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青年干部必须把优秀变为一种习惯、一种常态,不断地在党性修养上锤炼自己、在能力本领上提升自己、在实践锻炼上磨砺自己,才能收获优秀、成长成才。"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这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我理解,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把优秀当成终身追求,无论什么事,都要力求做到最好;二是让优秀在习惯中养成,体现在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在点滴积累中成就  相似文献   

2.
21天效应     
马云 《党建文汇》2014,(6):59-59
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人的动作或想法,如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或想法,这就是所谓的“21天效应”。就是说习惯的养成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习惯     
沈福新 《学习导报》2010,(20):41-42
习惯,是经过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一个动作、一次现象、一种行为多次重复后,能进入人的潜意识,变为习惯性动作。人的知识的积累、才能的增长、上限的突破、原有纪录的打破,都是行为不断重复、成为习惯性动作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实施优秀干部人才递进培养计划,是省委为治蜀兴川选人育才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大家是参与者、受益者,也应该是建设者、实践者,就是要把学习实践中培养的一些习惯、养成的自觉带到工作中去,用之于服务人民的事业,从而建立起一种导向,形成一种风范,凝结起一种精神,那么这项计划就是一项成功的事业。我们提出:"要让优秀成为习惯"、"努力实现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今天,我们进一步提出:"锤炼实事求是的政治品格"。希望大家作为一种价值观、方法论,共同去思考、自觉去践行。  相似文献   

5.
谢英 《当代党员》2011,(3):54-55
上班,荣昌县人口计生委发展规划信息科的李书霞总是习惯性地打开QQ。她希望看到一个头像为心型的QQ红亮起来。“他还在线!”每次看到这个头像变成红色,李书霞都要大声地告诉同事们。QQ的主人,名叫胡运彦。  相似文献   

6.
酱油和醋是多数饭店桌上的公用品,且大多数都用“酱”、“醋”二字予以明示。一天,我到一家饭店吃早点,伸手拿来一个标有“醋”字的瓶罐,谁知一尝是酱油。我想可能是服务员把“醋”和“酱”二字正好贴错了,那标有“酱”字的壶必定是醋了,于是毫不怀疑地拿来就倒,一尝,又错了,这次可真的是酱油。一而再地犯下酱醋颠倒这样简单而又低级的错误,连我自己都不好意思地笑了。是啊,当一样东西左右了我们,我们就会习惯被其左右。而当这样东西已经变化了,我们仍然会被一种习惯所左右。人一旦形成了一种习惯的思维定势,就会习惯地顺着定势的思维去思考…  相似文献   

7.
做事与做人     
做《东方时空》牵头人的后期,我越来越为一种现象被大家习惯而感到不安甚至悲哀。每天早上编委会开会之后,半屋子的年轻同事,没人对形成的选题及操作方法提出异议,都只是眼巴巴地等着分配任务然后去执行。  相似文献   

8.
无论时代怎样发展,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与别人去比,这个习惯似乎没有改变。或许这是人的一种本能,而正是这种本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感悟成功     
陈克鑫辑 《湘潮》2011,(8):46-47
成功需要良好的心态,要心平气和地对待自己,树立良好的目标,坚忍不拔地去追求。同时要与周围的人处理好关系,让周围的人帮助你实现梦想。生活的过程就是圆梦的过程,只要我们付出努力、激情和热爱,我们一定能让我们的人生更圆满,梦想也会离我们越来越近。人生充满意外,却常常能更圆满。我们总是习惯把成功当成一种结果。  相似文献   

10.
尊重的姿势     
苗向东 《奋斗》2009,(10):62-63
一代大师季羡林虽然离我们而去了.可他有一种姿势却刻在了我的内心深处。每有客人前来拜访,不管是国家领导还是文学青年,他都一样看待。客人到来之前.他都早早地衣冠整齐地在书案前坐好。在他看来,坐得规规矩矩、端端正正.也是对客人的一种尊重。  相似文献   

11.
我们有一句成语:“习惯成自然”,是很有道理的。我曾读过一篇讲教育心理的文章,其中说到“习惯”可以变成一个人的“需要”。它举出许多例来证明,某些事一旦养成习惯,如果忽然中止,会使人觉得如有所失,终日徬徨,非把那件事恢复起来不可。我们常常可以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现:习惯变成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2,(3):126-126
时下,在部分职场人士中流行这样一种现象:为了事业更好地发展,从而进行习惯性加班。习惯性加班主要存在于IT业、投资银行业、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科技工作者以及媒体工作者之中,有些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的公务员也要经常性地加班。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形成并流传下来的人类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其主流是好的。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我们应采取科学的态度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严肃地继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在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要认真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善于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汲取营养,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文化。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11,(23):30-31
创先争优,不仅是我们党当前开展的一项活动,而且是贯穿我们党90年历史的一种精神。回顾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不断追求先进和优秀、不断创先争优和艰苦奋斗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去尊重别人。一些人到餐厅吃饭,习惯性地对那些服务员呼呼喝喝,好像那些人天生就是来服侍自己的。  相似文献   

16.
一、陌生人:农民工的角色定位 农民工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熟悉的词,因为在大城市的角角落落都有着他们的影子。也许他是一名建筑工人,也许他是一名清洁工,也许他是一名车夫……只要我们细细地去想,就会发现农民工就在我们身边。但是当我们真正地去观察这些似乎很熟悉的身影时,刹那间会觉得他们是如此的遥远和陌生。  相似文献   

17.
好好活着     
艾迪 《党课》2012,(9):102-104
人的生命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因为所有的财富都可以失而复得,而人的生命却只有一次。所以我们都要好好地活着,用心去珍惜自己的生命。虽然我们不能控制机遇,  相似文献   

18.
《党史文苑》2014,(2):42-42
志强吾爱惠鉴:接到了你的信.我的灵魂安慰极了.使我爱你的心头变成了一种不可恩议和不可形容的状态。我自来到广东。已一载有奇了。我的言语,我的行动,都是革命的,都是光明磊落的。我不独不打牌,不喝酒,连烟纸都是不吸的。尤其现在我担任了党代表工作,要为人家的模范,要去指导人家,一举一动.都得特别的留心。  相似文献   

19.
在九台市城子街镇城东村,一提起农民党员刘成库,人们都习惯地称他“刘老师”。他是农民蔬菜技师,任该村四社党小组组长,曾被评为长春市优秀共产党员。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年轻力壮的刘成库一心想致富。除务农外,他还先后到工厂做工、当推销员,但都没如愿。他渐渐认识到,想致富必须掌握科学技术,黑土地上也能生出金子来。于是,他开始迷上了学习种菜。1987年至1988年,刘成库在长春市郊区打工,每逢休息日,别人去逛商店、看电影,可他却到邻近的菜社学种菜。1990年,他看到一则广告,说黑龙江省望奎县举办…  相似文献   

20.
正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听见周围越来越多的人在谈自律,仿佛自律已经变成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我很好奇,通过上网查询发现自律真是当下很流行的一个词,每一位优秀的成功人士无一例外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自律。自律是什么?自律其实就是一种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网上传说作家村上春树有个习惯,每天只写4000字,400字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