派。农奴制改革前后 ,激进倾向超出了思想活动的范围 ,发展成为反抗现实的社会运动。 70年代 ,暴力和恐怖手段成为革命激进主义的主要标志。在俄国革命激进主义的文化根源中 ,既有当时西方政治文化的因素 ,也有俄国思想传统和东正教精神的成分。而其社会根源则主要是知识分子群体的成长、社会矛盾的尖锐化以及俄国政治制度对知识分子的压制。 1 9世纪俄国知识分子革命激进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揭开了 2 0世纪初期俄国革命的序幕。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远东与后贝加尔:国际经济合作纲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远东与后贝加尔在经济发展上落后于全俄水平,需要国家给予政策支持。俄联邦政府通过实施联邦纲要的途径促进远东与后贝加尔经济与社会发展。在纲要中,进一步加强国际经济合作被列为今后远东优先发展方向,实施一系列国际经济合作方案,扩大对外贸易,将是远东与后贝加尔今后重点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苏联解体后,对苏联历史的研究,对苏联兴亡的反思,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建立中国的苏联学已成为广大学者的共识。初祥同志的专著《远东共和国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可称得上是苏联学的基础研究成果之一。他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从开始的硕士论文到30余万字的专著出版,经过了20年的时光,可见是下了功夫的。远东共和国是上世纪20年代初在俄国远东地区出现的一个民主国家。它有独立国家的外表,但实质上是俄共(布)领导的一个缓冲国。远东共和国是列宁的缓冲策略的产物,是迫于当时苏俄及其远东地区的严峻形势,为避免与日本的战争而建…  相似文献   

17.
在国内战争和日本武装干涉的条件下,远东的货币流通十分混乱。远东共和国成立伊始,即着手恢复经济、整顿货币流通秩序,从发行纸币到允许金属币流通,其间经历摸索和失败,最后在苏维埃俄国的帮助下使货币流通走上正轨。  相似文献   

18.
《俄国西伯利亚与远东经济开发概论》是陈日山同志在数十年从事这一领域研究基础上撰写的一部全面、系统论述西伯利亚与远东经济开发问题的学术专著.该书内容丰  相似文献   

19.
俄远东开发初期,当地居民生活必需品匮乏,中俄两国陆续签订通商条规,中俄边境易货贸易随之兴起,旅俄华商由沿江地区向俄中、西部地区发展,足迹遍布俄国各地。19世纪末旅俄华商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20世纪初,俄国开始排挤、驱逐华商,其贸易活动逐渐走向衰落。旅俄华商在为俄国居民提供生活必需品的同时,也为中俄两国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力图描画出苏联学在美国产生的历史脉络,时间跨度是从19世纪末期到1950年代初期。一战以前,除了大学里极少量有关俄国的课程之外,俄国研究在美国的发展十分缓慢。两次大战之间,通过出版物和研讨班等形式,美国人对俄国有了初步了解。当时苏联国内开展的大规模“社会实验”,令一些美国学者对这个国家产生了兴趣。二战期间的战争需要催生了以苏联学为代表的地区研究。战后美国政府一改往日的冷漠态度,开始支持对苏联的研究。在大型基金会资助下,1940年代后期,以哥伦比亚大学俄国研究所为代表的专业研究机构应运而生,有关学术团体和学术期刊也相继建立。从此,苏联学在美国逐步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