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妤 《前沿》2011,(6):159-163
清朝宣布预备立宪后,确定了行政改革为先、政治体制改革在后的基本思路,以三权分立原则,对中央和地方官制进行了改革,以求以官制改革,为预备立宪奠定基础。地方则仿照中央,以省咨议局为立法机关,以总督、巡抚为地方行政机关,以高等审判厅为地方最高审判机关。各府、州、县的机关也按"三权分立"的原则设立。从1906年11月至1907年2月,地方督抚根据中央提供的预案就地方官制改革问题的方方面面展开了激烈讨论,主要涉及省政府机关的设置、地方自治机关的设置、官吏的选拔标准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国力乃其真精神,官制由如形式"的有益见解,为1907年7月7日正式出台的地方官制改革方案提供了决策基础。  相似文献   

2.
清末官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与西方列强打交道的过程中,由于体制不适应,清政府不断进行官制改革来协调各种矛盾,开始只是小修小补,在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之后,清政府审时度势,决定实施大规模的官制改革,而改革的结果却不尽符合既定目标,也不能满足各种势力的利益需求。但不能说这就是清政府的一场骗局,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永进 《长江论坛》2005,(5):51-53,57
清末"制洋器"在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其历史进步性主要表现为在制洋器的过程中,清政府建立起一大批军事工厂,生产了大量的近代枪炮与战舰,加强了大清国的防御体系与抵抗侵略的能力.同时,引进与传播了近代西方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相似文献   

4.
路子靖 《求索》2011,(6):245-248
清政府设谘议局只把它定义为舆论机关,但是谘议局一经成立,便有其独立的利益。从福建谘议局与官府、士绅发生的矛盾与冲突来看,谘议局的权限经常受到侵夺,即便是谘议局章程上明文规定的权力也不被尊重,而陷入困境。谘议局困境的根源在于,没有一个理解法律、尊重法律的环境,即使是接受了教育的官僚和士绅都不能做到这一点,更何况普通百姓,足见政治民主化进程的艰难。  相似文献   

5.
史新恒 《求索》2010,(8):236-239
清末官制改革一波三折,提法使的出笼更是饱经艰难。提法使的设置决不仅仅是法制改革的一部分,更是一场官场博弈。提法使的设立过程集中体现了清廷既想学习、效法西方,走司法独立之路,又想借法制改革之机加强中央集权的矛盾心态。在这一心态指引下造成的道路选择和方案设计上的摇摆不定,使本来就已经陷入困境的改革更加曲折和艰难。通过对提法使设立过程的考察,能够深刻揭示清末法制改革的内在困境,并通过这一困境透视改革的最终结局。  相似文献   

6.
在预备立宪的大背景下,创设新式法院的改革在清末得以实现,由此,清王朝也进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司法区划分实践。清末的司法区划分不但有先进的理念指导,而且制定了地方性和全国性的法律,其实践成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研究清末的司法区划分实践,对于解决我国目前的司法地方化痼疾,完善司法区划分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作为学堂乐歌一个颇具时代特色的主题,“军国民教育”在清末民初为一些爱国志士所鼓吹,军国民教育之歌应运而生.总的来看,军国民教育之歌经历了从学堂乐歌到军歌、从报国鼓吹到革命动员、从边塞诗韵到丛林歌声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艾晶 《求索》2008,(4):222-226
在清末修律以前,审判官在审理女性案件时,多对被控犯罪女性实行刑讯逼供,使得很多女性往往屈打成招。清末修律对刑讯进行了一定的限制,民初更是加大控制力度,使得女性的刑讯问题在法律层面上得到了解决。但统治者虽对刑讯加以禁止,却没能阻止刑讯的发生。很多地方官在处理女性案件时,仍然使用酷刑,就连当时的大理院,也要靠刑讯来取证,可见当时禁止刑讯的艰难。而且由于禁止刑讯的提倡,使得积案问题成为近代司法中的又一大痼疾;再加上当时审判官的素质普遍不高,很多案件便经年不能结案,更造成了涉案女性的悲哀。  相似文献   

9.
清末新政中,清政府对中国社会各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从清末改革者的本意和结果来看,这次改革是失败的。但就司法改革而言,主要是对刑法修订作出了积极的努力,这些积极努力和影响为后世司法革新留下了较好的参照,开启了中国司法改革早期现代化的闸门。  相似文献   

