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分工与区域贸易保护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分工是现代国民经济十分突出的特征。一般认为 ,分工的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分工“既包括部门间、企业间和企业内部的分工 ,也包括把一定生产部门固定在国家一定地区的地域分工”①。马克思所指的“地域分工” ,即区域分工。所谓区域分工 ,是指一国各区域在充分利用区域内优势基础上实行区域专门化生产 ,并通过区际交换实现其专门化部门生产的产品价值并满足自身对本区域不能生产或生产不利的产品的需求 ,从而扩大区域的生产能力 ,以图增进区域利益。区域分工有其自然基础 ,但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 ,而是…  相似文献   

2.
《党课》2009,(3):23-23
1.“此起彼伏”式的发展。纵观中国发展历史,我们经常会看到一种现象,即每当某一地区(比如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起来之时,总会有一些地区(比如中西部地区)衰落下去。这种“此起彼伏”的现象.有合理和积极的一面,但如果任其发展,容易进一步拉大地区间的差距,影响地区间应有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个地区都有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发展起点和条件的差异,地区之间的差距明显扩大了。这个问题已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今后改革和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 一、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亮起了红灯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下以几个方面。 1.东中西部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1992年东部GNP平均增长达到18.37%,中、西部分别只有11.58%和9.23%。从人均GNP看,1992年东部人均GNP为1389.9元,而中西部只提高到796元和692元。珠海市人均GNP为28400元,而贵州省晴隆县只有331元,二者差距达到86倍。1981—1992年,中部同东部的相对差距由31.2%扩大到  相似文献   

4.
深入实施"两区一圈一带"发展战略,就是要发挥东部地区龙头带动作用,加快发展蓝色经济、高效生态经济,同时推动各种资源更多地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构建经济紧密型和一体化发展的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加快建设西部经济隆起带,以陆海产业融合互动为基础,增强区域发展活力和动力,释放更大的区域发展战略红利。  相似文献   

5.
承接来自先进区域的转移产业是落后区域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国际产业转移和区际产业转移由于转移路径、涉及因素不同,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存在差异。国际产业转移使落后区域形成外资带动型发展模式,而区际产业转移中政府发挥了重要引导作用,落后区域在产业承接中形成政府协助下的先进区域带动型模式。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面临"双重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中西部地区的区情决定了不能重复东部地区的外资带动型模式,但经济全球化决定了中西部不可避免要与国际产业转移产生联系,因此中西部要对国际产业转移进行有效承接,而最终实现区域产业升级和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主动力在于区际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6.
一、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八五”期间,在国民经济总体区域发展差异扩大的背景下,农村区域经济总量及农民收入水平的差异也在扩大。1.东部与中西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根据统计资料表明,“八五”期间,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呈现依次递减的格局。1994年,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农村社会总产值分别占全国农村社会总产值的63.8%、24.6%和11.6%。与1991年的情况相比,除东部地区的比重呈上升趋势,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外,中西部地区的比重均呈下降趋势,西部地区的下降幅度大于  相似文献   

7.
中西部作为华夏文明发源地,历史上曾有过几千年的辉煌,为中华民族和世界文明作过重大贡献。但改革开放十几年来,虽说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佳绩年年有,但差距也跟着年年走,其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由1980年的49.40下降到1994年的41.4o,中西部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1978年分别为东部的89.8%和92%,1992年下降为693%和76.6%。可以讲,地下资源是东部劳、中西部富。而经济上是东部富,中西部穷。东部“贫闲的富饶”与西部“富饶的贫困”,二者并存的格局,是一种双重的错位。虽说错位的原因很多,但我认为造成差距和错位的真正原因在…  相似文献   

8.
推动区域经济的合作与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在这一过程中,东部地区要充分发挥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同中西部地区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虽然产业结构趋同是造成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因素,但它又为企业间的联合、兼并提供了物质基础。比如纺织、服装、家电等生产行业虽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西部也有一些同类行业。西部企业由于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相对落后,经营状况普遍不好。东部企业可抓住我国加入WTO给这些行业带来进一步发展的良…  相似文献   

9.
试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趋势与相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澍 《理论研究》2004,(11):14-16
我国中西部地区同东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 ,以及各地区内部的经济合作 ,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和客观需要。我们要努力顺应这一发展趋势 ,营造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 ,培育完善统一的区域性要素市场 ;要切实转变地方政府职能 ,增强区域合作主体的市场运作能力 ;要完善相关机构设置 ,加快制度性区域合作协调机制的形成 ;要整合区域生产要素 ,提高产业间专业化分工合作水平 ,从而达到有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对区域经济开发空间模式是三大经济带与梯度推移模式。其本意是让东部沿海地区先富起来,成为中国经济的核心地带,通过其辐射作用分层次逐步激活中西部地区的生产力,以实现其共同富裕目的。但现实却恰恰相反,在东西部地区差距不断扩大的形势下,西部地区大量的资金、人才流往东部,各种有形、无形财富在东部累积。显然,这种经济发展过程中地区极度不平衡的矛盾不可能在梯度发展的经济战略体系中得到解决。所以有必要对西部省区区域发展战略进行调整。西部省区发展战略的共同模式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经济类型的定位与…  相似文献   

