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海峡两岸旅游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是以间接形式出现的劳务贸易,属消费服务范畴.它作为一种跨地区性的经济活动,是两岸经贸关系中的重要内容和方面.由于台湾与大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差异以及台湾方面的政策限制,目前海峡两岸旅游关系基本上表现为单向的,即台湾民众大量赴大陆旅游,而大陆民众赴台旅游数量有限,二者关系极不平衡.因此,两岸旅游服务活动主要发生在大陆,而服务对象主要是到大陆旅游的台湾民众,对大陆而言,可以说是一种间接的对台劳务输出.台湾民众赴大陆旅游是两岸旅游关系的主流,对促进两岸人员交流、加强两岸经贸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从80年代初起,台胞就通过各种渠道私下到大陆旅游观光,但由于当时台湾当局政策的限制,到大陆旅游人数不多,且零星、分散,活动范围主要在沿海地区.这些台胞多不敢公开身份,除经第三地转机进入大陆外,还有相当部分是乘渔船秘密来的.随着海峡两岸形势日趋缓和,尤其是在1987年11月2日台湾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后,以探亲名义到大陆旅游的台胞人数迅速增长,并且逐步  相似文献   

2.
自大陆实施改革开放及台湾开放企业前往大陆投资以来,两岸经贸关系进展迅速,至去年(1994)年底,台湾企业在大陆投资的家数已超过两万家,投资金额估计高达200亿美元以上。在大陆的外资中,台湾排名第二,仅次于香港,而大陆也成为台湾企业最大的对外投资地区。 依据台湾当局所制定的“国家统一纲领”及“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的规定,现阶段只开放台湾企业以第三地企业的名义前往大陆投资,而未准许大陆企业前来台湾地区投资,同时大陆企业在第三地的合资企业如其股权超过20%以上,也不准许前来台湾投资。这样的政策,导致两岸的投资形成了“单向、间接”的关系,也造成了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跛形形态。 最近,台北方面宣称,“两岸关系以经贸为主轴,以双赢为目标”,同时通过了“发展台湾成为亚太营运中心计划”。迹象显示,台湾可望加强与大陆的经贸交流。同时,随着九  相似文献   

3.
张莉 《两岸关系》2009,(2):15-17
日前,大陆方面公布了《关于大陆企业赴台湾地区投资项目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鼓励符合条件的大陆企业积极稳妥地到台湾投资,台湾方面也修正了《大陆地区经贸专业人士来台从事相关经贸活动申请案件审核处理原则》。新的一年,台湾当局如果能对大陆企业赴台投资予以开放,使两岸资本流动实现自由化,两岸经贸往来实现正常化,两岸关系将迎来“大交流、大合作、大融合和大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5,(4)
<正>1月31日,以"台湾人看大陆""大陆人看台湾"为主题的第五届《旺报》两岸征文活动在台湾高雄佛光山举行颁奖典礼。大陆作者陈凯翔的《司马库斯的美丽与灵性》、台湾作者张雁雯的《一条围巾下的文化分野》分获大陆组和台湾组首奖。陈宏的《对民主的憧憬与相像》、曾泰元的《三访朱自清背影月台》等14篇征文分获两组别优秀奖和佳作奖。中国文化院院长许嘉璐、《旺报》社长黄清龙、著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两岸农业交流及台商在大陆的农业投资日渐增多,尤其是福建和海南与台湾的农业合作十分活跃。两岸如果能提高合作层次,使双方农业蕴藏的优势和巨大潜力发挥出来,建立两岸一体化大农业,共同开拓国际市场,其前景非常乐观。 今年5月,台湾《联合报》开辟专题报道“两岸农业合作前景”,透露台湾方面既希望互利互补进行合作交流,又怕大陆农业发展给台湾带来冲击。该专题报道认为,大陆地区农村劳动力充足、农业种源资源、农业基础科技研究等均极为丰富,而且大陆农产品市场需求甚大;台湾地区则在资金、生产和运销以及经营管理技术等较大陆进步。两岸农业互补互利存在巨大空间。 从两岸整体看,台湾还不能作为一个完整的农业生产体系,如果把台湾农业作为中国农业发展的一部分,两岸之间进行整体规划,各自发展优势,可以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模式。台商在大陆可建立专业农业区,从事某种农产品的开发、生产,达到  相似文献   

