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庆 《法律与生活》2011,(10):54-55
"我是一朵云"遇到"蓝天"惜福是张红国和李爱华夫妇的独生女儿,自然也是他们的掌上明珠。夫妻俩对女儿的过分溺爱和迁就致使惜福从小就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  相似文献   

2.
缤纷语丝     
《江淮法治》2008,(9):32-33
“我今年已经74岁了.在旧西藏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在社窖主义新西藏充分事受到了幸福生活。现在达赖集团企图分裂祖国、破坏西藏的和谐稳定.我们决不答应。”  相似文献   

3.
7月的雨一遍又一遍冲刷着西藏,洗去了冬日的皱巴,换来了满山遍野的绿装。不知不觉,自己来藏已满4个月了。 西藏的美丽是毋庸置疑的,我为期一年的服务地谢通门县亦然。 西藏的山峰大多高耸入云,在蓝天映衬之下,浮动的云朵借助阳光让其阴影游走在山峰之间,山峰所呈现出来梦幻般的斑驳如水墨画般,着实令人震撼。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的文化惯性导致了从传统"泛道德主义"的乌托邦走向了"泛法治主义"新的乌托邦,对法制的过分依赖与迷信使得法律职业伦理与社会公理渐行渐远。法律职业伦理面临着路径选择的难题,法治社会无法离开社会伦理的支撑与制约,从小众化回归以社会公理为表征的大众社会伦理,强化法律职业伦理的教养与修养,是法律职业伦理的恰当选择。  相似文献   

5.
犹如故人归     
李卫东 《人民司法》2023,(15):88-91
<正>2015年的西藏之行,让我爱上了摄影。这之前,我只是一个热爱户外和旅行的背包客,喜欢去欣赏身边每一场花开花谢,喜欢去追逐身边每一次日出日落。那次的西藏之行,抛开城市的喧嚣,踏入安详的净土,忘记生活的压力,享受着自由自在的快乐,我度过了半月之余的川藏之旅。那里,湛蓝的天空、灿烂的阳光,高原牧地、亘古雪峰,  相似文献   

6.
启程 《检察风云》2010,(16):62-63
近来,一则首发在天涯论坛上的帖子引发热议。发帖人网名为"来世不嫁穷男",她自称与老公结婚3年多了,老公的父母盼着抱孙子,但自己却不想十月怀胎再去制造一个"穷三代"。"我不想给月薪2500元的穷老公生孩子,这有什么错!"  相似文献   

7.
2011年5月20日,在长安街头酒驾肇事致2死1重伤的陈家被判处无期徒刑,他身后的旁听席上,妻子小丹竖起衣领,双手遮脸,刻意躲避着媒体镜头。"我不是怕被曝光,我是怕影响我的工作,我欠了那么多钱,只能靠工作还。如果被拍到,我的工作可能就丢了。"庭后,小丹向记者解释说。  相似文献   

8.
"江南"不仅是地理上的划分,更是文化上的概念。4年来,匆匆走过三省九地,不敢讲汲取了多少江南灵气,但它确实以它的风土、人情、历史默默改变着我的性格,温润着我的精神。此际回头看,最令人难忘的,仍是那些以梦为马的日子里所留下的深深浅浅的足印。 宁波:记者梦2013年10月,台风"菲特"登陆宁波,导致多处内涝,学校随即派出处突队员前往各地救灾。队里开会,告诉我们最前方的消息,大家慷慨激昂:"为什么不让女生去呢?我们也可以!"  相似文献   

9.
"肥胖"已经成为了一种跨越种族、国家的全球流行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05年,全球成人中有约16亿人超重,至少4亿人肥胖,预计到2015年将有约23亿成人超重,7亿多人肥胖。长胖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健康危机,还可能牵连出保险、医疗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不少国家都意识到从小培养健康饮食意识的重要性,纷纷给孩子开起了"食育课"。  相似文献   

10.
古语又说"游必有方",不知道有多少个夜晚,父母亲在孤单地望着我所在的方向。夜静静的,经过一整天的执勤,我现在终于可以坐下来。脑中的思绪斡旋盘绕,超越手底的键盘,飞回了更久远的昨天。2010年底。时值大三,休息在家,和父母围桌而坐。"儿子,毕业后你有什么打算?"父亲问我。"就走一步看一步呗。"我应付着。"  相似文献   

