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一家的生活帐,记载时间最早的为1952年,最迟止于1977年1月。生活帐包括日常杂费开支表、生活费收支报表、物品分类帐、粮食食品帐,以及单据和票证。 日常杂费开支表共4本。从表中可看出,不管是购买大宗物品,还是购买针线纸笔,肥皂头油,也不管是请客看戏,还是修  相似文献   

2.
最近,从报刊上了解到,在韶山毛泽东纪念馆珍藏着一批毛主席在解放后的生活帐目,包括日常杂费开支表、生活费收支表、粮食食品帐及购货券和购物证。在日常杂费开支表中可以看到,不管是购买大宗物品,还是购买针线纸笔、肥皂头油,也不管是请客看戏,还是修理收音机,换洗窗帘桌布,事无巨细,都有明确记载。如1964年5月,毛主席的皮凉鞋换底,用去手工费2元等。在这批帐单中,有一份特殊的退赔清单,反映的是1960年、1961年间发生的一起严重事件。一些工作人员趁随毛主席外出工作之机,无偿索要地方财物,买东西不给钱或少…  相似文献   

3.
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珍藏的毛泽东遗物中,有一套比较完整的毛泽东一家的生活账。开支表以其具体、详细的原始记录引人注目。毛泽东一家日常开支共有4本账,一本为黑色隐花硬皮本,记录着1955年8月1日至1956年3月21日毛泽东一家购买洗衣粉、针线日用开支;两本为软皮现金记录本,记载的是1963年11月16日至1968年1月22日毛泽东及其家人、身边工作人员购买锅碗瓢盆、医药费的各项开支;一本为绿色硬皮本,记载着1968年2月8日到1970年1月20日为毛泽东购买茶叶、葡萄糖等日常生活用品开支。从表中…  相似文献   

4.
江青是一个有着极强表现欲的人,自从她与毛泽东结婚后,她的这一个性更加突显。江青喜欢看戏、买唱片、摄影。在《毛泽东遗物事典》显示,日常杂费开支表中,江青在摄影方面花费较多。她经常到各处拍片,还利用其特殊的身份和地位一心想举办个人摄影展。毛泽东从大局出发表示坚决反对,并出面干预,江青的摄影展最终也没能办成。故事的源头还得从庐山会议说起。  相似文献   

5.
武威方  杨会 《党史文汇》2023,(12):58-61
<正>由中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院主编的《一个老共产党员的生活账》(三晋出版社2021年版,以下简称《生活账》)是中宣部2021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记录了张健民及其家庭从1952年7月1日到1993年5月11日近41年日常开支的12册账本。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张健民每月的购书记录,呈现出一位与书相伴、热爱读书的老共产党员形象。  相似文献   

6.
吕传彬 《党课》2013,(12):79-79
理财已渐成时尚。但怎样理财,每个家庭各有各的招数。经过多年经验积累,我总结出的经验是,家庭理财可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做好日常开支账。日常开支账是家庭理财中的第一本账,也是最关键的一本账。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我在这个账本上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我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设立了适合自己家庭状况的账户。一般来讲,一个家庭的日常收支可以用以下一些账户来统筹:家庭共用的现金(备用金)、各个家庭成员手上的现金、活期存款、信用卡、个人支票。  相似文献   

7.
刘伟 《世纪桥》2010,(14):50-52
<正>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保存着5000多件毛泽东在中南海生活、工作时的遗物,这些遗物真实地记载了一代伟人丰富多彩的生活,通过解读其中一些物品,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体味毛泽东生活中的苦与乐。毛泽东的苦乐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人民的苦乐为苦乐,把自己的喜怒哀乐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密切联系起来;二是不怕吃苦,以与人民同甘共苦为乐;三是警惕乐中有苦,防止乐极生悲。  相似文献   

8.
正毛泽东是中国革命事业的引领者,是人民心中的伟大领袖,他的伟大人格魅力体现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工作中,他严肃认真,始终把自己放在劳动人民的位置上,艰苦奋斗、廉洁自律,与全国人民患难与共、同甘共苦。生活上,他艰苦朴素,严格要求自己、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从不搞特殊……从毛泽东的日常点滴故事中,我们能深深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风范。  相似文献   

9.
生活账     
《新湘评论》2010,(5):58-59
毛泽东一家的生活账本,分类具体,记述详细,真实地记录了"新中国第一家庭"的日常生活。这些生活账大致可以分为五类,从1952年起到1971年1月止。第一类是粮食、食品账,一共有4本,其中采购粮食账2本,采购食品账1本,食品处理账1本。  相似文献   

