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作为公共政策研究领域的经典著作,《公共政策》深刻批评了传统公共政策研究范式的内在缺陷,发现公共政策学起源于政治实践的需求与多元学科知识的支撑,可以通过建构模型来认识政策真实世界,通过本土化研究拓展政策生命力,从而着力倡导建构“以问题为中心”型的学科理论范式,为公共政策学向第三分水岭进军提供了理论导图  相似文献   

2.
<正> 正当全党大力抓党的建设,积极开展党建理论研究之际,宋镜明教授主编的《党的建设学概论》(以下简称《概论》),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它无疑是很及时的也是很有意义的。仔细研读《概论》,深感该书具有如下鲜明特点:一、构筑了比较完整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学的新体系,形成了一门独立的新学科。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学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作者把它概括为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史、党的建设理论、党的领导原理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概论》把这三部分作了比较完整准确的阐述,使三者融为一体,并把它系统化、理论化,形成一门独立的新学科——党的建设学。二、勾勒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发展的历史轨迹,突出了毛泽东建党思想对马列主义建党学说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3.
萧焜焘教授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自然辩证法概论〉新编》(以下简称《新编》),是在《自然辩证法概论》(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基础上,重新编写的自然辩证法教程。《新编》博采众家之长,体现出编者近年来学术研究的许多新成果;该书出版发行以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普遍的好评,一致反映,这是一本颇具特色的自然辩证法教科书。  相似文献   

4.
一、本课题的意义加强马克思主义统战学原理的研究,是属于国家级并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理论课题。《统战学概论》或者称为《统战学导论》、《统战学基础》(《统战学原理》应是它的理想形态),是一门总论性的入门书,它并未囊括统战学科体系的全部内容,而是对其主要内容的理论抽象和概括。它是统战工作和统战政策的指导原则和理论基础,在统战学科体系研究中属于基础性的工作。目前已出版的统战学概论性质的著作,多数是由两部分内容构成的,一部分属于革命导师关于统一战线论述的思想史,另一部分是各个领域的统战工作和统战政策。严格来…  相似文献   

5.
孙萍 教授     
《理论月刊》2012,(6):1
孙萍教授,女,1962年生,辽宁大连人,曾先后就读于南开大学、东北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辽宁省教学名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民盟沈阳市副主委。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与科技政策、行政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土地资源管理等,主持和完成了教育部社科规划课题《基于协商民主理论的公共政策问题构建》、辽宁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适应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等多项重点课题,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编的《社区管理学》被评为全国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文化管理学》、《公共组织行为学》等被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相似文献   

6.
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张世珊和杨昌嗣同志编著的《侗族文化概论》(以上简称《概论》)于1992年6月与读者见面了。《概论》以其特有的视角和风格,系统、深湛地向读者展示了侗族文化博大精深、绚丽多姿的图景。《概论》的问世,是侗族发展史上一件大喜事。《概论》不仅是侗族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具有某些突破性进展,也是我国多民族文化研究新的充实和丰富,具有启迪性。《概论》对于弘扬侗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7.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李军鹏博士的《公共服务学》一书近日由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公共服务学》一书是国内首次系统研究政府公共服务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原创性学术专著,该书系统地总结了当代公共服务理论研究的成果与实践经验,独创性地提出了公共服务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理论体系,是我国公共服务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科学化、规范化与应用化的新尝试。该书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构建了比较系统、科学的公共服务学理论体系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长期以来,我国在公共服务的…  相似文献   

8.
为推进我国公共政策过程的理论研究,深入挖掘当代中国政策过程案例,完善公共政策过程的研究方法,提高政策过程研究对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指导作用,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与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将于2008年3月在天津南开大学联合举办“中国公共政策过程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欢迎各界人士踊跃参加。一、会议主题:中国公共政策过程的理论与实践二、会议专题:(1)前沿公共政策过程及其理论本土化研究;(2)转型期中国公共政策过程实证研究;(3)公共政策过程的实证方法及技术研究;(4)政府决策信息与智力支持系统研究;(5)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问题…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社会中介组织课题组的课题成果为基础编著的《中国社会中介组织发展研究》一书于2006年5月由中国经济出版社顺利出版。该书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我国社会中介组织管理的基本理论,并在七个省市的实际调查和全国社会中介组织情况的调研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中介组织的现状进行了描述,探讨了我国社会中介组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国际上对社会中介组织管理的相关经验,最后形成了发展社会中介组织的政策建议。本书对于我国研究社会中介组织及相关理论问题的专家学者、对各级党政部门的政策制定和执行人员具有参考使用价…  相似文献   

