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突发公共事件中谣言传播与政府信息公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各种谣言往往相伴而生,并造成很大危害。这其中,真实信息的不畅通是谣言传播的关键因素。由于政府信息具有信息量广、权威性高等特征,所以,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政府信息的公开应主动、及时、全面、准确,并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反复地公开,使民众能够获得关于事情的真相,从而避免谣言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中国司法》2013,(1):5-5
中国执政者正在探索独具中国特色的反腐败机制,开放式的腐败信息搜集系统,以及快速反应的反腐败预警机制,使中国反腐败体制结构可以有效地吸纳社会各种反腐败信息,特别是互联网发布的反腐败信息。任何在互联网披露的腐败信息,都可以通过纪律检查机关及时地获得回应,正是这种体制之内与体制之外的互联互通,使得中国的反腐败机构可有效地吸纳社会各种声音,从而使政府官员越来越处于透明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茂名px事件再次触动着中国人的px神经,它反映出社会、政府、民众之间的矛盾跟弊病,如何解决px困局成为相关政府的当务之急,作为一项产业,今后其他城市也会不可避免的遭遇,构建政府与民众的信任体系是历次事件带给我们的反思。  相似文献   

4.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三项立法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立法只有坚持“政府义务为主,政府权利为辅”,“民众权利为主,民众义务为辅”和“信息公开为主,信息保密为辅”的三项原则,才能使政府信息更好地为民谋利。  相似文献   

5.
反思政府危机管理中新闻媒体的积极干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宋鸽 《行政与法》2004,(6):13-14
危机是对政府、民众和新闻媒体的严峻考验,政府危机管理只有在新闻媒体和民众的大力支持下,才能够取得战胜危机的巨大成就。从业已发生的社会危机事件来看,新闻媒体的积极干预对政府危机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如何进一步发挥新闻媒体对政府危机管理的积极干预作用,有一些问题仍然需要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6.
网络谣言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与民众对于信息不对称这种现象产生的不平衡心理,社会转型期带给民众的社会焦虑感以及民众对政府不信任等相关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防治网络谣言的过程中面临着不断扩大的谣言制造群体与不断增多的谣言素材,以及多种形式的谣言传播媒介促使谣言传播速度加快,民众对谣言的鉴别能力较弱从而导致其轻信谣言等客观上存在的防治网络谣言的困难。为此,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严惩网络谣言;完善信息公开机制,提高政府公信力;加强对民众的网络道德教育,使民众能理性地看待问题,提高对网络谣言的甄别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防治网络谣言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价值缺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信息公开的最核心的价值追求是强化民主政治,保证民众获得政府信息、防止行政腐败和实现信息对于实际生活的效用只能归之于政府信息公开的附属价值。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回避了对这一核心价值的规定,这种回避不但体现在条例对价值目标的明文规定上,也体现在整个条例的实质性规定中。由于条例对于应公开的政府信息的范围和有权申请获得政府信息的申请人资格的严格限制,以及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虚弱的司法救济机制,加之宏观的民主政治建设的滞后,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群体性事件在我国发生相对频繁,虽然起因都是民众为了争取自身权益进行的对抗,不带任何政治目的,但愈演愈烈的态势已成为政府高度关注的社会安全性议题。群体性事件已严重影响了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更重要的是使公民对政府产生了信任危机。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缘由,有地方政府施政方面的实质性问题,有政府处理事件行为方式失当的情况,也有国内外媒体报道不实不当的推波助澜。社会公众需要媒体来呈现群体性事件。同时,媒体应充分表达公众对于事件的认识,并运用自身的影响力,促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良好沟通,进一步推进二者在群体性事件中的协同与合作。  相似文献   

9.
李亚敏 《法制与社会》2010,(16):194-195
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型时期,矛盾普遍存在在各个领域,社会学家预测,今后若干年内仍是社会群体性事件的频发期,政府对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的处理直接影响到政府的公信力、民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稳定。故必须高度重视各类群体性事件,并通过理论研究找出其规律,积极引导,以保证公共利益的实现,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0.
应对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全球化和社会转型对我国政府的机构设置,公安机关的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在当前社会下由于缺少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利益诉求机制,加之信息传递的阻塞和失灵,民众不满情绪形成"蝴蝶效应",并在一定程度上最终升级为与公安机关严重对抗的现状。公安机关对群体性事件的解决在于开通利益诉求的有效渠道,防止群众不满情绪升级,维护政府公信度。  相似文献   