10.
生活账     
《学习导报》2010,(5):58-59
毛泽东一家的生活账本,分类具体,记述详细,真实地记录了"新中国第一家庭"的日常生活。这些生活账大致可以分为五类,从1952年起到1971年1月止。第一类是粮食、食品账,一共有4本,其中采购粮食账2本,采购食品账1本,食品处理账1本。  相似文献   

11.
1990年10月,当中南海毛泽东遗物的交接工作即将接近尾声时,原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在中央警卫局大楼的地下室找到了毛泽东一家的生活账,包  相似文献   

12.
《正气》2001,(4)
娄烦县杜交曲镇罗家曲村原党支部书记冯存栓在任职期间,利用自己管理财物的便利条件,采取收入不上账、重复报账、用假发票报销、多扣村民款及巧立名目自打领条报销等手段,侵吞集体公款36311.88元,报销不合理开支112379.68元,被县纪委开除党籍,移送司法机关。现冯存拴因非法侵占罪和私藏爆炸物品罪被公安机关逮捕。冯存栓:侵吞集体公款丢党籍 私藏爆炸物品被法办$娄烦县纪委宣教室  相似文献   

13.
群众观点最让大多数中国人难以忘怀的一幕是,在1949年开国大典时,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高呼:“人民万岁!”毛泽东重视民生,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说:必须“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他说:“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后来,尽管犯下了“大跃进”和“文革”等错误,但没有人怀疑毛泽东要尽快改变人民生活、将中国迅速带入富强之境的真诚。对腐败的毫不留情毛泽东对腐败深恶痛绝,对执政党向腐化蜕变保  相似文献   

14.
井冈山斗争时期,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根据地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和残酷的军事"围剿",打土豪筹款项就成为维持工农红军日常开支的一项重要工作。早在1927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总结红军攻打茶陵县城的战斗经验时,就为红军提出了打仗、筹款、做群众工作等三项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15.
徐朝 《奋斗》2020,(3):72-73
人民的领袖人民爱,件件作品寄深情。在黑龙江省依兰县,有一个特殊的展馆——吕厚民摄影艺术馆,展馆内五百余件关于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工作、学习、生活的照片,记录着他们平凡而伟大的生活。吕厚民是依兰县走出去的著名摄影家,前后12年工作在毛泽东主席身边,任毛泽东的随行摄影记者。曾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副主席,中国文联荣誉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  相似文献   

16.
走近毛泽东     
正一代伟人毛泽东已经离开他所热爱的中国人民有43年之久了,"说不尽的周恩来,研究不完的毛泽东。"我们愈来愈强烈地感受到:中国的历史已经为毛泽东留下了一个任何人也无法去取代的位置。毛泽东不但是中国人民的,也是全世界人民的。今天我们又从历史的另一个角度去走近毛泽东和感悟毛泽东,即毛泽东他自己是怎样去谈论和评价自己的?他是怎样在不同的地点、环境与公开场合里去谈论和评价自己的经历、性格、思想、工作方法及理想和志愿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少年时期的他生活在严父慈母逆向性格的家庭环境中,二者有机整合对毛泽东走上革命道路产生深刻影响,使他萌生了拯救劳动人民群众于水深火热的志向。在漫漫求学之路上,毛泽东不仅加深对国家、社会的了解,而且在思想上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现行者。为了拯救人民大众,他不但自己走上革命道路,还早在1921年就舍弃自己的小家,带领全家人一起走上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19 37——1938年间,我曾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 学习,有幸同领导人民革命的一代风流人物生活在一起。那时革命领袖们过着与普通战士、百姓一样的生活,真正是同甘共苦。其中,特别是毛泽东主席,他的一些日常琐事,给我这个小学员留下了永难忘却的印像……  相似文献   

19.
试论毛泽东的人民民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思想博大精深,民主思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在一个时期里,国内外某些学者对这一思想存有各种非议。本文就毛泽东人民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作一概述。一、实现人民民主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人民民主,首先是指一种新型的国家制度,即能够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和社会的一种国家形态。这是毛泽东1939年5月第一次提出人民民主概念时阐明的观点。毛泽东认为,实现人民民主,建立人民民主的国家制度,是不以个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首先,中国社会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中国人民需要人民民主。毛泽东认为,什么是中国国情?用“半殖民地半封建”这几个字就可以概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人民遭受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外不独立,内无民主。广大人民“过着饥寒交迫的  相似文献   

20.
王香平 《党的文献》2011,(5):117-120
读史、论史、鉴史,是毛泽东很注重的一种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这种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不仅体现在他领导和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大历史关头,也渗透在他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毛泽东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谈史、论史,生动展示出他神游史海、以为政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