10.
书摘     
关系犯罪学白建军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版该书封面勒口之《内容提要》:“本书采用的关系分析的理论、方法打破了犯罪学研究的沉闷。在研究范式篇,作者对犯罪学的概念、对象、方法、历史发展进行了独特的梳理。在犯罪关系篇,犯罪特性学、犯罪形态学、犯罪定义学以及犯罪规律学构成了一个全新的犯罪学体系。在社会反应篇,犯罪学回归到刑事政策、刑事立法、刑事司法以及被害预防等领域,使刑事规范学和犯罪事实学各自获得了新的意义。”(苏哲)美国行政法的重构[美]理查德·B.斯图尔特著,沈岿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5月版本方所采用的基…  相似文献   

11.
负杰简介 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行政管理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公共行政学硕士,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政府政策评估的效率与方法体系研究”负责人。1998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2005年12月至2004年1月在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和波尔多政治学院访问研究,主要从事公共行政学和公共政策分析领域研究,曾参与过《国务院工作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若干规定》等多项国家法律、法规草案的修订工作和地方性法规起草工作。  相似文献   

12.
将公安政治工作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其标志性成果是1986年出版的《公安政工学概论》。十多年来,我国的政治工作科学又有了新的发展,公安政治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也取得了巨大进步。为反映公安政治工作科学的发展现状,适应公安高等院校培养人才和广大政工干部自学的需要,全国公安类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和公安部政治部组织部分专家、学者,编写了人民警察高等教育规划教材《公安政治工作学》,并于1998年4月出版。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新的开拓,取得了新的成果。 一、深化了公安…  相似文献   

13.
李旭琴 《桂海论丛》2009,25(2):39-43
街头官僚理论是近些年公共行政学理论的一个前沿领域.处于公共政策执行末梢环节的"街头官僚"生存于公共政策执行资源稀缺和公共服务弹性需求的夹缝之中,出现绩效目标异化,表现出典型的行动逻辑--激励不足、规则依赖、选择行为、一线弃权和理性逐利,在公共利益权威分配的过程中产生偏差.矫正街头官僚政策执行偏差的主体路径包括三个方面:政策执行机构的内部改革,政策执行直接主体的自我优化,政策执行间接主体(目标团体)的问责监督.  相似文献   

14.
对性别研究和女性主义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6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孟宪范主编)一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妇女研究中心“转型期中国妇女研究”课题的最终成果,是妇女研究的一部力作。这一课题历时三年半,16位学者对女大学生就业、保姆的生存状况、流动女性的安全健康、贫困地区妇女生殖健康、家庭暴力、性骚扰、网络中女性的性别重构空间、女性写作等问题进行了实际调查和探讨,具有重大现实和理论意义。《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一书定位于经验研究,从法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劳动经济学、卫生经济学、文学等多学科视角出发,对特定历史时期妇女的生活世界、精神世界进行了描述和性别分析。该书主编孟宪范在“弱嵌入性与女性研究———代前言”中指出,将经济社会学“弱嵌入性”引入女性研究和用“中层理论”指导经验研究的探讨富有新意。该书是以经验研究为基础的跨学科性别研究的一次成功实践。2004年8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妇女研究中心召开了“回应转型社会推进妇女研究———以《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为例”的学术研讨会,北京大学、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及该书的部分作者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结合该书的意义、特点和研究方法,探讨了女性/性别研究理论及其在中  相似文献   

15.
加强妇女研究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6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孟宪范主编)一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妇女研究中心“转型期中国妇女研究”课题的最终成果,是妇女研究的一部力作。这一课题历时三年半,16位学者对女大学生就业、保姆的生存状况、流动女性的安全健康、贫困地区妇女生殖健康、家庭暴力、性骚扰、网络中女性的性别重构空间、女性写作等问题进行了实际调查和探讨,具有重大现实和理论意义。《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一书定位于经验研究,从法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劳动经济学、卫生经济学、文学等多学科视角出发,对特定历史时期妇女的生活世界、精神世界进行了描述和性别分析。该书主编孟宪范在“弱嵌入性与女性研究———代前言”中指出,将经济社会学“弱嵌入性”引入女性研究和用“中层理论”指导经验研究的探讨富有新意。该书是以经验研究为基础的跨学科性别研究的一次成功实践。2004年8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妇女研究中心召开了“回应转型社会推进妇女研究———以《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为例”的学术研讨会,北京大学、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及该书的部分作者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结合该书的意义、特点和研究方法,探讨了女性/性别研究理论及其在中  相似文献   

