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什么叫上诉案件?当事人不服第一审法院的判决和裁定,在法定期间,提出请求上一级法院再行审理时,这一阶段的诉讼叫上诉。上诉是法律赋予当事人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它能使第一审法院错误的或不公正的判决得到及时纠正,从而保护当事人的正当权益;同时也是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实行审判监督的一种方法。它的优越  相似文献   

2.
高志海 《中国律师》2004,(11):58-58
踏入法院、走进法庭是什么感觉?如果你到法院打官司首先置身于什么样的环境?这一系列的“问号”,对普通百姓来说无一不是想要了解的“谜”。对于大多数人民群众来说,可能一生一世都不会迈进法院的大门。随着北京第二中级法院大门的敞开及不定期对外公众开放日的推行,这些将不再神秘莫测,人民群众与司法机关实现了零距离接触。2004年9月19日,北京二中院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既不是参加诉讼的当事人,也不是前来关注案件审理的旁听者,而是在该院首次的公众开放日里,来自不同行业的首批普通参观者。他们中既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相似文献   

3.
法院网站已不仅仅是法院工作宣传和展示的窗口,它越来越成为法院履行职能、服务于当事人和公众的重要平台和途径,其功能日益丰富而突显。特别是,作为司法公开平台的法院网站在司法实践中备受关注。本文以北京市三级法院网站为调查对象,对网站建设模式和内容布局进行具体的调查、分析和比较,展现北京市法院系统网站建设的概貌。  相似文献   

4.
诉讼服务是司法文明的体现,是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窗口。为进一步推进司法协作,提高为民服务效能,人民法院立案服务工作不断更新迭代。如今,当事人再也不用为立案而舟车劳顿、千里奔波了。记者日前从最高人民法院获悉,自2月1日起,跨域立案服务在全国四级法院实现全覆盖。当事人可就近选择一家中级、基层搬或者人民法庭,申请对四级法院管辖的案件提供跨域立案服务。  相似文献   

5.
20.什么是诉、诉的要素?诉有哪几种?什么是诉权?行使诉权要具备哪些条件? 诉:是指当事人向法院提出保护其实体权益的请求。它有三个特点: ①诉是当事人获得司法保护的一种请求; ②诉是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一种诉讼手段; ③诉是法院行使审判权的前提和起点。  相似文献   

6.
上林县法院在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中,注重法律延伸服务工作,为山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受到当地党委、政府,特别是涉案当事人的欢迎。一是将立案窗口巡回延伸到基层,为诉讼不便的当事人服务上门。巡回  相似文献   

7.
钱弘道  姜斌 《政法论坛》2013,(4):121-128
当前我国法院系统进行的司法公开化改革将司法公开的主旨定位为对法院的公众监督和媒体监督,地方法院在改革措施上将公众和司法权的主要关系局限为制约与被制约的关系。通过两个模型可以说明公众、媒体与司法权的正向关系。第一个模型通过诉讼活动对当事人声誉的影响,分析司法公开如何通过"信号"机制提高法院判决执行力;第二个模型从"公众强制机制"出发,分析司法公开对于法院与行政机关在权力博弈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这两个模型说明,在强调公众和媒体对法院活动进行监督的同时,我们忽视了公众、传媒对司法权的强化作用,当前司法公开改革从理念到具体措施尚需补充完善。  相似文献   

8.
武汉天明律师事务所是1994年6月成立的全合所。他们创立的法律服务联系卡制度受到法院,顾问单位和当事人的普遍欢迎。一致称赞是“接受社会举报、确保廉政执业”的好方法。武汉市司法局将在全市推广他们的经验。法律服务联系卡的主要联系对象是法院、顾问单位,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主要内容有IO项,承办律师、承办时间、承办法律事项、收费标准、办案结果、法院对律师服务的意见、顾问单位或当事人对律师服务的意见、廉政举报电话、主任意见。当律师接受案件或受聘担任法律顾问时,律师事务所同时将法律服务联系卡发给法院、顾问单位或当…  相似文献   

9.
佚名 《特区法坛》2004,(1):24-24
“不告不理”是指未经公诉人、当事人起诉的民事案件,法院不得受理和审判的诉讼原则。是现代法院审理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的一项公认的基本原则。“不告不理”原则在民事诉讼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必须有原告请求或被告公诉,法院才能受理案件并进行审理。第二,在审理中法院的审判活动受原告起诉或被告反诉的范围的约束。也就是说当事人“告谁审谁,告什么审什么”。对于民事上诉案件,则仅对其中的上诉部分进行审理,没有上诉的部分就不审理。在民事诉讼中实行“不告不理”原则是尊重当事人的自主处分行为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法庭之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庭之友(AmicusCuriae)是一个拉丁词汇,指诉讼案件当事人以外的人或组织,认为其个人的或所代表的或所关心的群体的利益已经或将会受到某个案件中法律问题的裁决的影响时,向法院提交的与当事人不同的补充信息或辩论意见。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法院正确裁判案件,但其表现出来的立场常为支持一方当事人的主张或者从公众利益出发。一、谁能成为法庭之友  相似文献   

11.
如何加强法院自身建设,提升司法公信与权威是当前我国法院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在对我国现行协议管辖和案件分配制度进行重新审视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一种全新的当事人合意选定法院、法官制度模式,把司法服务竞争机制引入法院自身建设,以此形成对法院、法官科学客观的评价监督机制,在促进当事人合法权益保护的同时,推进法官个体和团队的精英化,实现当事人合法权益保护与增强法院自身建设的良性互动,以此达到维护司法裁判的既判力和稳定性,提升司法公信与权威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三种意见中,我认为,法院和当事人均有过错,而爱卫会与本案既无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又无主观过错,所以对此案只能适用混合过错原则,不适用公平原则及所谓非公平非过错原则(即按意外事件处理)。 首先,本案中导致当事人赵某摔伤的直接原因是其“失足”,而法院打扫卫生造成污水下滴只是间接原因。失足摔伤这是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的事,如无别的原因,其责任只能由当事人自负。本案中是污水下滴促使当事人为躲避污水而“失足”,所以法院和当事人的行为都是导致损害结果发生的原因,构成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其次,法院及当事人主观上均有过错。法院是提供法律服务的特定场所,有义务保护来访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既然打扫卫生在所难免,法官们应采取安全措  相似文献   

