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讨论与探索显得尤其重要。从资本主义价值观的缺陷中发现一个成为真正"自由、民主、平等"的新制度成为必要,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前提;而现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设计理念是包融了现代社会价值共识基础上的以公平为特征的社会正义。同时,使人们在劳动(工作)中不断通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幸福境界,使劳动(工作)成为人的存在方式。这将成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个体层面的伟大方式。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和谐稳定。网络信息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网络信息安全密切相关,从国家层面来看,网络信息安全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的技术保障,有助于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从社会层面来看,网络信息安全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效路径,有助于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从个体层面来看,网络信息安全是保障公民网络信息权利的基本前提,有助于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空间。  相似文献   

3.
党理轩 《当代广西》2014,(13):14-14
正党的十八大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社会层面提出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核心价值追求。"自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规定和最高理想。自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成果,也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把自由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既高度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承接人类文明发展的这一共同成果和人类社会的这一共同价值追求,又高度体现了现实目标与理想目标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4.
正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中对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准确、完整的表述。本文拟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核心价值观的来源及内涵入手,探索性分析三个层面核心价值观的定位与内在联系,加深对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进而明确不同层面价值观践行的责任主体,提高践行效果。一、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的来源和定位"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最早见于1987年10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大总结实践经验、顺应社会期待,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强调,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倡导"24个字,凝练概括了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公民的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中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着"个体与整体"的哲学命题,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次作为整体的价值理念,另一方面,以坚持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个体的价值取向,兼顾了整体与个体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基础和形成的过程来看,彰显着"个体—整体"的关系;从组成的结构来看,体现着"个体—整体"的逻辑层次;从实现路径方面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需要调整好"个体—整体"的天平。  相似文献   

7.
"核心价值观就是一种德"是一个关于核心价值观的功能方面的界定。它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层面切入,指向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亟需应对的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方面的认同之德,关联着国家治理的价值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由此涉及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必须面对的现代性价值认同问题,是通过价值观建设将"我"引向"我们",从而构建"我们"的价值认同。它内含描述性价值和规范性价值。其价值方式内蕴构建认同的"德"之展现,关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体之"善"的描述。  相似文献   

8.
<正>编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本非常重要,它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使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重要举措。在已有的相关读本中,海南省委宣传部组织编写的《中国人的精气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民读本》,很有特色。一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涵把握准确,阐述有新意。首先体现在对二十四字、三个层面的定位与描述上。强调"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体现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总体诉求;  相似文献   

9.
论党的价值观的基本层面与主要内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价值观包括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体系、价值体系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的价值观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始终是灵魂,以人为本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永恒价值始终是党的核心价值观,由党的利益观、政治观、社会观、发展观、执政观与时代精神这些永恒价值,构成现阶段中国共产党的的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实践和时代要求的其它价值观念也成为党的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公安部党委提出新时期人民警察的核心价值观是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并在全国公安机关组织开展"为何从警、如何从警、为谁从警"大讨论,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促进国家建设及走向富强的社会主导价值典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元化培养过程,必须预先厘清国家治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性,并在国家治理的视域下,从道德规范、价值认同、理论认知三个层面逐步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逻辑和历史地位的界定及把握。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人类通过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教育实践活动。从发挥效能的空间来讲,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指向包含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二者对于整个社会价值观与社会价值标准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之间相互作用关系。故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指向就不能不重视二者之间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3.
“国际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究竟是真命题还是伪命题,仍存在很多争议。无论从学理视角还是实践层面,讨论国际社会是否存在其核心价值观及其相关的问题,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从概念入手,通过对“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与“国际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三个方面逐层论述,分析“国际社会价值观”的概念、层次结构以及作用,对“国际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否存在以及相关问题给出自己的答案。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24个字分别从国家制度层面、社会集体层面与公民个人层面概括了全党全社会的价值共识,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又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理论创新,彰显了我们党高度的理论自  相似文献   

15.
周敏丹  颜丽娟 《人民论坛》2011,(12):182-183
在社会转型期,价值观逐渐由一元化向多元化发展,势必会威胁核心价值的社会影响力,弱化核心价值的社会功能,价值哲学研究由此而兴起。从价值哲学研究的几个前沿热点问题着手,审视价值哲学研究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透视价值哲学研究的意义,从理论层面上寻找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良策。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基于不同利益基础上的多元价值观易引发价值冲突,导致出现价值认同危机。消解价值认同危机需要实现当代中国价值认同建构,使得每个社会成员的个体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价值认同建构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遵循着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三个阶段的价值内化之路,在实践中循序渐进,从"宏大叙事"的意识形态话语内化为人民群众的意识和语言,从而更易被社会普通民众接受并践行。  相似文献   

17.
大众传媒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和谐社会,是以社会的绝大部分人认同一定的核心价值观、核心的价值理念为基础.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需要引导,不可能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大众传媒作为社会传播系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它的功能就在于监督环境、协调社会关系、传承文化和提供娱乐.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转型期,价值观逐渐由一元化向多元化发展,势必会威胁核心价值的社会影响力,弱化核心价值的社会功能,价值哲学研究由此而兴起。从价值哲学研究的几个前沿热点问题着手,审视价值哲学研究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透视价值哲学研究的意义,从理论层面上寻找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良策。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化历来重视对人的美德进行高度概括,"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首次鲜明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脱离中华民族传统核心价值观的历史积淀,而应把它作为最基本的价值资源。可以说,"仁义礼智信"以另一种形式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内核,其基本内容也应当被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中。  相似文献   

20.
论邓小平的义利观及其时代意义李海荣,张培炎,梁宗常一、义利观:邓小平价值观的特殊形式义利观是伦理层面的价值观,其实质是关于个人与社会、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人的个体价值与人的社会价值的关系问题。义利观是传统文化中用以体现价值观念的特殊形式。所谓"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