16.
2004年6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孟宪范主编)一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妇女研究中心“转型期中国妇女研究”课题的最终成果,是妇女研究的一部力作。这一课题历时三年半,16位学者对女大学生就业、保姆的生存状况、流动女性的安全健康、贫困地区妇女生殖健康、家庭暴力、性骚扰、网络中女性的性别重构空间、女性写作等问题进行了实际调查和探讨,具有重大现实和理论意义。《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一书定位于经验研究,从法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劳动经济学、卫生经济学、文学等多学科视角出发,对特定历史时期妇女的生活世界、精神世界进行了描述和性别分析。该书主编孟宪范在“弱嵌入性与女性研究———代前言”中指出,将经济社会学“弱嵌入性”引入女性研究和用“中层理论”指导经验研究的探讨富有新意。该书是以经验研究为基础的跨学科性别研究的一次成功实践。2004年8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妇女研究中心召开了“回应转型社会推进妇女研究———以《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为例”的学术研讨会,北京大学、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及该书的部分作者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结合该书的意义、特点和研究方法,探讨了女性/性别研究理论及其在中  相似文献   

17.
理解普通妇女--兼谈女性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6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孟宪范主编)一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妇女研究中心“转型期中国妇女研究”课题的最终成果,是妇女研究的一部力作。这一课题历时三年半,16位学者对女大学生就业、保姆的生存状况、流动女性的安全健康、贫困地区妇女生殖健康、家庭暴力、性骚扰、网络中女性的性别重构空间、女性写作等问题进行了实际调查和探讨,具有重大现实和理论意义。《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一书定位于经验研究,从法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劳动经济学、卫生经济学、文学等多学科视角出发,对特定历史时期妇女的生活世界、精神世界进行了描述和性别分析。该书主编孟宪范在“弱嵌入性与女性研究———代前言”中指出,将经济社会学“弱嵌入性”引入女性研究和用“中层理论”指导经验研究的探讨富有新意。该书是以经验研究为基础的跨学科性别研究的一次成功实践。2004年8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妇女研究中心召开了“回应转型社会推进妇女研究———以《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为例”的学术研讨会,北京大学、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及该书的部分作者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结合该书的意义、特点和研究方法,探讨了女性/性别研究理论及其在中  相似文献   

18.
2004年6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孟宪范主编)一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妇女研究中心“转型期中国妇女研究”课题的最终成果,是妇女研究的一部力作。这一课题历时三年半,16位学者对女大学生就业、保姆的生存状况、流动女性的安全健康、贫困地区妇女生殖健康、家庭暴力、性骚扰、网络中女性的性别重构空间、女性写作等问题进行了实际调查和探讨,具有重大现实和理论意义。《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一书定位于经验研究,从法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劳动经济学、卫生经济学、文学等多学科视角出发,对特定历史时期妇女的生活世界、精神世界进行了描述和性别分析。该书主编孟宪范在“弱嵌入性与女性研究———代前言”中指出,将经济社会学“弱嵌入性”引入女性研究和用“中层理论”指导经验研究的探讨富有新意。该书是以经验研究为基础的跨学科性别研究的一次成功实践。2004年8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妇女研究中心召开了“回应转型社会推进妇女研究———以《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为例”的学术研讨会,北京大学、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及该书的部分作者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结合该书的意义、特点和研究方法,探讨了女性/性别研究理论及其在中  相似文献   

19.
“两书”指《公安学概论》(简称《公安学》)和《公安工作概论》(简称《工作概论》)的问世在公安理论建设上是一次大的跃进。《工作概论》由原来的《公安工作概述》提纲式的小册子,一跃成为《公安工作概论》,篇幅由原来的四章36页,增加到八章154页,相当于原小本本的4.25倍;《公安学》从无到有,是我国公安理论建设上的一大成就。两书是编著者的劳动成果,是对我国公安理论上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正>《政治学》(月刊):立足政治学基础理论研究,精选中外政治思想史、政治制度史、政治学说史等方面的优秀研究成果;关注政治学研究前沿,聚焦重大理论问题,及时反映学科的发展态势;倡导中国政治学研究新风潮。《公共行政》(月刊):精选行政学理论、政府管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公共组织、行政改革、行政文化、电子政务、公务员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