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韦明 《今日广西》2010,(21):58-58
1980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民委给广西日报社一个五一进京观礼名额。报社领导把名额给政文部,部里的同志都想去,因我是壮族,最后大家客气地把名额给了我。这是我人生中的一大幸事!  相似文献   

2.
邓春林离开黑道快一年了,如今他回到家乡———广西某边境城市做边贸生意。回想起当初做保镖的日子,他至今仍觉得像是一场梦。日前,他唏嘘不已地向笔者叙述了自己给黑道老板当保镖的事……经商受骗,我给黑道老板当保镖我是土生土长的边城人,1997年冬,24岁的我从某部队拳击队退伍回乡,那时,中越边境的民间贸易很红火,我也做起了边贸生意。或许是生意过于顺利,我有些忘乎所以。1999年,一个与我在生意场上称兄道弟的越南人说要一批价值15万元的货物,叫我尽快给他发货。我凑了10万元又借了5万元进货后,在对方没有给订金的情况下,把货物全部发了…  相似文献   

3.
邹克耀 《人民公安》2014,(12):37-37
<正>近两年来,我参加全国和上海各类演讲活动有一百多场,揪得住人,更揪得住人的耳朵,是这次全国公安机关群众工作宣讲巡回报告的一个最生动特点。我们一分团赴广西、贵州等5个省份,共进行了6场宣讲,给我最大的感觉是,每到一处,与会者"目不转睛",记录不停,会后"意犹未尽",主动交  相似文献   

4.
我是《当代广西》杂志的一名忠实读者。这份杂志给了我许多启迪,让我学到了很多工作经验和写作知识及技巧,它成为我日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觉得《当代广西》有比较显著的特点:一是导向性强。《当代广西》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力求全面、准确地报道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拓展干部群众视野、指导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林春丽 《桂海论丛》2004,20(2):86-88
西部大开发给广西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开发广西,选准切入点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文章认为开发广西要以教育改革和人力资源开发作为切入点,因为任何事业的发展都要靠人去干,有优秀的人才能干优秀的事业,大力发展广西教育,开发人力资源,促进广西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用动漫种下小美好向世界传递正能量当代广西年度重点策划"我和我的祖国"系列原创微视频我是王羽潇,"可可小爱"品牌创始人。2011年,我从澳大利亚留学回国,在广西创办了桂林坤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作出公益动漫《可可小爱》,登陆全国上千个电视频道、网络点击量超过千亿次。《可可小爱》还走出国门,在多个"一带一路"国家的电视台播放。我希望,可可小爱这一对公益大使,把我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东方智慧,分享给世界更多国家的人。  相似文献   

7.
兰英参 《当代广西》2005,(11):64-64
一个月之前,我有幸成为一名机关后勤工作人员.并兼任办公室秘书,从那时起,我开始留意《当代广西》并注意把刊物上那些对我有帮助的好文章复印下来,分类集中,装订保管,以便在撰写材料时。能随时翻阅借鉴,于是我很快就成了《当代广西》的忠实读者。可惜,年初我没有订阅《当代广西》,一次,单位的同事找不到《当代广西》,竟怀疑我把它锁起来了……,从那以后,我给自己补订了一份《当代广西》。  相似文献   

8.
<正>多谢了,多谢四方众乡亲,我今没有好茶饭,只有山歌敬亲人。这首流传广泛的壮族山歌,是歌海广西以歌传情、以歌迎客的真实写照。一年一度的“壮族三月三”歌节,给山清水秀人好客的广西带来了一个旅游高峰。自治区旅发委透露,2017年“三月三”小长假期间,广西旅游收获颇丰,6天时间广西重点旅游目的地旅游人数和总收入均大幅增加,全区共接待游客约1296.2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约83.63亿元。如何以“壮族三月三”歌节为抓手,提升广西旅游业的文化品位,是一个值得我区重视和研究的课题。一、“壮族三月三”歌节提高广西旅游  相似文献   

9.
正《当代广西》是我每期必读的刊物,2017年已经过去,可以说我又见证了《当代广西》一年来的成绩与进步。2017年《当代广西》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始终弘扬主旋律,用真情传递好声音。纵观2017年已经出版的24期《当代广西》,每一期都紧扣时代脉搏,既有见解独到的评论文章,又有与时俱进的理论文章,还有反映各市县(区)经济、社会、文化、党建  相似文献   

10.
正略快的步伐、亲和的微笑、刚毅的性格……这是广西边防总队南宁边检站执勤业务三科教导员、广西"三八红旗手"盘艳莙给人的第一印象。上有老,下有小,还是团队领头雁的盘艳莙面对人生中的多种角色,用军人的刚强与女性的柔情经营事业、经营婚姻、经营家庭。战友们都说,她是刚柔相济的"女当家"。一马当先的"莙哥""别看我是个女的,刚来南宁站的时候,大家都叫我‘莙哥’!一直到我怀孕生完小孩,大家才渐渐改口叫‘盘姐’。"  相似文献   

11.
<正>一直以来,喜欢读《当代广西》杂志,尤其是其中的"文化"栏目。每当我拿到杂志的时候,必先翻看这个栏目的文章。这个栏目从风光、风物到绘画、书法,无不精彩纷呈,让人喜爱有加。我是一名来自基层的作者,读多了别人的文章,也学着写一些反映本地文化特色的文章投稿。本来是不抱太大的希望,但《当代广西》"文化"栏目竟先后刊登了我的两篇文章,一篇是《廉州骑楼,一道行将消失的岭南文化风景》,另一篇是《一次与文化积淀攸关的凭吊》,给我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相似文献   