11.
我出生在破落的旧家庭,由于父母的教诲和耳濡目染,从小喜欢写写画画.   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奶奶床头总是放着装在锦匣里的一套古书.……  相似文献   

12.
夏爱华 《政府法制》2010,(20):53-53
在德国,我处处感受到德国人节约用水的强烈意识。德国朋友对我说:"德国水源确实很多,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省着用。所以,到了德国,你一定要节约用水。"  相似文献   

13.
1957年,本·拉登出生于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一个建筑业富商之家,在52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17。他从小喜欢研读《古兰经》,喜欢跟人讨论"圣战",将自  相似文献   

14.
常翔宇 《中国审判》2021,(18):38-39
提起西藏,许多人想到的是布达拉宫、珠穆朗玛峰、大昭寺……今年5月23日,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8月19日,中央在西藏拉萨召开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庆祝大会。为了献礼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中国审判》杂志特别策划推出了专题报道。当我站到西藏这片土地上,经历了8天的采访后,内心感慨万千。在了解到为西藏发展作出贡献的各位先进人物的事迹后,我脑海中闪现出这样一句话--你眼中的风景,是很多人在经历的修行。  相似文献   

15.
西方社会和中国之间最大的差异是人们对个体的看法。在中国,人们总是习惯根据一个人与身边每一个人的关系来定位他或她的角色。因为涪陵榨菜,我们从小便知道涪陵,它是长江边上的一座小城,美国人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伟)的"江城"。何伟于1996-1998年间以"和平队"志愿者的身份到涪陵师专任教。随后,他到了北京,成为《纽约客》和《国家地理》的撰稿人,在中国生活了10年。  相似文献   

16.
大茶壶     
张桂松 《江淮法治》2010,(19):60-60
常常在喝水的时候,会不知不觉地想起我中学时代的班主任钱华老师,想起他房间里那把大茶壶。去年夏天,我因工作关系又一次回到了母校,有机会再次来到他的家中拜访。在老师为我沏茶时,我说:"钱老师,我们是喝你烧的水成长起来的。"三十多年前,像我这样的农村孩子,常常是在口渴的时候直接饮用自来水。终于有一天被钱老师看见,他怜惜地拉着我的手:"走,到我房间里去喝水。"  相似文献   

17.
孙建武 《法治与社会》2011,(8):F0002-F0002
杨荣玉是陕西旬阳县蜀河镇沙沟村人,17岁那年高中毕业后,因高考落榜后。他为了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踏上了艰苦创业的历程。他人勤技精,敢想敢干,视野开阔,步步上进,在"通达公司",一干就是17年,从小工做起,直到当上项目部经理。1997年,年富力强的杨荣玉毅然决然离开了培育他成才的"通达公司",凭着自己的勤劳、智慧,去开创自己的一番事业。  相似文献   

18.
又是初夏。浴着耀眼的有些灼目的阳光,和着耳边知了"吱吱呀呀"的节拍,我舒展着全身的枝条,呼吸着每一分每一秒从我身边经过的静谧的、淡淡的风的气息,触摸着从我身边走过的每一张熟悉的、不熟悉的面庞。我无法冲你微笑,也无法向你问好,我只是怀抱着我的回忆和期待默然驻守,静静地,不动声色。这.就是我的快乐。  相似文献   

19.
郭宏 《中国律师》2014,(6):30-31
正2014年3月8日,我们作为全国律协组织的第一批援助西藏无律师县的志愿律师,奔赴被誉为"日光之城"的西藏。对于第一次进藏的我来说,那里充满了未知和憧憬。飞机平缓地降落在西藏绵延的大山间,一出机场呈现在眼前的是蓝天白云,空气中充斥淡淡的清香和纯朴的气息。自治区司法厅的领导热  相似文献   

20.
2001年9月至12月,作为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二期西部巡讲团成员在西藏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巡讲工作。除阿里地区外,我们去了西藏7个地区中的6个地区。在巡讲的同时,我们还对西藏自治区检察机关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在此期间,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