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时事资料手册》2010,(4):110-111
6月2日23时53分.我国成功将第四颗北斗导航卫星送人太空预定轨道。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专项管理办公室负责人介绍,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COMPASS,中文音译名称BeiDou),正按照“三步走”发展战略稳步推进。第一步已实现,即从2000年-2003年,成功发射3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建立起完善的北斗导航试验系统,  相似文献   

2.
宋忠平 《时事报告》2012,(12):60-61
随着10月25日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了亚太区域组网,在一系列调测后,将于2013年为亚太大部分地区正式提供定位、导航、授时等服务。此后我国还将继续发射10余颗导航卫星,在2020年前后完成北斗系统全球组网。  相似文献   

3.
卫星导航产业是由卫星定位导航授时系统和用户终端系统制造产业、卫星定位系统运营维护和导航信息服务等方面组成的新兴高技术产业。大力发展卫星导航产业,对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社会生产效率、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为促进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规模化应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4.
国内     
《时事报告》2013,(2):60-6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服务 2012年12月27日,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连续无源定位、导航、授时等服务,范围覆盖包括我国及周边地区在内的亚太大部分地区。2013年1月14日,交通运输部要求9个示范省市的大客车、旅游包车和危险品运输车辆,3月底前80%以上安装上北斗车载终端。  相似文献   

5.
《航空保安》2007,(4):26-27
日前,在2007上海国际导航产业与科技发展论坛新闻发布会上,主办方介绍了由我国白行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情况。据了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具备区域导航能力,2008年还将首先应用于北京奥运会。  相似文献   

6.
3月2日,俄罗斯宣布成功发射3颗“格洛纳斯”全球导航系统卫星。到2010年底,这一系统在轨卫星将达到27颗。俄有关人士称,届时,俄与美全球定位系统(GPS)相比,将具有明显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北斗卫星离我们有多远?近的两三百公里,远的有几万公里。实际上,北斗卫星离我们又很近,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找到它们的影子。就拿汽车导航来说,2012年北斗卫星系统将具备覆盖亚太地区的定位、导航和授时等功能,这也意味着,我们明年就可使用“北斗”为汽车导航。  相似文献   

8.
正June 20162016年6月前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空间基础设施。20世纪后期,中国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了三步走发展战略:2000年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向中国提供服务;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  相似文献   

9.
“北斗一号”系统在抗震救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斗一号”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区域性导航定位系统。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8.0级地震,在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全面瘫痪的情况下.我们国产的“北斗一号”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北斗问苍穹     
《台声》2020,(14)
正6月23日上午,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后成功布阵太空,提前半年全面完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至此,北斗系统成为我国独立研发、建造、部署的,全世界第四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11.
正11月19日2时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也是北斗三号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系统")的第十八、十九颗组网卫星。这次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完成部署,北斗系统迈出从国内走向国际、从区域走向全球的"关键一步"。北斗系统作为我国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是继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  相似文献   

12.
《今日上海》2014,(12):51-51
上海北斗平台的实时定位精度达米级,比GPS高出一个数量级。2014年11月3日,北斗(上海)位置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建成并开通,成为国内首个面向卫星导航产业链企业的公共服务门户。这意味着上海北斗与GPS、苹果商店一样,向广大开发者社区免费开放了北斗导航资源和能力。  相似文献   

13.
2013年9月16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国家综合减灾与应急典型示范应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在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召开。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出现在会议的现场,这位脸上总是挂着笑意、和蔼可亲的老人,正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曾经,他亲历、见证、参加、领导了中国航天事业从起步到目前发展壮大的全部过程;如今,已近耄耋之年的他,  相似文献   

14.
正在北斗卫星导航领域,孙希延已经躬耕近20年。"这里的系统都是孙希延教授带领我们自主研发的。"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斗卫星导航定位与位置服务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博士生付文涛介绍说。走进研究中心,黑飞无人机的管控、智慧旅游服务、智慧社区、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及应用示范等,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广西以及东盟国家和地区应用的成果演示让人惊叹不已。  相似文献   

15.
时事半月谈     
《小康》2020,(20)
正中国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5颗导航卫星,全面完成了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组网部署。北斗系统的价值有多大?我们可以拿美国GPS系统做一下参照:在军事上,GPS所做的"外科手术式精准打击"、"斩首行动",北斗绝对不惶多让;商业应用上,GPS开发了千亿美元计的巨大市场,而北斗系统以其提供的更加完美的服务,以中国人在商业领域所表  相似文献   

16.
针对警用直升机在城市管理应用中对信息化的迫切需求,在分析国内警用直升机任务需求和飞行运行的应用情况基础上,提出了建立警用直升机飞行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想。该系统依托地理信息平台、ADS-B数据链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利用飞行管理技术、系统仿真技术、导航及引导技术等,为警用直升机任务执行的各个阶段提供全面完善的信息化支持,保障警用直升机的飞行安全,提高警用直升机的任务执行能力。  相似文献   

17.
周璇  王瑛 《中国减灾》2013,(6):48-49
物联网利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无线传感网(WSN)、地理信息系统(GIS)、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PS或北斗),可以有效实现对救灾物资的可视化实时管理和调度等,对提升我国救灾物资储备信息化管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微头条     
《小康》2021,(17)
正#北斗助力重大交通事故发生率降低93%#@新华社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在第十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公布的数据,国产北斗兼容性芯片及模块销量达到亿级规模,具有北斗定位功能的终端社会总保有量超过10亿台。重大交通事故发生率降低93%。(图片来源:新华社微博)  相似文献   

19.
7月13日11时30分,国家减灾委、民政部针对淮河流域和重庆洪涝灾区灾情严重的情况,首次启动“减灾合作宪章”机制。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根据授权,于7月14日18时获取了7月13日蒙洼蓄洪区和重庆涪江灾区的日本陆地观测卫星(ALOS)和欧洲空间局环境卫星(ENVISAT)影像,  相似文献   

20.
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提供实时导航、快速定位、精确授时、短报文通信四项基本功能服务。其应用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之中,可实现灾情报送网络全覆盖、远程监控救灾人员和车辆设备动态。北斗系统用户终端不仅购置成本低、通信费用低廉,而且还能保障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应急通信的畅通和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