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专有技术侵权的认定及法律适用李飞坤专有技术的构成对专有技术侵权的诉讼,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象专利法那样的对专有技术的直接立法,因此,对专有技术的确认,主要是根据专有技术本身固有的特性和现有的与此有关的法律原则、法律规定进行扩张解释以及审判实践中一些成功...  相似文献   

2.
刑事技术证据是刑事技术人员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通过收集、获取、检验、鉴定犯罪嫌疑人在犯罪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痕迹、物品、物质、文书,为刑事案件的侦查破案、检察起诉、法庭审判提供的一种科学的司法证明,即科学证明。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评价刑事技术证据的价值并选择其价值取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1刑事技术证据的价值体系价值体系也称价值系统(valuesystem)。刑事技术证据的价值体系表征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方面反映刑事技术人员对外界客体(如现场痕迹)的关系,揭示刑事技术人员司法活动的动机和目的,…  相似文献   

3.
论专有技术法律性质的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专有技术法律性质的界定张庆麟一、专有技术的名称、含义与法律特征专有技术,通说来自英文的"Know-How"一词,其原意为"知道怎样做",它来源于欧洲中世纪作坊师傅向徒弟传授绝技的统称。作为法律语言的"Know-How"则于本世纪初出现在美国的判例法...  相似文献   

4.
在知识产权审判中,经常会遇到涉及专业领域的技术问题,其中许多涉及尖端技术领域。由于绝大多数法官系法学专业出身,不具备技术背景,况且即便是具备技术背景的法官,亦不可能通晓审判中所涉及的一切技术知识。因此,如何解决审判中所涉及的技术问题,是知识产权法官面临的一个难题。一一般来说,知识产权审判中所涉及的技术问题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纯客观的技术内容,如被控侵权产品的化学成分、机械构造等;一是对技术内容的法律意义上的认识,如是否构成等同替换、是否落入专利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等。这两方面内容存在区别,但又是密…  相似文献   

5.
翻拍,是指利用相机对各种黑白、彩色照片、表格、文字材料等进行原比例或变比例(放大或缩小)的复制摄影技术。在我们的工作中,尤其是在检验鉴定和自侦案件中,经常运用这一技术对涉案的票据进行收集、固定和保全,为起诉、审判提供证据。涉案票据往往字迹(包括阿拉伯数字)较小,使用常规照相方法很难按原比例拍摄下来,而对一些因放置时间长等原因引起的票据字痕较轻或被修改、涂改、变造的票据,仅仅依靠复印机进行复印又不能反映犯罪的细节特征,揭露犯罪的本质。使用照相机对原物证进行翻拍能弥补这一缺憾,为侦查、起诉和审判提供…  相似文献   

6.
前言 专有技术,又叫技术秘密,俗称Know-how。它是由特定人或少数人掌握,尚处于秘密状态的技术,是一种无形的财产。目前在我国,主要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有关保护商业秘密的条款对它加以保护。专有技术的后续改进,英文称Follow-up improvementtechnology,是指在某专有技术的基础上作了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的改进。笔者在专有技术侵权纠纷案的审理中注意到,凡涉及专有技术后续改进的,当前尚缺乏可以予以规范的法律依据,致使对这类案件的处理难度较大。本文想就这一问题作一些初浅的阐述,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为今后的立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我国目前有12万多个人民法庭,人民法庭审理的案件数量占基层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数量的一半以上,人民法庭的审判方式改革能否深化,对能否实现《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确定的任务和目标无疑会产生重大影响。多年来,审判方式改革,总的来说是在各地人民法院的民事庭、经济庭和刑事庭等院内审判业务部门中展开的,人民法庭的审判方式改革问题并没有得到重视,因此,在基层人民法院普遍存在着院内(审判庭)和院外(人民法庭)审判理念、审判方式不同步的现象,客观上影响和制约了人民法院工作总体水平的提高。在审判方式改革方面,人民法…  相似文献   

8.
专有技术,从科技角度,又称“技术秘密”“技术诀窍”;从商品角度,也称“商业秘密”。这是科学技术随经济发展日益商品化的产物,是对知识产权制度的补充。我国早在1985年5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技术引进合同管理条例》第二条第(二)项中就有规定专有技术“是指未公开过,未取得工业产权法律保护的制造某种产品或者应用某项工艺以及产品设备、工艺流程、配方、质量控制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知识”。当时仅限于产业性信息,而不包括诸如市场行情、购销渠道、促销手段以及企业管理、广告、财务等商务性信息。  相似文献   

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 为依法做好灾区审判和执行工作,保障灾区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灾区社会稳定,最高人民法院分别于2008年5月27日、6月6日以及7月14日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做好抗震救灾期间审判工作切实维护灾区社会稳定的通知》(法[2008]152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做好抗震救灾恢复重建期间民事审判和执行工作的通知》(法[2008]164号)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涉及汶川地震相关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意见(一)》(法发[2008]21号)等规范性文件,  相似文献   

