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有光 《团结》2008,(1):45-48
朱蕴山是我国现代著名政治活动家,是不断追求进步、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奋斗终生的革命者和爱国者。朱蕴山是一位诗人,为我们留下了上千首诗作。他的人生也像一首诗,像诗一样壮丽,像诗一样豪迈,也有着诗一样的意境。他像一首史诗——他的人生足迹与历史的步伐步步相印;他像一首抒情诗——毕生都在抒发着对革命的钟情和对祖国的爱情!  相似文献   

2.
文意贵新     
我与诗一向没有什么缘分,然而,“千里捎书为一墙”这首诗虽未诚心去记,却已能倒背如流了。原因很简单:我至少在四、五家报刊杂志上见过这首诗,最近又有幸  相似文献   

3.
李兴濂 《各界》2014,(7):32-32
1857年太平天国刊印颁行的经典官书之一《天父诗》中所收选的500首诗文,除起义初期,杨秀清假托天父帮助洪秀全排解后妃纠纷的24首口述诗文外,其余476首是洪秀全进入天京初期三年中写给后妃的夫权独白.这位太平天国起义领袖,他的暴虐、残忍、荒淫,从他的诗中也可窥见一斑.  相似文献   

4.
薛涛是位才女,不仅能诗,还擅书画、通声律,有诗五百多首,今传仅八十八首。她的诗在  相似文献   

5.
张定浩 《党政论坛》2012,(20):27-27
哈罗德·布鲁姆在《读诗的艺术》里讲,“所有伟大的诗歌都要求我们被它占有。在记忆中拥有是开始,扩展我们的意识是目的”。如果要我挑选几首伟大的中文诗,《春江花月夜》一定在其中,这首诗里的不少句子都被后人引滥了,以至于很多人都误以为自己读过这首诗。闻一多称赞这首诗是“诗中的诗,  相似文献   

6.
郁达夫是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也是出色的诗人。他的诗,是他思想感情的真实反映,出之以哀婉的情思,常予人一种凄迷朦胧之美的感觉。他的一组《毁家诗纪》,共诗十九首、词一首,脍炙人口,陆续写成于1936年春至1938年冬,主要记述他的家庭婚变和个人  相似文献   

7.
夸张和跳跃     
诗人写诗,运用夸张和跳跃手法,这是用得比较多的。有时在一首诗里,这两种手法并用。李白在一首诗里运用这两种手法,用得比较突出。先说一首诗里兼用这两种手法的,如顾况《宫词》:“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月殿影开闻夜漏,水精帘卷近秋河。”这里的“玉楼”,用“玉”来形容楼的  相似文献   

8.
《侨园》2017,(Z2)
正我难忘的家乡说起我的故乡哈尔滨,我总会莫名地激动,她是那样令我心神向往。我爱她,就像爱母亲,这种情怀与生俱来。哈尔滨这座城市最大的特点是风情独特,华彩万方,人称"东方莫斯科"、"东方巴黎",举目眺望,洋味十足,这座历史名城,有两首大诗潜伏我心:一首是凝固的诗——中国城市绝无仅有的欧洲风情建筑。一首是流淌的诗——浪花隽永的松花江的壮观  相似文献   

9.
陈玉秀 《学理论》2010,(13):153-154
《迢迢牵牛星》一诗所具有的召唤结构与话语蕴藉特点使这首诗充满多个未定点、空白点和多种意义生成可能性,使读者对这首诗的解读存在共识的同时也有所差异,其分歧主要体现在对"盈盈"一词的解释上。笔者认为"盈盈"在此诗中有两种解释,一是通"嬴嬴"解释为端丽貌,此外还有满溢的意思,指满溢的泪和满腹的愁。  相似文献   

10.
刘亦实 《各界》2013,(10):22-23
胡适学识渊博,一生著述甚丰.仅白话诗就写了千余首,其中有一些诗,胡适自称之为"应酬诗".如《胡适日记》(1937年卷)中就有他做的几首"应酬诗"的记载:"1月6日,傅作义为先父子余公建纪念堂,来函征文,附上行状.历述他年少时种菜挑担,赶马车,颇能纪实,今特做小诗:拿得起鞭子,挑得起重担,靠自己的力气起家,这是个有担当的汉子."傅作义将军读了胡适寄来的诗,很是高兴,认为诗写得好,朴实洒脱,挺有味道,很感谢.  相似文献   

