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代生活在广西的原住民族毛南族,他们大聚居小分散,主要分布在广西北部的环江、河池、南丹、都安等地。其中绝大多数聚居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上南、中南、下南一带山区,有“毛南三南”、“毛南山乡”之称。  相似文献   

2.
《当代广西》2009,(7):F0004-F0004
2009年1月6日,由自治区旅游局和南宁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09中国生态旅游年”广西开年仪式暨“南宁都市一日游”启动仪式在南宁市南湖广场隆重举行,标志着广西贯彻落实国家旅游局“2009中国生态旅游年”主题旅游年活动以及“南宁都市一日游”项目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3.
广西地处祖国东南地区与西南地区的结合部,是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唯一既沿海(北部湾)、又沿边(越南)的自治区。聚居有12个民族,大部分少数民族都聚居在西部地区。我区的革命老区,也绝大部分在西部地区。从经济发展类型看,广西的经济比较落后,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很大。今年春,党中央根据广西经济发展的实际和广大各族干部群众的要求,决定把广西列入西部大开发的范围,这对广西来说,是一个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大家闻讯,无不欢欣鼓舞,高兴地说:“广西是东又是西,广西是个好东西”。 现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  相似文献   

4.
象州县概况     
象州县位于广西中部大瑶山西麓,东靠金秀瑶族自治县,西邻广西工业重镇柳州市,南连武宣县,北接鹿寨县。辖7镇4乡123个村(居)委会,行政区域面积1899平方公里,总人口35万人,聚居壮、汉、瑶、苗等16个民族,其中壮族人口占70%。县人民政府驻象州镇,县城距来宾市110公里、柳州市72公里、桂林市209公里、南宁市340公里。国道209线和省道S307线贯穿县境,柳江河自北向南纵贯县境,水陆交通便利。  相似文献   

5.
“腊更”浅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侗族聚居和侗苗杂居的九洞、六洞、千七、千三(贵州黎平、榕江、从江、广西三江等地),历史上有一部分被贬称为“腊更”(侗崽)和类似“腊更”的人,他们社会地位低下,依附于一部分自称为“腊卡”(客家崽)和类似“腊卡”的本地人。从他们居住的情况看,有的单独居住在一个村  相似文献   

6.
黄少明 《今日广西》2008,(22):41-42
博白是世界第一大客家人聚居县,位于广西东南部,辖28个乡的26个村(居)委会,全县面积2835平方公里,人口160多万,博白面向广东,背靠大西南,是大西南出海的重要通道,是玉林市实施南进战略,  相似文献   

7.
《当代广西》2008,(3):32-33
象州县位于广西中部的大瑶山西麓,总人口35万,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建置历史长达2100年。象州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矿藏有重晶石、锰、铜、锌、铅等13种,其中重晶石矿储量居全国第一位,享有“中国重晶石之乡”、“桂中粮仓”和“优质米之乡”美称。近年来,象州农业发展迅猛,是国家优质谷生产基地县,广西糖料蔗主要生产基地和第二批国家双高糖料生产基地县。2006年被评为“广西桑蚕生产十佳县”,系全国桑蚕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县。  相似文献   

8.
6月27日至7月3日,“2004年桂台民族民俗文化交流周”活动住广西举行。台湾少数民族人士交流团一行41人参加了此次活动。交流周期间,台胞在桂林、柳州等地游览了秀丽的风景区,并深入少数民族聚居的龙胜、融  相似文献   

9.
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也是壮族人口最集中聚居的地区,做好广西民族工作意义重大.当前,在广西民族工作取得进步,逐步开创了社会和谐局面的同时,也面临着长期贫困、优秀民族文化流失、民族歧视等不和谐问题.而当前政府采用的解决问题手段,暴露了治标不治本的缺陷,亟需创新手段,实现“治本”目标.社会工作的介入则让民族地区的问题变得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0.
仫佬族是居住在我国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根据历史学家的考证,它属于古代百越族群中的一个分支。仫佬之名,最早见载于《新元史》的“木娄苗”,“木娄”实际上就是最早出现仫佬的先称。仫佬族现有人口约10万人,主要聚居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及其附近的柳城、宜山、忻城等县内。仫佬族一直沿用着自己的语言,但是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长期  相似文献   

