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丽 《求索》2011,(5):154-156
税权语境下的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侧重的是征税权、收税权和用税权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配置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强调央地事权法治化是央地税权关系法治化的前提,事权与税权的匹配是央地关系法治化的基本原则,并指出通过征税权回归"人大主导";刚性的税权预算;用税权的合理转移支付和"议会型"税权审计监督模式来实现央地关系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央地关系经历了重大调整,一系列制度改革有效调动了地方发展的积极性,对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必须完善央地关系,理顺中央和地方权责关系,明确划分各级政府在不同事务上的权责关系.  相似文献   

3.
新书推荐     
《浙江人大》2012,(8):75
《国家主权与地方自治—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张千帆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2年2月版本书从比较宪法学的高度,重新审视不断缠绕中国政府实践的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通过全面探讨欧美等国的宪政经验,概括和总结了央地关系的一般宪法原则与原理,进而为解决中国的央地关系问题提供了可操作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前,在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背景下,探讨央地公安事权划分具有紧迫性与必要性。科学合理的公安事权关系有利于调动中央与地方的"两个积极性",是提高公安机关履职能力的必要举措。要以厘清央地公安事权内容为重点,从公安事权法定化、机构设置科学化、事权财权统一化等路径推进,实现央地公安事权划分的重构。  相似文献   

5.
董志霖 《湖湘论坛》2020,33(5):86-93
纵向府际关系作为研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权力、财政等关系的总称,一直深刻地影响着市场与社会的发展。从计划经济到改革开放,基于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需要,由中央政府自上而下地推行了政府内部结构的改革,中国纵向府际关系经历了从弱激励的多任务委托代理关系向强激励的多任务委托代理关系转变的过程,并由此延伸出央地的利益博弈关系。结合此次深化改革中关于纵向府际关系调整的内容,发现目前改革的重点仍是以放权为核心,忽视了监督以及激励机制的构建,而这两项机制将是今后中国纵向府际关系调整的重要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在宪法文本中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学界在探讨央地关系法治化时,基于宪法文本的分析较为有限。为回应新时期央地关系改革的需要,应从1949年的《共同纲领》开始对我国历部宪法中央与地方关系条款的演变进行研究,以对原则性条款、中央与特殊地方关系条款、静态条款、动态条款以及间接条款等的类型化为基础,归纳发展规律,明晰内在逻辑,总结其局限性,并依照不同的条款类型分别提出发展与完善方案。  相似文献   

7.
嘉兴撤地建市25年来,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积极推进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升效能,基本构建了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并具有地方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嘉兴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改革迫切要求科学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要积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遵循责权对称原则和法治原则,并采用法治推进法、重大宏观调控措施效果评估法、税制调整法、均质化推进法等积极推进央地事权划分。  相似文献   

9.
政事关系是我国传统事业单位体制的核心关系.文章对北京、上海、无锡等地政事关系改革的主要措施进行了梳理,对其改革模式与思路展开了总结与思考,同时对我国政事关系改革进程中出现的和所引发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最后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对推进我国政事关系改革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鲁敏 《长白学刊》2011,(5):82-86
政府间纵向关系的调适是进一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客.对政府间纵向关系调适的研究不能仅限于预先假定和设计基础上的规范性研究,还必须注重对政府过程的动态考量和跟踪分析.从政府过程角度分析转型期政府间纵向关系调适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和借鉴西方典型国家的经验教训,对完善政府过程,推进纵向政府间协商性,建立纵向政府间矛盾的协调...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政府与企业关系的变化是各种变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变化,它是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一大标志。梳理政企关系演化过程可以看到,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在改革中正逐渐由权力纽带转变为权利和资本纽带;政企关系的演变体现了渐进式改革的明显特点。要客观理性地看待政企关系改革历程及其出现的各种问题,对政企关系的研究不能只注重所谓的逻辑严密性和理论自洽性而忽视了看待问题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相似文献   

12.
庞俊峰 《人民论坛》2012,(36):32-33
抗战时期,中共按照"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自觉地克服苏维埃时期形成的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弊端,党政关系呈现新的面貌,显著提升了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从党政关系角度审视"三三制"政权运行的经验,对探索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八二宪法第3条第4款实际上并未规定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具体规范模式,而更多体现为一种探索性的政治理念。中国独特的人民主权运作结构使得宪制意义上的央地关系与经典的命令—服从式单一制特征相区别。在具体制度框架中存在着集权与分权的张力,其着眼点在于如何更好地进行现代化建设这一国家理性。制度设计者对央地关系思考并不成熟,国家结构形式有待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4.
一、按照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首先,国有企业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始终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搞好国有企业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关系社会主义制度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其次,推进企业改革才能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当前国有企业中还存在不少阻碍和影响生产力发展的问题,主要有观念问题、体制问题、机制问题。 从观念来看:一是传统观念的束缚仍然存在。特别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观念,依赖政府的保护,不敢大胆地去闯市场。二是法制  相似文献   

15.
政事关系的理论阐释和现实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事关系是我国事业单位体制的核心关系,政事分开是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1993年李鹏总理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事业单位要按照政事分开和社会化的原则进行改革”。2002年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要求“要按照政事分开原则,推进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对于这样一个涉及改革基本原则的核心关系,我们必须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高度阐明:政事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政事关系目前现状如何、存在什么问题?怎样治理政事关系并进而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促进公共服务发展?一…  相似文献   

16.
关于劳动法律关系从属性的内涵,学术界和实务界均存在不同的观点和学说,给法律实施带来诸多不便。为解决当前存在的理论和实务问题,需要将劳动法律关系进行基本的层次定位后,从应受制度约束之从属、契约性从属、用人单位应负社会责任之从属、社会保障作为补偿之从属、有强弱张力之从属、社会法领域之从属等角度来厘定从属性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从不同角度来考察当前的体制改革,可以有各种提法:"改革才能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是为了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客观要求","改革的核心问题是简政放权","改革必须妥当解决国家和企业之间的权力、责任关系","改革要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等等.这些提法,无疑都是有道理的.但是,从理论经济学上看,改革是改变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中哪些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部分,以进一  相似文献   

18.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党的领导和执政的理念、制度、体制、机制、内容、途径、手段等。这里从"六大关系"的角度,即党政关系、党法关系、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党内关系、党群关系、党际关系的角度来探讨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问题,认为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  相似文献   

19.
陈国云 《云南人大》2008,(11):42-42
监督法中有这样一句话:“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每年选择若干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有计划地安排听取和审议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专项工作报告”。由此说来,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选题要从三个方面来破解:一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事;二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三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在具体的操作中,人大常委会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纪检体制改革是一个系统的政治改革问题。纪检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可以从反腐败、政党转型、政治发展的角度来分析,纪检体制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成为政治改革的试验场,为中国政治发展提供动力机制。在现行制度空间和资源约束条件下,权威主导是推进纪检体制改革的最优选择,权威主导模式契合了转型中国的政治发展特征和中国政治权力的运行特点,自上而下地为纪检体制改革提供顶层设计、执行策略和行动示范。推进我国纪检体制改革应走反思性改革和伴生性改革相结合的道路,以问题为导向,告别单向性改革,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改革方法,立足于政党转型和政治发展对纪检体制改革进程进行统一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