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7 毫秒
1.
本文从法国历史角度探究和梳理法国核心文化价值。法国国家形成于9世纪,首先,封建社会的骑士文化影响下的贵族精神形成了最初道德准则和对女性的尊重;现代时期的人文精神与理性,以及启蒙运动的"自由、平等、博爱"塑造了法国民族现代主流文化价值;20世纪,怀疑主义促使法国学界对"理性"概念进行新的批判和反抗,而"非理性"大潮究其根源,实质上是一场"理性"的自我进化。这些核心文化价值构成法兰西文化体的主要基因,给法国民族精神提供最丰厚的给养和动力。  相似文献   

2.
林莺 《法国研究》2014,(1):61-63
法国小说中的中国镜像,不仅体现了"东学西渐"的魅力,更是以一种"二元对立"的基调使东西文化产生碰撞。中国文化对于法国思想、文学具有一定的浸润作用,法国作家在展示自己民族个性的同时也汲取着中国元素,形成了"法国人视域下的中国镜像",福柯的话语理论就很好的解释了这种"异质"文学风格的产生。"法国人视域下的中国镜像"从本质上反映了东方的神秘和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同时也是对于个体自身反思所产生的"他者"环境下的"自者"实现以及对于自身之"道"的体悟。  相似文献   

3.
李实 《法国研究》2021,(2):83-93
女性书写在女性掌握权力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克里斯蒂娜·德·皮桑的《妇女城》和安娜·德·法兰西的书信集《给女儿的教诲》为考察十五至十六世纪法国的女性摄政制度提供了文本基础。通过解读源自权力核心阶层的女性创作,展现特定历史时期法国女性在政治生活中的角色和困境,揭示其社会政治处境与文本所选择的表达方式和发声策略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究女性书写中表面文本和隐含文本的双重构建。  相似文献   

4.
"文化外交"是国际文化关系的一部分,指一国政府主导下的、以实现某种战略意图为目的的对外文化活动。法国是最早有意识地将文化手段付诸外交目的的国家之一,也是最重视、最善于开展和运用文化外交、并形成了显著特点的一个国家。本文将对法国文化外交的历史演变、主要特点和政策工具做一个系统的阐释,以期通过这一个案来展示当代西方国家在外交实践中打"文化"牌、利用"文化"软实力优势扩大自身影响、谋求国家利益的战略意图。  相似文献   

5.
明治政府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不仅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岛崎藤村在长篇小说《家》中描写了各种女性形象,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贤良型"知识女性、"屈从型"传统女性、"谋生型"劳动女性、"卖身型"贫困女性。通过这些女性形象可以了解当时日本女性的生活状况与社会处境,进而了解她们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6.
法国东南部地区的地方语言普罗旺斯语在历史上曾有过辉煌的时期。然而社会偏见与中央集权使得这一地方语的影响日渐衰退。多少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杰出学人为振兴普罗旺斯语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弗德里克·米斯特拉尔是他们的代表。他毕生致力于弘扬普罗旺斯语言文化,创作出一部又一部脍炙人口的作品,向世人展示了普罗旺斯语的魅力与伟大,1905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相似文献   

7.
法兰西女性文学的创作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珍 《法国研究》2001,(1):6-10
在谈及女性文学创作时 ,我只是按自己理解的方式 ,在这里做一些介绍。有一点无可质疑 ,即女性作家及其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存在。这在法国也是被充分肯定的事实。女性作家面对复杂的现实社会 ,可以写出女性味儿十足的作品 ,也可以写出丝毫不留女性痕迹的作品。十八至十九世纪的法国 ,女性的社会地位普遍低下 ,她们或者只是丈夫的花瓶 ,以保持容颜美貌为本 ,在沙龙社交中起着丈夫们无法替代的作用 ;或者被压在最低层 ,终日含辛茹苦 ,支撑着一个穷困家庭的生计 ;或者孤身一人 ,从事皮肉生涯 ;或者奋起拼搏 ,在受教育和人身权益上 ,与男子一…  相似文献   