11.
充满朝气的桂东南新星—兴业县,1997年4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总面积1486.7平方公里,人口65.6万。兴业县位于广西东南部,西距南宁270公里,东距广州480公里,南距钦州、防城港220公里,是玉林市“东连西靠南出海”之要冲。这里资源丰富,物华天宝,盛产荔枝、龙眼、茶叶、春烟、蔬菜、中草药材等,境内石灰石、花岗岩、萤石、锰、高岭土等矿藏储量大、品位高,是广西重要的水泥生产基地。这里风景秀丽,景观丰富,有“岭南第一岩”美誉的龙泉岩和  相似文献   

12.
话说南长城     
巍巍南长城,发源于苗、侗、瑶、土家等少数民族聚居的湖南湘西境内,其中最著名的要数连接凤凰、吉首、麻阳等县边寨的南长城,而凤凰县境内的南长城段被当地人称作“边墙”,是我国古长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提到广西壮族自治区,人们就会想到桂林。“桂林山水甲天下”,盛名方下,人们似乎忽略了这个亚热带省份的其它美景。广西位于中国南疆,与越南接壤,面向东南亚,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唯一既沿海又沿江的省份。年均气温在17C一23t之间,是一个四季皆宜的旅游地。大自然赐予广西丰富独特、多姿多彩的旅游资源。一是以桂林风光为代表的遍及广西各地的喀斯特地形地貌的山水自然景观。另外,它还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聚居在广西境内的汉、壮、苗、瑶、侗等12个民族,呈现出独特的风情。在1997年中国旅游年中,广西推出了“…  相似文献   

14.
“布傣”为壮语译成词,傣人的意思。金龙布傣是聚居在桂西南中越边境,龙州县金龙镇境内的一个小族群,人口19077人,占全镇总人口的67%。据专家考证,金龙布傣是秦汉时期生活在中国广西南部、越南北部的骆越民族的后裔。解放初期进行民族识别时,被国家定为壮族。但一直以来,他们习惯自称为“布傣”。  相似文献   

15.
苗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三世纪,苗族先民就已劳动生息在今湖南省洞庭湖地区,后迁移到湘西和黔东的“五溪”地区。唐宋时期,苗族先民开始进入岭南地区,以后又不断西迁,散布于广西各地及广东西部地区,逐步形成现在的分布格局。在广西,苗族集中分布在融水、隆林、三江、龙胜等四个自治县内。大分散、小聚居是苗族的分布特点。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属汉藏语系  相似文献   

16.
朱惠民 《政策》2002,(7):38-38
鹤峰是鄂西南一个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的经济欠发达山区县。近两年来,县委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全县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工作的最高准则,立足县情,深挖山区优势,探索出一条贫困山区发展山水特色经济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7.
壮乡瑶寨“娘家”护法人广西自治区妇联法律顾问处位于祖国南疆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壮、汉、瑶、苗、侗、他佬、毛南、回、京、彝、水和讫佬等12个民族聚居的祖国边陲。昔日许许多多的革命烈士在这片土地上洒尽鲜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今天,在改革开放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广西北流市地处桂东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降水充沛,土地壤肥沃,农业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商品粮基地和荔枝生产基地,素有“高产粮之乡”,“荔枝之乡”的美誉,是广西典型的农业生产大县(市)。  相似文献   

19.
我国西南沿海边陲的北部湾海岸上,有一座“城、港、海”一体化的美丽海滨新兴城市防城港市,广西独有的世居民族——京族就聚居在这里。京族人民世世代代以海为生,以海为业,以海为荣。大海是京族人民的衣食父母,京族这一海洋民族,在千百年的劳动生活中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  相似文献   

20.
广西是以壮族为主体民族、汉族人口居多数的多民族自治区,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居首位。聚居民族除汉族外,还有壮、瑶、苗、侗。他佬、毛南、回、京、彝、水和他佬等11个民族,其中,他始、毛南和京族是广西的特有民族。广西地处祖国边睡。经济尚欠发达,解放后少数民族人口发展比较快,但在人口与经济协凋发展方面面临着一系列突出问题。因此,在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新形势下,探讨和研究广西民族地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对贯彻’‘九五”计划和实现2010年的远景目标,以及对促进全区各民族的团结奋进和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