11.
唐诗人孟郊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首诗流传很广,成语“春风得意”、“走马看花”皆由此出,可见其影响之深远。就此诗的艺术品位而论,历代评家早有定论,无须赘言。但参照孟郊作诗时的心态、起因及个人历史环境,这首诗却也暴露了孟郊热衷功名、侥幸高中之后的浅薄心理。可以说,品味之余,颇有  相似文献   

12.
诗论浅析     
《新华字典》对诗的界定是很不明确的,只是说诗是一种文体,形式很多,多用韵,可以歌咏朗读,对诗的表现形式做了定论,并没有从本质上阐述诗的内质。这种说明比起有韵为诗,无韵为文更加指向诗的形式多样化,这表明不能说没有韵的文体就不是诗,有韵的就是诗。《诗经》中的诗篇大部分都不是押韵的篇什,难道说《诗经》诗章就不是诗吗?像《硕鼠》中的第一段: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  相似文献   

13.
恶搞与价值颠覆2006年以对电影《无极》恶搞的视频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开始,引发了恶搞的狂潮。《北漂族的无房生活》更成为2006年的终极恶搞。"恶搞"已充满了人们的视听空间。权威、主流价值观无一例外地在网络空间中被"戏侮"、被解构和反讽,这就是所谓的恶搞,实际上是一种颠覆文化,嘲弄和怀疑一切决定论,引起了人们的焦虑和警惕。由恶搞引发的网络论战从博客蔓延到网络再扩散到传统媒体,对传统的传播方式和话语权也是一种颠覆。  相似文献   

14.
夏晓虹 《各界》2008,(4):87-90
说到秋瑾的婚姻,1896年,她在湖南湘潭和当地一个有钱人家的子弟结婚了,丈夫叫王子芳.王子芳这个名字很长时间都被人弄错,一直都把他的字当作本名,他的字叫延钧.秋瑾的婚姻是由父母包办的.当时她的父亲在湖南做官.秋瑾对这桩婚姻始终都不满意.她在湖南时写了很多诗,这些诗读起来跟那些传统的闺怨诗也没有太大的差别.在那些思亲诗中,特别突出地表达了秋瑾对家人深切的怀念.有些诗写得声泪俱下,比如有一首诗写她刚刚和家人分离:"昨宵犹是在亲前,今日相思隔楚天."……  相似文献   

15.
东流 《瞭望》1992,(Z1)
《万首唐人绝句》一书所选白居易诗甚多,其中写到年龄、白发、衰病的就有五六十首。这种由壮年逐渐进入老年的心理状态,用诗的形式曲曲写之,在诗人的笔墨生涯中原是平常事,但对年龄相近的读者来说,却又极易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6.
檀作文 《各界》2008,(1):96
李白有一首诗需要分析一下,就是大家都特别熟悉的<赠汪伦>.为什么要分析呢?因为它引起的的误会太大了.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相似文献   

17.
意境是诗歌的灵魂,而意象是为建构诗歌意境而存在的。诗歌翻译的关键在于译文是否将原诗的意象再现。诗歌翻译的过程是译者对原作的意象解读和意象再造的过程。以乔治.桑塔耶纳的一首组诗的第二首为例,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参照,比较这首诗的两个汉译版本,尝试探讨意象再造在英诗汉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系题二首,此为第二首.是年夏历七月,林则徐自西安启程赴伊犁,作诗留别家人.诗表现了作者以国事为重、不顾个人安危的高贵品质和他面临遣戌时的旷达胸怀.  相似文献   

19.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是人们所熟悉的十九世纪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一首烩炙人口的著名诗篇。我不是诗人,可我喜欢诗歌。但是,直到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读了一些马列的书后,才逐渐领悟了这首诗的真实意义和诗人的人生价值观。裴多菲把自由看得比生命、爱情更重要,更宝贵,“不自由毋宁死”,这对于反对当时的封建专制主义是有巨大进步作用的。但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用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观(包括自由观)来考察,裴多菲毕竟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他在诗中所说的的自由,当然也是资产阶级的自由。“自由、  相似文献   

20.
叶小沫  叶永和 《民主》2009,(12):44-46
在爸爸叶至善留下的1986年的剪报里,有爷爷叶圣陶写的一篇散文《诗话》,后面附着爸爸写的一段文字,他写到: 记得1946年,在马叙伦先生等上海人民代表在下关车站被特务打伤之后.在李公朴、闻一多两位先生在昆明被特务暗杀之后.父亲写过一首诗。这是一首咬牙切齿的诗.父亲没有留下底稿,我各处找.找了几年也没找到。昨天商金林同志来看我,给我捎来了父亲的一篇散文,题目叫《诗话》,这首咬牙切齿的诗.原来在这篇散文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