10.
专有技术(Know—How)一词是本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形成的新概念。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它一出现即广泛应用于国际技术贸易中,已成为国际技术许可合同的重要客体。由于专有技术在国际技术贸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因此一旦某种新发明或新技术被泄露、窃取或窃用时,不仅会使有关企业遭受损失,而且可能影响到该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各国虽无保护专有技术的专门立法,但在实际上都对专有技术给予不同程度的法律保护。对专有技术的侵害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即专有技术许可合同的受方、企业的雇员、合同关系以外的第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专有技术的价值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重视。但是,有关专有技术的法律保护在我国仍属薄弱环节。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专有技术的侵权行为日渐突出。专有技术的侵权行为是指侵犯专有技术所有人掌握、使用和向他人传授以及许可他人使用其知识形态商品权利,或者假冒专有技术进行违法活动的行为。  相似文献   

12.
解读一,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核心法条】 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对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第70条)  相似文献   

13.
网络环境下传统的知识产权法律特征的变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谈及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时,国内曾有多种观点,有认为知识产权具有五个特征,即:无形性、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和可复制性[1];有认为具有: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权利的双重性和法定性(2);有认为具有三个特征:专有性、地域性和时间性[3];还有认为仅具有两个特征:地域性和权利的受限制性(包括法定时间和非专有性)[4]。最后一种观点实际上仍旧是三个特征:地域性、时间性和非专有性。不论是哪一种观点,对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和时间性的认识是比较一致的,这两个特征在知识产权保护的整个历史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极强的…  相似文献   

14.
《法学》1989,(10)
随着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科技体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技术市场日见繁荣。技术作为一种商品,已被社会所公认。在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后,海外商人对于他们专有技术如何能在我国得到保护尤为关注,因此需要建立和完善对专有技术的法制保护体系,才能创造一个吸引外资、外技的良好投资环境。一专有技术,本是相对于“公知、公用”的通用技术而言,应该包括专利技术与非专利技术(或称技术秘密、技术诀窍。下同)两部分。一九八三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相似文献   

15.
根据信息是否来自于(1)制定法或普通法指定的有权机关、(2)当事人、(3)审判程序、(4)法官或者、(5)事实认定者,刑事审判中信息的辅助性来源可以被进一步地予以细分。本节只介绍这些子分类中的前三种,将“司法认知”的话题放在下一节中单独研究。  相似文献   

16.
引言技术贸易是一种包括技术引进和技术输出的双向贸易,技术贸易的标的是技术,是技术供应方和技术接受方之间对制造某项产品,应用某项工艺或提供某项服务的系统知识等技术的交易。从中国和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实践经验看,技术贸易所涉及的技术主要包括两人类:一类是丁*;“以人“面的技术,这种技术是受工业产权法保护的,几权利人有独占权或排他权;另一类属于专有技术(kno、-how),这种技术是一种未经公开的、未取得1:业产权法律保护的技术,所以也叫技术秘密,其内容主要通过设计方案、生产工艺、图纸、配方、具体指导以及技术示…  相似文献   

17.
“专有技术”这一用语译自英文“KNOW——HOW”,也有人译为“技术秘密”或“技术决窍”.虽然专有技术已成为国际贸易中广泛使用的术语,但人们对其概念和含义的理解却始终无法统一,很多国际组织为此而尝试着给专有技术下确切的定义.例如国际商会所拟定的《关于保护专有技术的标准条款草案》,就将专有技术定义为“实施某种为达到工业生产目的所发布的具有秘密性质的技术知识”.国际知识产权组织巴黎会议则认为:专有技术是指某种可以转让和可以传授的、公众所不容易得到的而且是没有取得专利权的技术知识,以上两种定义虽然有所差别,但从中我们可看出专有技术的几个特征:  相似文献   

18.
对专有技术保护的几点法律思考钱玉林一、Know-How与专有技术。“Know-How”一词被引入法律领域后,至今仍没有统一的定义。在美国,Know-How与Trade-Secret经常在合同中交互使用,而英国的一些学者和判例认为,这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19.
利用“跳槽”人员头脑中的专有技术会侵犯他人商业秘密吗?刘耀国案情:原告为上海昌隆厨房设备公司。被告为上海市崇明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第三人上海市新业热水炉厂(下称新业厂)于1993年初在吸取国外同类产品技术的基础上,自行开发、研制、生产了“LKZ系列燃油...  相似文献   

20.
每一种角色都要有一定的参照系,我们在进行审判方式改革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这一思维框架。确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思维参照系,不仅可以使我们在观察审判方式改革这一新生事物的范围上具有取向性,而且规定了我们具体的推理方法,明确了我们进行改革的方向与途径。如果不能正确掌握这~参照系,审判方式改革就会误入歧途,最终必然以失败告终。一、审判方式的改革不是现行法律的改众又在大陆法系国家,为了保证宪法的最高效力,有违宪审查(或称合宪性审查)的规定,确立了法院对某项法律的合法性具有司法审查权;在英美法系国家,法院(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