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美台军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台军事关系是美国政府图谋“以台制华”和台湾当局企图与祖国大陆长期维持“分裂分治”的重要支柱。中美关系正常化以来,美台军事关系受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制约,从结盟走向疏远,但在总体疏远中仍有局部反弹,特别在冷战后时期的美台军事关系再度提升。研究美台军事关系演化,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美国对台政策本质,更客观地分析台海斗争态势,更准确地把握统一斗争策略。一、美台军事关系的疏远1950年初,台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已成大势所趋,美国政府拒绝向败逃至台湾的国民党余部提供援助。1950年1月5日,杜鲁门总…  相似文献   

2.
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斗争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斗争述论季云飞*1895年4月,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5月29日,日军开始进犯台湾,台湾军民不畏强暴、浴血奋战,进行了近五个月的反对日本割占台湾的军事斗争。10月下旬,台南失陷、全台沦陷。11月,日...  相似文献   

3.
“吾民今日赋同仇”——记同盟会员罗福星刘经发辛亥革命时期,同盟会会员罗福星在台湾传播了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把这时期中国民主革命和台湾同胞的抗日复台斗争联系起来,并为台湾脱离日本殖民地统治而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一直受到台湾人民的热爱和尊敬。一罗福星...  相似文献   

4.
潘晋明  刘红 《台湾研究》2006,(3):1-5,29
面对“台独”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大隐患,面对两岸关系提出的新的要求,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提出了以“四点意见”和《反分裂国家法》为核心的对台工作新思维,重点是开展反对“台独”斗争,做好台湾人民的工作,开创两岸和平发展新局面。对台工作新思维作为对台大政方针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新时期对台工作的指导纲领,成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教授兼《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克鲁曼(Paul Krugman),曾于2005年11月在《纽约时报》专栏大赞台湾健保制度,认为,台湾健保制度可“提供美国全民在经济上纳保的范例”。强调短短的6年间,台湾人民的健保纳保率快速成长,从不到六成冲到九成七。  相似文献   

6.
“全民健康保险”是台湾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之一。2011年新年伊始台湾“立法院”通过了讨论多年、争论激烈的台湾“全民健保”改革方案——“二代健保”。值此从“一代健保”向“二代健保”的制度转换期,本文拟对台湾健保制度作一深入研究,并剖析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工会博览》2013,(32):55-57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第一面光辉旗帜,也是中国工人第一次自发的反侵略斗争。它表明了中国工人阶级一开始就是反对外国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8.
台湾问题是美国亚太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在台利益,美国不仅长期维持与台湾的所谓“盟友”关系,并将支持和保护台湾的“民主”纳入美国对台政策的重要内容。冷战结束前后,美国敦促台湾当局启动和完成“民主转型”,“民主牌”也成为台湾当局寻求美国支持的重要手段,成为美台“断交”后双方构筑“实质关系”的价值纽带。但是,美国推动台湾实现“政治体制民主化”客观上也为台湾当局以“民主”方式抗衡外部特别是美国压力、  相似文献   

9.
何立波 《法制博览》2011,(13):25-25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蒋介石想借机“反攻大陆”,但没有得到美国的支持。蒋介石只好一面对大陆沿海采取小规模武装袭扰,一面通过各种方式,对大陆进行宣传战。应对台湾当局的宣传战,大陆军民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于是,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在台湾海峡的两岸,出现了“空飘”、“海漂”等奇特的政治景观。撤台初期,台湾当局财力有限,空飘的气球较小。由于靠顺风作动力,空飘的距离也不远。随着经济的恢复,台当局空飘的气球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0.
台《认识台湾》教科书评析彭维学今年2月,台“教育部”所属“国立编译馆”推出一套初中一年级新教科书《认识台湾》,分“历史篇”、“社会篇”、“地理篇”,已于9月在岛内各学校试用,计划明年9月新学期正式使用。教科书宣扬“脱中国化意识”,鼓吹“台湾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1.
“台湾意识”作为一种特殊的专用名词。由来久矣。远在日本统治期间,它曾作为与“皇民意识”相区别和相对立的一种意识,是有积极和进步意义的,它本质上仍属“中国意识”的一部分。惟近年的“台湾意识”已演变为对内进行族群斗争、对外反抗祖国大陆的一种斗争工具。远的就不说了,本文只想着重就最近若干年来,有关“台湾意识”的发展变化及相关问题谈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2.
台湾“宪政改革”再透视杨立宪今年7月29日,台湾“二届国大”第四次临时会三读通过台当局第三阶段“修宪案”,至此,由李登辉1990年当选“总统”以来所推动的“宪政改革”,在历时四年三阶段的冗长过程之后,终于拉下帷幕。虽然岛内围绕这场“宪改”所展开的斗争...  相似文献   