11.
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是邓小平关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战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有中国持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一、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方针1995年9月28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中,把“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  相似文献   

12.
由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西部的开发 ,并注意东、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 ,尤其是“九五”以来 ,随着国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东部与中西部地区间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明显减缓 ,区域经济格局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表现出五大经济特征 :一、中西部地区GDP增长速度加快 ,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增速差距出现缩小迹象。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GDP增速差距由 1999年同期的 2 71个百分点减少到目前的 1 83个百分点。二、东、中部地区工业增加值保持快速增长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继续提高。 2 0 0 0年第二季度东、中西部占全国工业增加…  相似文献   

13.
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雅 《实践》2004,(3):12-1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其中之一是“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出了重大部署,即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发展,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鼓励有条件的东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逐步形成东、中、西部经济互联互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这一决策对于推动经济协调发展,逐步消除城乡差别,打破地区分割,发挥地区经济优势,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发展市场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是一个很值得重视的问题。究竟怎么能尽快使中西部的省区发展快些,逐步缩小中西部与沿海地区的差距,最现实的有以下几件事应赶快做: 第一,要加快价格改革的步伐,中西部比沿海资源要多些,把原材料、矿产资源的价格放开,这样能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国民收入的增长。这个问题能快点解决,是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援,对东部和沿海地区加工工业的盲目发展也是一个约束,彼此都有好处。 第二,中西部地区要大力发展交通运输,这是关键。花很多钱投入那些重复建设、市场前景不明的加工工业,无论技术、管理都不如沿海,没有这方…  相似文献   

15.
一、当前中西部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 尽管从我国区域经济结构的总体特征看,由于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梯度差异,社会生产力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逐级扩散、梯度推进,是一个客观必然的过程,但是,当前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条件与东部地区当年的情况是有很大差别的。 前20年,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传统产业的高速度数量扩张。但是,由于20年新中国的宏观经济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当前中西部地区经济的数量扩张却遇到了障碍:外需增长减缓,内需水平较低,大多数传统产业的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因此,中西部地区的经济…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区域经济格局演变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国以来,中国发生了两次产业区域布局战略转移。始于“三线建设”的第一次转移将经济建设转移至中西部地区,在一定程度上起了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作用,但投资效益不高,影响了全国整体发展速度。改革开放至90年代的第二次转移将经济建设重点移至东部地区,促进了地区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但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扩大。本文着重讨论一下目前是否已发生或需要推动第三次区域经济重心转移。 由于目前中国仍处于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产业布局调整的活跃初期,各种区际关系错综复杂,很难对区域经济重心格局作一准确描述。这里先介绍两类相反的观点,然后对它们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17.
区域经济增长离不开传统要素的投入,但是制度要素决定了有效的经济增长。以城镇化、市场化、对外开放、金融化及政府管制来表征制度要素变迁的显性构成,对我国宏观制度变量区域变迁的动态特征与空间特性进行的量化分析表明,各项制度变迁的实施与推进在地域上存在强度与深度的显著差异,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制度构成表现出明显的空间依赖性,中部地区则更多地体现了制度变迁的空间异质性。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创新对策主要有:减轻城市化压力,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市场化的改革进程,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深化金融制度改革,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支持,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收入来源的多元化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体制出现混乱,个人收入差距迅速拉开。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改革开放后,在"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和国家给东部地区的特殊优惠政策的双重结合下,加上东部沿海地区的特殊区位优势,从而使得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迅速腾飞。东部地区的实际收入远远超过了中西部地区。由于行业发展的不平衡性,特别是个别行业的垄断经营,使得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迅速拉大。  相似文献   

19.
合适的基层组织形态,是实现治理有效进而走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性配置。我国东中西部基层组织形态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基于中国基层治理实践的田野调研表明:以上海农村为典型代表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农村,治理事务密集且频发,治理资源丰富,内在选择了"正规治理"的基层组织形态;以河南农村为典型代表的中西部一般农业型地区农村,治理事务稀疏且偶发,治理资源稀缺,在相当一段历史时期内"简约治理"的基层组织形态具有现实合理性;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指引下,治理任务空前密集,以山东农村为典型代表的过渡区域创造性地探索出了"耦合治理"的基层组织形态,核心特征在于"社区实体化+兼业化村干部",实现了治理任务密集、治理资源相对稀缺、村级治理简约高效的有机均衡,成为继东部道路和中西部道路之外通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第三种选择。  相似文献   

20.
刘岚 《实践》2006,(9):22-23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借助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促进内蒙古东部地区崛起,是我区的一个重要发展战略。由于自然和历史等因素,全区经济形成了东西两大板块。近年来,中西部“金三角”迅速崛起,但由于地理因素的制约,西部板块的崛起难以对东部形成有效的辐射带动,致使全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发展,已经成为制约全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