13.
(47)法院调解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意义是什么?怎样做好这项工作? 我国民事诉讼法(试行)对法院调解作了详细、明确的规定,充分肯定了法院调解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 法院调解也叫诉讼上的调解,它是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互谅互让,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终结诉讼。这种调解是人民法院审判活动的一部分,也是人民法院处理民事案件的重要形式。实践经验证明:用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有利于增强人民内部团结,消除当事人之间的思想隔阂;有利于进行法制宣传  相似文献   

14.
在坚持当事人举证为原则、法院查证为补充的思想指导下,严格界定当事人举证和法院查证及当事人申请法院查证的范围、程序和时间,建立完整的举证责任制度,完善当事人取证制度,合理分配举证责任,建立健全当事人履行举证责任的法律保障机制,使审判方式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5.
在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下,基于辩论主义的要求,提出证据是当事人的权限,即当事人拥有请求法院调查证据的权限。当事人对证据的选择是法院作出裁判的前提,法院调查的证据范围限于当事人提出申请的范围。法院的证据调查实施权受制于当事人的证据调查请求权。当事人通过证据申请的形式行使证据调查请求权,证据申请必须适式、适时。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来看,对方当事人有权对证据申请提出异议,可以提出证据抗辩。当事人的证据调查请求权应当依法受到保障,法院不得预断证据价值,不得基于对证据价值的消极预测拒绝对当事人提出的证据申请实施证据调查。当事人的证据请求权具有督促法院调查证据的效力。仅在证据申请不合法、证据调查没有必要以及证据调查存在难以预料的障碍时,法院才可以拒绝调查。  相似文献   

16.
管磊  李刚 《山东审判》2001,(6):32-33
随着职权主义倾向的逐渐弱化,缩小法院调查取证范围和加强当事人的举证责任,作为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切入点受到了广泛关注。现结合有关“当事人主义”审判模式的研究,提出在法院释明制度保障下,以当事人为主导、有规范程序制约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法院调查取证权的运作模式。 1.当事人申请:法院调查取证权启动的前提 首先,取消法院依职权主动调查取证的作法,明确规定只有当事人提出申请的,法院才可以调查取证。这样就把法院调查取证权的启动置于当事人的主导  相似文献   

17.
主张的具体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占善刚 《法学研究》2010,(2):110-122
在采行辩论主义运作方式的民事诉讼领域,基于主张责任之法理,当事人必须积极地向法院主张于己有利的法律要件事实。当事人的主张只有符合具体化的要求,才能认为是适格的,也才能认为当事人已尽主张责任。主张的具体化不仅要求当事人作出具体的陈述,而且禁止当事人作纯为恣意的、射倖式的陈述。主张具体化的正当性依据在于保障法院的审理利益及对方当事人的防御利益。为使法院能有效判断当事人的主张是否具有证据调查的必要性,避免产生预断,主张的具体化应以满足法院的裁判重要性审查为基准。在情报偏在性事件中,应缓和主张具体化的要求,允许当事人为抽象的事实主张,以求当事人之间的实质公平。  相似文献   

18.
2008年一月中旬以来。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受了50多年未遇的雨雪冰冻灾害,举国上下都投入了抗击灾害的斗争中。广西东北部的永福县也遭受了严重的灾害,县城和大部分乡镇电力供应中断,自来水供应中断。石油液化气供应中断……抗灾救灾的斗争在永福县境内紧急展开。在这段非常时期,永福县公证处的3名公证人员也经历了一次非常的考验:面对众多当事人的公证申请,他们没有以停电和冰雪为借口、以无法办证为理由拒绝、推诿和拖延,而是急当事人之所急,不顾严寒不辞辛劳,努力克服冰雪灾害造成的种种困难和不便,积极采取各种应对措施。坚持认真负责、热情周到地为当事人及时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让当事人安心度过这个特别的春节.赢得了众多当事人的好评。  相似文献   

19.
立案,是保障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的第一个环节.目前,我国超过95%的法院设立立案大厅,为当事人提供受理、审查、排期、收费、送达等“一站式”服务;不少法院还推行网上立案、预约立案、上门立案、远程立案.这些都极大地方便了当事人的起诉.但是,群众反映的“有案不立、有诉不理、拖延立案、增设门槛”等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相似文献   

20.
2007年,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新增了许多执行救济措施,其中执行复议制度是执行程序中一种重要的救济途径,当事人、利害关系人不服执行法院对执行异议的裁定,可以依法向作出该裁定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上一级人民法院对该执行法院的执行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处理.因此执行复议制度有效避免了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的执行异议被“一裁终局”的现象,并且对于加强当事人对法院的监督、提高法院办案质量、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等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对执行昨制度仅作了原则性规定,具体应当由什么机构审查、依照什么程序审查、等均未作出明确规定.为弥补《民事诉讼法》关于执行复议制度的规定较为原则的不足,便于规范执行复议实践,本文章从执行复议的机构、执行复议的程序等提出几点建议,使执行复议制度作为《民事诉讼法》中一项崭新的执行救济措施,更好的为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取得更多的权利和寻求权利救济的机会,更好的实现执行的公平正义,并更好的在执行实践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