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省推进企业解决工资拖欠工作联席会议《关于推进企业解决工资拖欠问题的实施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二○○七年一月二十一日关于推进企业解决工资拖欠问题的实施意见省推进企业解决工资拖欠工作联席会议(二○○七年一月十二日)近年来,我省解决企业拖欠职工工资问题取得了积极进展,尤其是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成效明显。但是,目前部分企业仍然存在工资历史拖欠问题,有的企业还在产生新的拖欠,严重损害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豫政〔2007〕24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省政府同意省解决企业工资拖欠问题联席办公会议制定的《关于推进企业解决工资拖欠问题的实施意见》,现批转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二○○七年三月二十七日关于推进企业解决工资拖欠问题的实施意见为及时彻底解决我省企业工资拖欠问题,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解决企业工资拖欠问题部际联席会议关于推进企业解决工资拖欠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6〕91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推进企业解决工资拖欠问题提出以下意见:一、充分认识解决企业工资拖…  相似文献   

3.
甬政办发[2007]25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为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企业解决工资拖欠问题的通知》(浙政办发[2007]70号)精神,切实保障劳动者劳有所得,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经市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推进企业解决工资拖欠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企业解决工资拖欠问题的意见》(鲁政办发[2007]2号)指出,拖欠工资是企业应发而未按时足额发给提供正常劳动职工的工资。2007年年底前,全部解决企业历史拖欠工资,建立完善预防和解决拖欠工资的长效机制,坚决遏制产生新的拖欠。  相似文献   

5.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为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解决好企业拖欠职工工资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解决企业拖欠职工工资问题部际联席会议关于推进企业解决工资拖欠问题若干意  相似文献   

6.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10月26日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报告全国人大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工会法实施情况时说,当前一些企业拖欠职工工资问题突出,有的企业前清后欠仍很严重,损害了职工的合法劳动报酬权益。  相似文献   

7.
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3〕94号)和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着力解决我省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维护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保障建筑业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保持社会的稳定,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请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各地区、各部门要从讲政治和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领域拖欠工  相似文献   

8.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的情况,请予审议。 近几年来,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和拖欠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问题比较突出,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问  相似文献   

9.
宁政发[2010]189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我区劳动关系总体上是和谐稳定的。但当前也有部分企业拖欠职工工资、安排职工超时加班、不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和不签订、不履行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等损害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时有发生,由此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仍然较多,对我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所影响。为进一步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劳动关系工作的重要性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企业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的决策部署,努力做好协调劳动关系工作,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推动解决企业拖  相似文献   

10.
当前,职工劳动保障权益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下岗失业人数居高不下,职工就业岗位不稳,就业质量不高;职工收入普遍被人为压低,收入差距过大,拖欠克扣工资问题突出;相当一部分职工未被社会保障制度覆盖,参保职工保障水平不高,个人负担偏重;部分改制和关闭破产企业无力支付职工债务、安置费和经济补偿金,职工过多地承担了改制成本。政策建议是: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的积极就业政策和法律法规,最大限度地保障职工就业权益的实现;建立和完善收入分配政策法规,确保职工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抓紧建设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有效化解职工的社会风险;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更好地为困难职工提供及时有效的帮扶。  相似文献   

11.
正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渝府办发[2016]101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依法全面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事关农民工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采取有力措施维护农民工工资报酬权益,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总体稳定,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部分行业特别是工程建设领域拖欠工资问题仍较突出,严重侵害了农民工合法权益。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国办发[2016]1号),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2.
今后,企业老板以"困难"为借口拖欠员工工资,还"忽悠"员工与企业共进退之类的托词行不通了。初次提请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的《重庆市职工权益保障条例(修订草案)》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3.
2007年7月1日,这是一个值得在山西就业的农民工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我国首部保护农民工权益的地方性法规——《山西省农民工权益保护条例》实施。从此,在三晋大地上劳作的农民工享有了与本单位其他职工同工同酬的权利,为农民工提供公共服务、随带子女义务教育成为地方政府的当然义务,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也有了切实可行的强制性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4.
2007年7月1日,这是一个值得在山西就业的农民工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我国首部保护农民工权益的地方性法规——《山西省农民工权益保护条例》实施。从此,在三晋大地上劳作的农民工享有了与本单位其他职工同工同酬的权利,为农民工提供公共服务、随带子女义务教育成为地方政府的当然义务,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也有了切实可行的强制性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5.
宁政办发[2010]30号2010年2月12日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做好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是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大举措。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紧急通知》(国办发明  相似文献   

16.
云政办发〔2007〕181号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省解决企业工资拖欠问题联席会议《关于推进企业解决工资拖欠问题的实施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二○○七年八月二日关于推进企业解决工资拖欠问题的实施意见省解决企业工资拖欠问  相似文献   

17.
最近,福建省纪委和省政府根据中纪委第三次会议和国务院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的精神,要求在全省开展"坚决纠正企业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工作。5月,省委反腐办批复了福建省劳动保障厅的实施方案,同时福建省政府也批转了福建省劳动保障厅等六部门关于解决企业拖欠劳动者工资问题的工作意见,要求抓好工作落实。高度重视,明确目标。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是今年政府廉政工作的重要内容。解决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对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去年底至今年初,国家六部委和国务院召开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  相似文献   

18.
张永春 《长江论坛》2001,(4):38-39,42
我国社会保障解决养老资金的现状是:职工基本养老保障金由国家、用人单位、职工个人三方面合理负担,实行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此法已取得很大成绩不容否认,但因养老资金短缺而发生拖欠是一个老大难问题.笔者认为:我国应实施一种新的社会养老制度,急需新创"子女养老社会保险金制度".  相似文献   

1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最近在一些地区接连发生因企业特别是建设领域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大工作力度,切实解决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经国务院批准,现紧急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0.
应征 《今日浙江》2006,(8):38-40
送温暖活动的启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生活不断得到改善。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部分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受结构调整、企业改制、市场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生产经营陷入困境,下岗职工逐年增多,停发、减发、拖欠职工工资和离退休金问题日渐突出,部分职工生活陷入困境。这些问题引起了全国总工会领导的高度重视。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如果不能解决好职工的生活困难,必将影响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影响社会的稳定,影响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