6.
试论期刊著作权的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尚志 《公安学刊》2006,(2):106-108
期刊作为一种汇编作品,是当然的著作权客体,受著作权法的保护。期刊著作权的双重主体──期刊社(编辑部)与作者之间是一种合同关系。网络背景下期刊著作权更易遭受侵犯。保护期刊著作权既要保护作者的著作权,也要保护期刊社(编辑部)的著作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台湾居民恶意透支我国大陆信用卡后逃回台湾的案件呈日趋增多的势头,然而由于两岸刑事法律规范对此行为规定存在差异,台湾地区并未将此类行为界定为犯罪,由此给大陆司法机关办理此类案件造成极大困扰。因此,只有建构台湾籍大陆银行信用卡持有人实施“恶意透支”信用卡的防控机制,才能有效遏制这一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8.
王杰 《两岸关系》2007,(10):51-54
强调或突出台湾与大陆的历史文化联系,是以往台湾史和两岸关系史研究中最基本的学术取向;受其影响,两岸之间的管辖关系,以及历史上中原王朝对台湾的管辖形式,或多或少被忽略。事实上,台湾海峡,风涛之险,不仅未能阻止两岸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王建民 《两岸关系》2014,(11):25-27
<正>近年来,台湾岛内从蓝到绿,从上到下,出现一股质疑台湾经济对大陆过度依赖的声音,鼓吹台湾要分散市场,减轻对大陆的依赖,降低风险,以维护所谓的台湾经济、政治安全。这是用政治思维对待台湾经济发展和两岸经济关系,会压缩台湾经济发展空间,会让台湾经济迷失发展方向。防范对大陆经济依赖成蓝绿共识台湾蓝绿很难在两岸议题上达成共识,有时甚至立场与主张截然相反。然而,在台湾与大陆经济关系问题上,蓝绿都认为要防范台湾经济过  相似文献   

10.
正两岸共同的春节文化习俗,反映出两岸同根同源的文化特质和文化内涵。在两岸进入新的历史时代下的今天,文化的交流最能够促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尊重、增进彼此的情感和理解,得到了两岸同胞越来越广泛的认同,也应该积极鼓励和支持。新春之际,两岸以新年传统文化交流为依托,希望透过两岸春节各种民俗庙会,凝聚台湾与大陆人民的手足之情,宣传大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蓬勃的发展势头,提升大陆各地方文化对台湾民众的吸引力,促进大陆与台湾民众的心灵契合,推动两岸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11.
毛笔书法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当前,随着国家对发展文化事业的不断重视,中华文化也在不断的复兴和崛起,并一天天的走向国际化。因此,为了方便国际间的文化保护和交流,我国近些年对著作权法及其实施条例做了多次修订。可见,我国对于文化产业的保护也在不断的加强。因此,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于传统文化著作权保护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旨在结合毛笔书法的艺术特性和我国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对其著作权保护的理论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版权制度受到了挑战。近年来,国内出现了一系列网络版权侵权纠纷案件,使得网络版权保护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笔者通过对网络版权侵权行为的分析,就加强网络版权作品的权利保护方面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网络时代我国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版权法的效率和公平价值冲突体现了作者私权与公众利益之间的对峙.版权法通过合理使用制度来维持版权体系中利益格局的动态平衡.数字技术的发展冲击了版权法的利益平衡体系,进而质疑版权合理使用制度存在的价值.从经济学和版权法自我发展两个角度分析,网络时代版权合理使用制度仍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我国版权合理使用制度应该应网络时代的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  相似文献   

14.
数字图书馆的版权保护和版权例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时代数字图书馆应运而生 ,相应的数字图书馆的版权保护问题也日益突出。文章阐述了数字作品的版权归属、版权保护力度的扩大、数字图书馆对版权保护的冲击、版权保护应有一定的限制 ,以及数字图书馆为了平衡版权人、图书馆、读者三方面的利益机制而常用的版权例外的各种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5.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著作权制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网络传播权的研究成为著作权领域的重要内容。也是著作权领域讨论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我国已经确定了网络传播权的法律地位,将我国的著作权保护制度延伸到了网络空间。由于我国有关网络传播权制度的某些规定尚有缺失,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6.
思想与表达两分法原则被称为著作权法的基本原则。我国目前仅在《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中对思想与表达两分法原则进行了规定,而著作权法却没有确立这一原则。有必要在著作权法中确立这一原则,并在司法审判中使用与之相配套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7.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注意义务的存在基础在于法律设置权利义务的公平性与公正性。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在与作者订立集体管理合同时,有义务审查该作者提供的作品的权利归属及作品的法律状态;在与作品使用人订立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时,有义务审查该使用者申请使用的作品是否属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会员作品;在已经授权作品使用人使用作品后,有义务审查作品使用人对作品的使用情况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及合同约定。在法律中明确规定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注意义务能有效降低法律成本,减少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报是汇编作品,高校学报著作权具有不同于一般出版物的诸多特点。长期以来,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由于对高校学报著作权的独特性没有足够的、清晰的认识,因此造成了无视高校学报著作权、随意侵犯高校学报著作权的情况频频发生。文章在对高校学报著作权内涵和归属进行思辨的基础上,探讨了维护高校学报著作权的实践重点。  相似文献   

19.
著作权的利用是著作权法的一项重要制度 ,它使得著作权人、传播者、使用者的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 ,真正实现著作权法的目的和观念。比较研究各国著作权利用制度中的著作权转让、著作权的许可使用、著作权的质押 ,对完善我国著作权立法和司法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侵犯著作权的刑事法律救济是著作权保护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其根源在于刑法保护著作权的执法环境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为著作权人自身的维权意识不到位及社会的著作权保护意识淡薄,与刑事法律救济的间接性、著作财产权的特殊性也不无关系。在中国入世的今天,加强侵犯著作权的刑事法律救济是著作权保护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