10.
音乐是一个时代精神风貌的反映,是社会变迁与流行思潮的一种情绪表达.清末民初的革命之歌与保皇之歌,反映着那个时代的思想暗涌.革命歌曲以其特殊的艺术形式与传播效果,一度担起了唤醒民众、鼓舞士气、号召革命的历史责任,而不合时宜的保皇歌曲却更加激起了人们对腐朽政权的唾弃.  相似文献   

11.
催化与嬗变:民族主义与晚清政府的衰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政府的衰亡是多种历史因素和多种历史力量合力作用的结果.本文以新知识分子、士绅和革命党人三个社会群体为代表,通过分析民族主义对他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行为方式的影响,折射出民族主义在清政府衰亡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2.
宪政改革是清末新政的重要内容,它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的政治制度由专制制度向君主立宪制度过渡,主要体现为在国家制度和政治生活中贯彻了民主原则和法制原则,并且取得了具体实效,是一次现代化性质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庄妍  王元林 《八桂侨刊》2021,(1):56-61,84
十九世纪中叶以降,巴拿马因修筑铁路、开凿运河的需要,在中国东南沿海贩运大批廉价壮丁抵巴。旅巴侨胞为巴拿马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巨大牺牲与贡献。早期巴拿马却歧视、驱赶华民,排华浪潮因政府参与主导而愈演愈烈。清政府面对旅巴保工护侨的态度渐趋积极,通过外交磋商、设领事馆等措施以改善侨胞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4.
《东方杂志》作为立宪派的舆论阵地,对清末教育改革给予很大关注,成为清末新式教育发展的积极支持者和推动者。它通过域外视野下的呐喊、官方奏折和已有教育成果的宣传,努力推动清末新式教育改革;在总体肯定新式教育改革必要性和积极性的同时,对新式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批评,发挥了舆论媒体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论清末川边垦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前程 《思想战线》2007,33(3):55-62
改变传统的“因俗而治”,实行边疆、内地一体化,是清末筹边奏疏的议题重心和政府治边“新政”的政策导向,大量档案文献证明,这一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首次将边疆的经济建设置于重要的位置。川边的移民垦殖,正是在此背景下,成为当局寻求川边治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对于领事保护的推动,就融合有政治与人权双重因素。当然,这一双重因素的影响又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有所不同的。尽管世界最早的领事保护实践可以追溯至古希腊城邦时期,而中国最早的领事保护实践却只能追溯至晚清时期。当时的清政府迫于内外压力,逐步转变对华侨的"叛民"、"罪民"和"弃民"等观念,从而展开了"立约保护"、"领事机关的调查与交涉"等形式(甚至还包括军舰巡航等军事方式)的领事保护。晚清政府领事保护的发展是与其华侨观念及政策的转变密切相关的。清政府华侨政策和领事保护的变化,根本上还是以巩固和发展清朝的统治为出发点的,政治因素在其中居于主导地位。这也就是"家国一体"型国家的局限性所在。  相似文献   

17.
清代蒙古社会僧侣贵族的产生,主要有蒙古王公贵族出家为僧、西藏高僧活佛转世以及中央政府册封等,这三种途径既相互交织,又各具特色。僧侣贵族的形成,不仅改变了蒙古的社会结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蒙古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清代贵州民族文化变迁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贵州的民族文化变迁,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最后到观念层面的过程。自然选择、政策影响、文化互动是促成这场深刻文化变迁的主要因素。清代贵州民族文化变迁的启示在于:民族文化的发展与融合是不可避免的,但必须注意文化变迁过程中的平等性。  相似文献   

19.
蒲安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外交使节,由于他本身是美国人这一特殊身份使得他在中美关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他主导下签订的《蒲安臣条约》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以平等身份签订的条约。从蒲安臣的经历以及《蒲安臣条约》看出:晚清美国的对华政策往往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交融的产物,而清政府则希望利用美国相对于其他列强对中国的善意达到“以夷制夷”的目的。《蒲安臣条约》在劳工、留学等方面对日后的中美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清代台海两岸之间航行需要多少时间的问题,本文依据文献及档案史料的具体记载,给予回答。总的来说,在木帆船时代,顺风时,福建沿海不及两天可达澎湖,甚至一昼夜即可到达台湾,一般则需要4~5天;在轮船时代,快则17~18小时,一般也要2~3天。气候因素对航行时间影响极大,有时候风长达一个月以上,有时船只遭风飘流,甚至触礁沉没,片板不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