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追忆东宁     
我叫饶智勇,是巫山县检察院职务犯罪侦查局的干警,是东宁生前的战友、同事。 我是2002年进院后认识东宁的,那时东宁在办公室当打字员。当时办公条件比较艰苦,使用的是针式打印机和油墨印刷机,由于电脑还没有普及,单位所有文字材料都交给办公室统一打印,可以说,这项工作是全院最苦最累的活儿。  相似文献   

2.
我的好丈夫     
我叫杨君艳,和东宁一样,也是一名政法干部。我和东宁共同生活了8年,作为妻子,我一直称他为东宁哥。 我和东宁认识时,东宁还是检察院的一名打字员。有朋友劝我:“君艳,你条件那么好,怎么找一个打字员呢?”我说:“他人憨厚实在,我就喜欢他这样儿的。”说实在的,东宁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实在的人。那时我还在乡镇工作,他的工作也很忙,我们两个只有周末才能相聚。  相似文献   

3.
丁勇 《法律与监督》2009,(11):43-43
2009年5月16日晚,重庆市巫山县检察院职务犯罪侦查局侦查一科原科长罗东宁,静静地走了,悄然地离开了他钟爱一生的检察事业。同年11月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共重庆市委召开命名表彰大会,追授罗东宁同志“全国模范检察官”、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指出,罗东宁同志有四种精神特别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4.
日前,团中央、全国青联决定,追授巫山县检察院职务犯罪侦查局原侦查科长罗东宁同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相似文献   

5.
罗东宁被追授为“全国模范检察官”、“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大家都在学习他的先进事迹。 我现在西南政法大学读在职研究生,同学来自全国各地,他们知道罗东宁是我的同事,纷纷向我了解他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预防和打击职务犯罪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针对职务犯罪的行为特征,检察机关要加强对职务犯罪的线索管理,改进和规范线索初查工作,并设立有效的机制来预防和打击职务犯罪。  相似文献   

7.
盛琳  戎志仙 《法制与社会》2011,(13):220-221
依法查办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能,也是反腐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2003年以来,全国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的职务犯罪数以平均每年5%左右的速度下降。本文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对职务犯罪侦查的概念进行简要的界定;其次简要阐述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中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从目前很多学者的讨论热点出发,结合很多地方的实践情况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拟提出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日趋猖獗,实践证明遏制职务犯罪重在预防,预防职务犯罪已经成为新时期检察机关面临的一项颇具挑战性的工作。值得关注的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已于2000年12月18日正式公布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为《决定》),为建构有中国特色的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机制提供了高屋建瓴的指导性意见。笔者欲就职务犯罪的源流规律、建构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机制的思路以及如何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决定》发表自己的一家  相似文献   

9.
何斌 《天津检察》2010,(3):72-73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参加检察工作十几年了。在这十几年中,我在单位领导的领导下,与同事们共同办理了数十起职务犯罪案件,许多案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在查办被告人万红、尚丽、方东海这起银行工作人员与私营企业法人相互勾结挪用公款特大案件过程中,在那些超负荷工作的日夜里,我感受到了侦查工作的艰辛,同时也感受到了案件查办成功之后的快乐。  相似文献   

10.
发现本单位职工有职务犯罪的行为,应该是向检察机关报案,由检察机关进行惩处;可是广西南宁市一国有企业的领导在发现本厂出纳挪用公款数十万元后,不是向检察机关报案。而是先后召开厂领导班子会和全厂职工大会,以投票的方式来决定如何处置出纳,上演了一场场“民意”的闹剧……  相似文献   

11.
职务犯罪主要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中依照法律、法规或者组织章程从事公务的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或者滥用职权,或者不正确履行职权所实施的违背职责要求的依照刑法规定应受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其本质特征是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如何预防职务犯罪,是目前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而如何利用犯罪成本分析预防职务犯罪也是近年来受到关注的一个问题。文章试图通过分析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近年来职务犯罪案件的审结情况,对职务犯罪的犯罪成本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其对预防职务犯罪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2月20日,我作为最高人民检察院的专家咨询委员列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检察长会议,聆听了曹建明检察长的讲话,很有感想,颇受启发。曹检察长在讲话中多次强调要加大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力度,特别是要加大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违法犯罪工作的力度。我以为,这在当下中国确实是至关重要的,而职务犯罪侦查的信息化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且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3.
处级干部职务犯罪,不仅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而且损害了政府官员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对我院近5年来职务犯罪侦查局查办的处级干部职务犯罪特点、原因进行分析,对检察机关预防和减少处级干部职务犯罪的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闵征 《中国监狱学刊》2006,21(5):101-101
陈淑丽等人在《当代法学》2006年第1期上撰文。介绍了明代惩处、预防官吏职务犯罪的制度。 在官吏职务犯罪的分类和处罚方面,明代有关官吏职务犯罪的法律规定非常严密,处罚也极为严格。法律将官吏职务犯罪分为两大类:一是贪污受贿性质的经济犯罪行为,称为“赃罪”;二是越权擅权,不正当履行职务、应为不为等失职、渎职行为。  相似文献   

15.
“从事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这几年来,我一直尝试着用另外一种方式与犯罪嫌疑人沟通,那就是真诚关心、理解、用心体会犯罪嫌疑人的处境,尽力缓解相互间就案件事实以外的冲突,竭力实现司法和谐。”——这是秀山县检察院职务犯罪侦查局副局长滕树勇多年来总结出的办案体会。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还处于职务犯罪高发期,预防职务犯罪,作为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法律监督职能之一,是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我院规范化开展预防工作起始于2008年4月,四年来,我院认真贯彻高检院《人民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规则》和《山西省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努力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7.
王烁 《犯罪研究》2012,(5):29-37
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与职务犯罪并非同一概念。国冢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应当指,国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法规,利用职权或者亵渎职权,给国家、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犯罪的总称。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与其说是“权力异化”,不如说是“角色冲突”的结果。从角色冲突角度出发,应当通过减少角色量,促进自觉的角色的出现来预防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高薪若成为对国家工作人员角色的领悟的内容,将会刺激角色冲突的产生,所以不应当宣扬高薪养廉。  相似文献   

18.
职务犯罪的立案条件有“主观说”和“客观说”之分。从法律层面来辨析:立案的法律属性是“程序性”而非“实体性”,“客观说”不符合刑事诉讼的运行规律且违背了无罪推定原则:从侦查价值来辨析:立案作为侦查启动程序,应优先考虑秩序价值而非自由价值;从职务犯罪的特性来辨析:职务犯罪嫌疑人应负有忍受立案条件放宽的义务,“主观说”有针对性地考虑到了职务犯罪的特性:从打击职务犯罪的现状来辨析:社会的和谐稳定要求采纳“主观说”立案条件,保障检察机关更加有效地查处日益猖獗的职务犯罪;从职务犯罪的立案观念来辨析:应抛弃“撤案即错案”的立案观念,排除采纳“主观说”职务犯罪立案条件的思想障碍。  相似文献   

19.
都继恺 《中国监察》2011,(14):61-62
东北的三月,一点春的迹象都没有,冷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我和几位同事接受任务,去某监狱拍摄一组职务犯罪人员的狱中访谈录像资料。  相似文献   

20.
完善职务犯罪侦查体制的两个维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务犯罪的发展促使职务犯罪侦查体制的革新,而职务犯罪侦查体制改革有两个维度:一是从职务犯罪侦查体制的独立性、一体化和专业化上实现侦查的有效性;一是从内部监督、机关监督、当事人权利和社会监督等四方面实现职务犯罪侦查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