11.
信息公开必然要求政务公开,政务公开必然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我们必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法制建设.为适应权利型电子政务立法的价值取向,在相关的立法中我们必须要注意通过法律的制定促进政府观念的转变,扩大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促进政府与行政相对人信息互动,注意在立法博弈中利益的恰当取舍,妥善处理好与其他法律的关系,以多种形式实现政府公开,赋予民众政府信息请求权.  相似文献   

12.
王灿发 《中国法律》2010,(3):22-26,80-86
随着政府信息公开的推进,在中国的媒体上有越来越多的重大环境污染危害事件被曝光。2008年9月,云南阳宗海砷含量超标,水体污染严重,直接影响当地26,000多民众的饮水安全,公私财产遭受百万元以上损失,相关部门不得不对阳宗海实施“三禁”——禁止饮用阳宗海水、禁止在阳宗海游泳、禁止捕捞阳宗海的水生产品。  相似文献   

13.
今天我们强调“政务公开”,如果将之理解为及时发布相关信息,使公众都能知晓,从而提升政府运作透明度的话,那么这种制度至少在形式上是古已有之的。 “以民察官” 让民众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政府思路,同时在一定范围内听取并应对民众的反馈与要求,不仅有利于政策推行和政令实施,而且还有助于降低治理成本。王安石推行新政,先通令“榜之诸县,凡民所未便,皆得自陈”;司马光反对新政,也倡言明下诏书,“不以有官无官,凡知朝政阙失及民间疾苦者,并许进实封状,尽情极言”,无一不是如此。  相似文献   

14.
转型期群体性骚乱属于群体性事件的一种特殊类型,以特殊的动员方式、组织化程度低、参与者与事件本身没有直接利益诉求作为其主要特征;民众不满情绪的酿积与地方政府管治水平较低是转型期群体性骚乱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要有效防治群体性骚乱事件必须多管齐下:一方面要从体制上消解民众的不满情绪;另一方面要强化地方政府处置群体性骚乱事件的管治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以流浪狗数量之多而闻名于欧洲的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流浪狗频频引发伤害事件令政府和民众恐忧。2013年9月25日,在一起4岁儿童被流浪狗咬死事件发生后,罗马尼亚总统签署总统令,批准通过了对流浪狗实施安乐死的法案。  相似文献   

16.
蔡忆 《政府法制》2010,(4):18-18
国际上现有80多个国家制定政府信息公开的相关法律法规。政府信息公开是实行民主与法制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实现对民众的政治动员,扩大政治参与的范围,促进经济发展及廉政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现代民主国家的一项必备制度。  相似文献   

17.
从山西疫苗事件看公共事件中政府的公信力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晓帆 《法制与社会》2010,(11):151-152
政府公信力是一个政府赢得民众支持并顺利实现政府职能的基础,是社会成员对政府的认可程度。政府作为一个为社会成员提供普遍服务的组织,其公信力通过履行各种职责和为公众服务的态度中体现出来。目前在公共事件中各级政府的公信力正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维护政府形象,提升公信力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非典”事件、禽流感事件以及2008年的南方雪灾,四川、甘肃地震,一次次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直接考验着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应对突发事件不能仅仅依靠经验,更重要的应当依靠法制。事实证明,突发事件的应对要实现由个别调整向规范调整的转变,以减少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中的任意和无预期。只有不断完善我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措施,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使政府在处理突发公共事件时有法可依,才能减少突发事件给国家、  相似文献   

19.
2007年发生在厦门的PX事件,由于政府和民众的有效互动,不仅有效的化解了危机,而且也树立了良好的政府形象。本文结合PX事件,简要的分析了它对我国处理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朱谦 《法学》2012,(7):3-11
突发环境事件中的政府信息统一发布行为构成对上市公司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披露的制度约束。这种制度约束对上市公司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披露的时效产生重大的影响,但却并不因此免除上市公司承担信息披露之责任。在证券法律中必须考虑到此种情形下上市公司信息及时披露的特殊性,将上市公司信息及时披露的时限界定为上市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后,在政府正式发布信息后立即向投资者披露信息,说明事件的起因、目前的状态和可能产生的影响。同时,通过与政府进行信息沟通、申请证券暂停交易等技术性手段,实现与政府信息发布行为的有效衔接,从而减少证券内幕交易行为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