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为数不多的残疾人刊物中,我钟爱《中国残疾人》。我不知道《中国残疾人》创刊的具体日期,但是,她和我相逢相伴已有十七个春秋了。  相似文献   

2.
在为数不多的残疾人刊物中,我钟爱《中国残疾人》。我不知道《中国残疾人》创刊的具体日期,但是,她和我相逢相伴已有十七个春秋了。 最早看到《中国残疾人》,是在1991年的春天。那是我出外矫治残腿时,在火车上看到的。我当时就被他丰富多彩的栏目、新颖实用的内容所吸引,仿佛是走进了一个新天地。  相似文献   

3.
《中国残疾人》2001年第四期《读者俱乐部》栏目刊出云南省禄丰县重残女叶子的来信《真诚的祝福》之后,五一节刚过,便收到8封写给叶子的信。现将来信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4.
从2001年第1期《中国残疾人》看到,本刊又要推出一个全新的栏目“读者俱乐部”,我非常高兴。 此后,我就想象着“读者俱乐部”会是怎样的一副面容,盼望着能够早一天见到她。终于,在2001年2月21日,我收到了第2期《中国残疾人》,如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残疾人》杂志创刊400期之际,接到编辑的邀约,有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与《中国残疾人》杂志的不解之缘,我感到非常荣幸. 大学毕业后,我来到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从事辅助器具服务工作,至今已有10年.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残疾人》1999年第8期上我读了雷小建写的《受骗上当的滋味》一文,作为《中国残疾人》的忠实读者,又是一个听力残疾人,我愿与雷小建说几句话。你认为,价钱涨了,《中国残疾人》,肯定有新的内容出现在面前,元月15日接到刊物后,就大失所望,暗叫“上当了!“,小建同志,你上了什么当?我一看到1999年《中国残疾人》第一期就高兴得跳了起来,我越读越爱读,以至第二期到第十二期,我越读越感觉到刊物的分量沉甸甸的,10月初,我就早早去邮局订阅了2000年的《中国残疾人》杂志,而你,需要的却是一本  相似文献   

7.
我是下肢瘫痪的残疾人,显然,我与《中国残疾人》息息相关,有着特殊的关系。在我县9800多位残疾人中(残联除外),仅有我一人订阅《中国残疾人》杂志,这真是一件憾事!据说《三月风》杂志有温馨的感觉,能吸引人,而  相似文献   

8.
编读往来     
编辑同志: 我早年开始订阅《中国残疾人》杂志,从创刊至今几乎每册必读,她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无论是低谷的生活状态,还是热情的生活态度,都少不了这些精神食粮,总觉得其中的一些典范文章值得珍藏,我曾订购《中国残疾人》合订本弥补我收藏中的欠缺。时间久了,终不能了却我的心愿,因此,我试着把其中的一些文章摘录下来,收集在一  相似文献   

9.
编辑部: 1991年我区残联成立,我们读到了会刊《中国残疾人》,人知道她是由中残联主办,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宣传残疾人事业,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刊物。当时,我区残疾人工作者及广大残疾人对残疾人事业缺乏足够认识,尽管热情高涨,但往往力不从心。我们认定“会刊”是了解国内外残疾人工作信息动  相似文献   

10.
差不多从1989年《中国残疾人》创刊时,我便开始做残疾人工作。我去过好多地方,采访或调研,了解残疾人工作和残疾人的状况。在基层,我交过不少残疾人工作者和残疾人的朋友。编辑部经常收到基层的来信,其中当然有反映基层工作的困难和残疾人困苦生  相似文献   

11.
欧阳主编:您好!我是一名基层的新闻工作者,我很健康,但我非常关注身边的残疾人,也曾写过许多有关残疾人的报道,同时我也十分关注《中国残疾人》杂志,在《中国残疾人》杂志出刊200期之际,我想以一个读者的视角提点个人的看法:在我看来《,中国残疾人》理所当然应更多地体现“残疾  相似文献   