8.
《女人艺术》是1928年7月由长谷川时雨创刊的综合文艺杂志,由于从编辑到撰稿人全部为女性而被评论界批判为"女性王国"。这个"女性王国"的建构,不仅为昭和初期的女性作家提供了发表的平台,将林芙美子等一批新人推上文坛,同时也为日本女性在政治及文化领域争取权利提供了言说的舞台,在昭和文学史及昭和女性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如若围绕《女人艺术》上登载的评论文章及文学作品等主线透视"女性王国"从建构到崩塌的整个历程,不仅可以从中管窥到昭和初期日本女性的精神诉求及社会追求,同时还能勾勒出当时日本女性主义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以"谁是日本社会女性的人生赢家"为议题分析了现代日本社会对女性价值的评价标准。日本社会对成功女性的评价存在"家庭角色(妻子、母亲)+α"这样一个模式。文中对该模式的形成及其反映的女性性别问题进行了具体的阐释。日本社会对女性"赢家"的评价表明了家庭角色实现是女性成功的首要条件,其次才是女性社会性贡献及价值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蒲志鸿 《法国研究》2001,(2):99-107
法国礼仪是西方礼仪的重要代表,十七和十八世纪被誉为"欧洲高雅礼仪的中心".法国礼仪在历史上经历过波澜起伏.骑士文化,文艺复兴,沙龙文化,法国大革命等,无一不与礼仪的变革有关.今天,传统的礼仪形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但它仍然以新的精神和形式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1.
1910~1945年,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描写朝鲜女性的作品不在少数。这些作品中的朝鲜女性,大部分因亡国而流离到异域中国,或过着艰难生活,或怀着反日意识与中国人民一道投身于抗日斗争。作品中的这些朝鲜女性所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坚强意志极大地鼓舞了当时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给中国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在梳理这些作品叙事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现代作家笔下的"他者"——"朝鲜女性"的形象及其社会文化背景的剖析,深入探讨朝鲜女性形象以及相关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源氏物语》与《蜻蛉日记》两部文学作品之间关系密切,《源氏物语》是《蜻蛉日记》的继承、扬弃与超越。本论从两位女性作家的执笔动机、文论观念、女性意识3个方面推考两部著作的内在联系。两部作品中的若干相同与相似重申了被男性主流文学掠过边缘经典女流文学的价值,正是这一边缘经典文学更为真实记录了当时社会现状、女性思想、男女的情感生活,两位女性作家的叙事才情更是勿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
随着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的兴起,女性研究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但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女性研究尚不多见。因此,借助这一视角,分析日本文学中的女性隐喻及其社会文化内涵是一次有益的尝试。研究表明:日本文学中有关女性的隐喻模式主要集中在所有物、商品、植物和食物4种隐喻类型上;这些隐喻模式除了基于身体经验,还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认知语言学的社会转向是未来的一大发展趋势,通过考察特定的隐喻不仅可以洞悉隐匿于语言背后的社会文化内涵,还能为相关领域提供新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14.
钱林森 《法国研究》2005,(1):126-133
二、沟通东西的文化骑士盛成 20世纪上半期的留法学人中,自觉担当东西文化媒介和桥梁者甚众,而首先以"写自家旧事",在法国文坛产生巨大的轰动效应和沟通作用的,是盛成(Cheng Tcheng,1899-1996).这位被称为"世纪见证"的"东方文化骑士"①,无论从何种角度看,都称得上沟通中西的一道桥梁.  相似文献   

15.
托多罗夫的著作《我们与他人》通过对法国思想史的回顾,探讨了"我们"(我所隶属的社会文化群体)与"他人"(此群体之外的人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群(种族、民族等)多样性与人类整体性之间的关系。这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关于沙尔利事件和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的争论,学着在这文化多元的世界更好地共同生活。  相似文献   

16.
苗族,一个具有悠久历史背景的民族,在美洲和欧洲存在着它的身影。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部分,苗族历史与文化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在习近平同志的"一带一路"和"走出去"战略中,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已经成为沟通世界的一座桥梁。本文从中国少数民族(苗族)在法国本土和法国海外省的迁徙历史和当下生活背景为基础,简要分析苗族同胞移民对法国文化政策的影响以及法国文化对苗族文化发展的影响,其中包括了苗族移民的语言、文字、教育、宗教信仰等方面。文章还将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来展望是否可以通过这种血缘纽带关系来促进中国苗族与法国苗族间的交流,促进中国和法国之间民间文化的交流、加深中法传统友谊。从而在国际社会中树立起大国与大国之间良性互动的典范。  相似文献   

17.
马胜利 《欧洲研究》2012,(2):21-32,159
法兰西民族国家是长期历史演变的产物。大革命传统和共和主义理念奠定了当代法兰西民族国家的基石。在民族观念方面,法国与德国的分歧与历史文化差异有关,但也是欧洲大陆两大国政治博弈的产物。在法国,共和同化政策被视为进步和文明的表现。法国在社会文化模式和移民政策方面历来强调"大一统"和"共和原则",这主要是由于法国在世界上长期拥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强国地位所决定的。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欧洲一体化的深入、法国国际地位的下降,以及移民问题引发的社会危机,法国的民族国家观念、社会文化模式和民族认同受到了严重挑战。法国人不得不对法国的社会文化模式、法兰西民族认同,以及法兰西的前途进行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8.
韩国女作家申京淑的小说作品中出现了众多女性形象。《寻找母亲》和《风琴的位置》两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都具有代表性。而且两部小说的情节都围绕着女性角色的"离别"展开。除去"离别"的表面意义,这种贯穿小说全文的行为也表达出了女性对自我、家庭和社会的愿望与诉求。本文将结合荣格的原型分析法,分析两部小说中女性角色"离别"行为及其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勇武、德行与潇洒之美──中世纪法国小说述评之一罗国祥中世纪的法国小说主要分为骑士小说和市民小说两类。骑士小说产生于十一世纪末十二世纪初。从这一时期起,法国的中央政权逐渐衰落,地方封建势力越来越强大,特别是在法国南方,大大小小的封建领主都有较大的自主权...  相似文献   

20.
法国礼仪是西方礼仪的重要代表 ,十七和十八世纪被誉为“欧洲高雅礼仪的中心”。法国礼仪在历史上经历过波澜起伏。骑士文化 ,文艺复兴 ,沙龙文化 ,法国大革命等 ,无一不与礼仪的变革有关。今天 ,传统的礼仪形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但它仍然以新的精神和形式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