12.
《当代广西》2008,(8):13-13
人勤春来早,机遇从来只青睐有准备的人。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给广西加快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同时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考验,挑战的是广西能否抓住机遇发展的能力,考验的是广西利用机遇加快发展的智慧。令人欣喜的是,环顾广西各相关部门、放眼北部湾经济区及全区各地市,人们已经行动起来,正在用脚踏实地的努力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  相似文献   

13.
说起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广西花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韦飞燕谦虚地说:“我的工作做得还不够,但党和人民给了我这个壮乡妹子太多的荣誉,我感谢党、感谢人民。正是在党的英明领导下,我们广西花红药业才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的辉煌。”  相似文献   

14.
桂南散记     
人进广西,就走进了那幅巨大的山水画里。广西山水之美,古今美在了桂林,集万千宠爱于一处,桂林因此秀甲天下。人说广西处处是桂林,虽然有点夸张,但到广西走一走觉得此言也不虚!最近我和朋友从桂南游赏归来,就想告诉你一个欣喜,到桂南会看到美山水之岚韵呢!  相似文献   

15.
这是我父亲的王土 我的心情难以形容 1991年4月30日,桂林机场。一驾从北京飞来的民航客机按预定时间11时到达,机上的旅客有60人是“马来西亚广西总会中国旅游探亲观光团“第一分团的全体成员。他们走下弦梯时,迎面看到了前来欢迎的人群和写有“热烈欢迎”的横幅标语,高兴地频频招手。广西自治区侨办、侨联和桂林市侨办、侨联的负责人,同大家一一握手问好。一位右肩扛着摄像机的先生正忙着把眼前的情景摄下来。领队范先生把他介绍给大家,才知道他是马来西亚国会  相似文献   

16.
今年6月10日,乔晓光同志走完86年的人生路,远离我们而去了。晓光同志一生献给革命,于1951年、1961年两入广西,以半生的时间和精力为广西各族人民服务。广西人民永远怀念晓光同志。我在晓光同志直接和间接领导下工作多年,深受他好学、严谨、与人为善的作风的教育和影响,留下难忘的印象。晓光同志作为自治区党委的主要领导人,对广西建设的贡献和影响是有目共睹的。我在清点晓光同志给我留下的一些纪念品中,深情地看到一些珍贵的照片。其中一幅反映了中日两国人民友好的动人场面。那是1985年4月12日,乔晓光同志率领广西友好代表团访问日本。我…  相似文献   

17.
广西,你让我们荣, "博览会在广西举办,这是广西的骄傲,这是我们的自豪,让我 们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荣耀!"亲爱的读者,请不要以为我们在笔下生 花,这可是我们的海外华人华侨发自内心深处的真情表白。 知道吗?多少年来,海外的桂籍同乡们在华人族群圈子里,因为 广西是山区,经济发展滞后,广西人贫困,在他们的潜意识中总有一 种抬不起头的自卑感。  相似文献   

18.
冯艺 《当代广西》2006,(8):61-61
一直想给自己锁定一个目标,要写一部反映广西历史文化的东西。可是,这个目标却是如此难以把握,迟迟没有动手,直到有一天,我在办《广西作家》这份报纸时,妻燕玲君给报纸文学副刊起了个专栏名曰“在路上”。对“,在路上”。人生本来就是一种“在路上”的状态,追寻人生意义的写作更是如此,因而,只有不断上路,永不停息地进行精神追寻。从此“,在路上”便成了我的精神状态,历经六七年,就这样一路走来,终于捧出了这一册《桂海苍茫》,如同一个驿站,可以让我以“在家”的平和去体会“在路上”的一切,就如走入历史最深的一页,让人感怀时光的流逝,然后…  相似文献   

19.
苏月莉 《当代广西》2014,(1):M0002-M0002
正2004年1月我与《当代广西》结缘,成为《当代广西》的一名老读者。作为在人大机关工作的干部,这份刊物给了我许多启迪,让我学到了很多工作经验和写作知识及技巧,成为我日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认为《当代广西》有几个比较显著的特点:一是导向性强。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力求全面、准确地反映全区理论成果、拓宽全区党员干部视野、指导干部工作,发挥了正确的导向作用;二是指导性强。能抓住全区党员干部所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对全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进行有声有色的宣传报道,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三是推陈出新。注意研究新形势下全区党  相似文献   

20.
一首歌这样唱道:“老乡,这是故土给我开出的介绍信,老乡,这是老祖宗在我们身上留下的共同印记……”是的,老乡,这个名词如地窖的老酒,尤其是异地他乡经人提起,便觉得醇香甘洌。纵然初次见面,亦如倾心多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人与人之间的防范,因一声“老乡”霎时消逝。然而,在是是非非的今天,“老乡”仅仅只是故土乡音的一种表述,它并非诚信、忠实、友善的代名词。黄富光、何洁亮团伙就是瞄准老乡,“专政”老乡。38岁的广西司机陈聪驾车奔走了一天,累得要命,走到内乡境内的312国道时,几家广西的饭店吸引了他。一位漂亮迷人的小姐迎了上来,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