13.
张宝蓉  邹莎 《台湾研究》2012,(6):42-46,52
2010年8月19日,台湾立法部门正式通过并发布“陆生三法”(即“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大学法”与“专科学校法”)相关修订条例,昭示着“台湾地区认可大陆高校学历”与“台湾高校向大陆招生”政策自此有了“正当的法源依据”。这亦成为近年来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继台湾开放陆客赴台旅游及两岸签署ECFA之后的最重要议题与最热门话题。2011年,台湾高校首度拉开招收陆生的序幕。截至当前,台湾教育当局已完成两年的陆生招生工作。那么,台湾高校招收陆生的实际状况到底如何?台湾“有限开放的陆生招生政策”成效怎样?在台就读的陆生对其就学的整体环境满意度为何?台湾当局该如何调整陆生招收政策,以进一步提升大陆学生赴台就读的意愿,促进两岸高校相互招生的良性互动?这些无疑都是台湾当局及高校急需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清代有大量的闽粤人民移居台湾。在这些移民中,由于清政府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对大陆移民赴台实行了种种的限制,故很多民众是以“偷渡”的方式移居到台湾的。为什么当时“偷渡”入台会如此盛行?根据恩格斯在《致约·步洛赫的信》中提出的理论:历史是在“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总的合力”的推动下产生的.本文将从闽粤人民移居台湾的推力、台湾对闽粤移民的拉力、清政府对移民台湾设置阻力所形成的反作用力、“偷渡”的助力等四个方面,对清代大陆移民“偷渡”入台盛行的现象进行分析。以期对这一历史现象能有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李登辉“务实外交”综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登辉在主政台湾十二年期间所推行的“务实外交”,竭力利用了国际大环境的变化及岛内政治经济情势的急剧变迁,把确立“主权国家”地位视作台湾“生存发展的重要目标”,竭力通过扩大与国际社会的联系,图谋使台湾问题“国际化”,两岸在国际上的斗争因此进入了统一与分裂的尖锐复杂的斗争阶段。本文拟从“务实外交”的阶段划分、特点、政策矛盾等方面进行分析评述。  相似文献   

16.
海峡两岸关系大事记(1996年10月—12月)徐青10月1日台“经建会主委”江丙坤在接受美《新闻周刊》亚洲版访问时称,台湾对大陆的投资已经接近上限,目前台湾的优先工作是分散投资。2日台“经济部”公布两岸贸易许可办法,赋予大陆物品进口免签证的“法源”。...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美实力相对此长彼消,中美战略博弈进入高风险系数的“错肩期”,拜登政府试图利用台湾问题等制造“组合拳”来打压围堵中国大陆。美国对台湾的角色认知随之发生深刻变化,由“棋子”走向“陷阱”,由“打牌”走向“做牌”,由“筹码”走向“挖坑”,对两岸关系由可融促和到防融阻统、由防两岸冲突到防大陆武统台湾造成“既成事实”。这使得美国对台政策议题设置能力越来越强,并逐渐往法律化、“联盟化”和国际化等方向迈进,强化对台湾的“国家化”地位和“协防台湾”的非正式承诺,拉拢盟友集体对华打“台湾牌”。美国对台政策转向,进一步刺激民进党当局“倚美抗中谋独”幻想,也将给台海地区和平与稳定增添新的变数。  相似文献   

18.
“国以民为本、党以民为基”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并践行的科学理念,中国共产党无论何时制定并实行的大政方针,无不体现“以民为本、为民谋利益”的民本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台工作的论述亦彰显了“以台湾人民为本”的民本思想。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台工作的论述,深刻领会其精神,对于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做好争取台湾民心的工作,推动祖国早日和平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台工作部分凸显的民本思想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顾桐 《法制博览》2011,(18):70-70
(一)鸦片战争时,清军抓住几个英军俘虏,道光帝很是兴奋。审问时所提问题是:“尔国地方几许?英吉利到我回疆有无旱路?”英俘认为问题提得太过怪异,不好回答。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铁甲横洋,以整个世界为殖民对象,狂放不可一世。而作为“泱泱大国、煌煌天朝”之第一人,对世界之变浑然不觉,出语如稚子。道光帝的无知可笑映照出的正是清王朝的妄自尊大。  相似文献   

20.
维护国家安全对于任何一个主权国家来说都十分重要,也是任何一个主权国家所需关注的首要目标。进入新世纪以来,影响台湾问题的内外因素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台湾问题已日益成为影响中国国家安全的重大隐患。2000年5月,主张“台独”的民进党在台执政后,台湾分裂势力更加肆元忌惮地推行“去中国化”和“渐进式台独”活动,并试图以“宪改”方式谋求“台湾法理独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