12.
编读往来     
《中国残疾人》编辑部负责人:我是一名《中国残疾人》的忠实读者。在今年的《中国残疾人》第三期上,我看到了农民企业家缪雪龙、养蝎大王刘志刚的先进事迹,他们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精神令我深深敬佩。我也是一名残疾人,很想和他们取得联系。但又不知他们的详细地址,因此特写信给你们,希望你们能告知与缪雪龙、刘志刚两位残  相似文献   

13.
编读往来     
编辑同志: 您好! 《中国残疾人》今年第1期首页《辞旧迎新 更上层楼》我不知看了多少遍,谢谢编辑部同志对我们残疾人的亲切问候!说心里话,我是怀着激动的心情看完的。这首“祝辞”虽短,但是字字句句充满了对我们残疾人一片真情。在这里我代表我们聋哑朋友再次向编辑部同志衣示感谢。你们为宣传报道我们残疾人事业辛苦了! 我和《中国残疾人》相识是在1992年,那年我在  相似文献   

14.
我是北京市某国有福利企业的一名聋人中层干部。不久前,《中国残疾人》杂志上登载全国政协委员万选蓉女士在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上就残疾人开车问题做了发言,她说,残疾人驾驶汽车在许多国家里是准许的,我国也应加强这一问题的研究,借鉴境外做法和经验,积极创造条件,建议修改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对残疾人驾驶汽车做出相应规定。我读后很激动,终于有人为残疾人说话了。多少年来,当我们眼看着汽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寻常百  相似文献   

15.
这两天有件高兴事,《中国残疾人》杂志的记者竟然来到了我工作的社区,还和我一起走进了残疾人朋友家里,了解她的故事. 说起来这就叫缘分,作为芜湖市刑家山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近两年没少给这本杂志投稿,也发表了好几篇呢.可平时都是通过QQ和电子邮件与他们联系,这回不一样,见到真人了,我这心里特别激动,赶紧拿起相机,把这一幕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16.
我是1999年8月初由县农机局副局长调到县残联理事长的位置上来的,初来乍到,犹如行至“无声世界“。处理完杂乱的事务,发现办公桌上有一本封面精美的《中国残疾人》,甚是欣慰,迅速让工作人员找来前年和去年的《中国残疾人》。阅读之后,使我知道了《残疾人扶贫攻坚计划》,通过“基层信息波“了解各地残联组织卓有特色的  相似文献   

17.
在我领回“残疾人证”的第4个月,也就是2001年3月,县残联的同志给我送来了一大摞杂志——2000年和2001年的《中国残疾人》。杂志里众多自强不息的残疾人激励着我。有一篇文  相似文献   

18.
中国残疾人杂志社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残疾人联合会聘请的通讯员、建立的记者站,在当她残疾人联合会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为《中国残疾人》、《三月风》的宣传发行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1994年第五次全国通讯员、记者站工作会议以后,各地残联领导和通讯员认真落实会议精神,按残疾人事业“八五”计划纲要的要求,通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残联副理事长王永章:太原会议后,得知《中国残疾人》、《三月风》将从1997年元月起提价,我们确实有畏难情绪。为了克服“发行与业务关系不大”,“经费紧张,无钱订阅”的片面想法,我们向200多名两刊订阅对象发了调查函。在调查函上,省委书记李长春说:“《中国残疾人》、《三月风》办得很好,我总要抽空浏览一下,增加了不少残疾人事业方面的知识,也了解了国内外、省内外残疾人事业发展情况。”副省长李志斌说:“我从‘两刊’了解了不少情况,对我分管  相似文献   

20.
精神的呼唤     
在众多的杂志中,我对《中国残疾人》情有独钟,这缘于一次偶然。从此,没有任何一种杂志能取代她在我心中的位置。 有一段时间,无论工作还是爱情,事事不顺。我孤独、烦躁,不想与人交流,把自己的心封闭起来,觉得谁都比我活得好。自己活得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