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世界统一于物质并被自然科学所证明,这种人与自然关系层面的关于自然的看法和观点,是传统哲学的经典论述。这样的自然观对现实生活中的人们的意义何在呢?正是基于这样的疑问,有必要对自然观的问题进行切合现实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赵玲 《长白学刊》2001,(2):48-51
不同时代,人们对自然的解释框架不同,对自然概念的理解也不相同.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应当包括自然本体论、自然认识论、自然价值论和自然伦理观.自然概念的历史演变根源于自然观的历史性变革,而自然观的变革,最终根源于人类实践的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3.
乔纳森·休斯是英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批判了生态中心主义者的抽象伦理价值观,揭示了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差异;他批判了马尔萨斯主义者的意识形态意图和人口决定论,彰显了技术和社会组织对生态问题的解决的重要性;他也批判了本顿等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误解,凸显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价值和内在的生态意蕴,初步挖掘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内涵,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张晶 《理论月刊》2010,(5):52-54
梭罗的自然观体现在它的超验性上,认为自然是人感知的对象,是人存在的家园与精神的归宿。所以,人要回归自然、融入自然,同时需要保护自然在其本真状态的传递。这种保护自然的观点使梭罗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自然主义者与环境保护主义者,是西方环保主义思潮的先驱。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历史唯物主义与世界观的关系问题再度成为国内马克思主义学界的热点问题,争议的焦点在于马克思的世界现是物质世界还是人的感性活动所构成的生活世界,核心问题是辩证唯物主义在马克思哲学体系中的合法性问题.其实,马克思坚决抛弃自在自然的观点,在他看来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是人的感性活动的资源环境条件.从马克思的自然观可以看到,他的世界观应该是以人的感性活动的社会历史展开所构成的现存感性世界.  相似文献   

6.
杨琳  陈林 《人民论坛》2012,(35):210-211
马克思克服了十八世纪早期唯物主义哲学家对利益问题的直观见解,认为利益是历史发展的源动力,其本质是谋求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和谐,不同时代的人们有不同的利益诉求,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应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唯物主义利益观有助于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有助于对外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原则。  相似文献   

7.
吴伟佳 《前沿》2013,(9):62-64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口号,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突出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生态自然观。从宏观方面看,它包含"天人合一""万物平等""崇俭爱物"等传统自然观,这些传统思想观尽管缺乏理性的科学思维,但对于指导和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当代价值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
抽象自然观以非实践的方式来看待自然,割裂了自然与人、自然与历史、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联系。马克思现实的自然观全面地阐述了人与自然、历史与自然、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辩证统一关系。人化的自然是对人与自然之间认识和实践的对象性关系的概括;历史的自然是对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历史与自然统一的概括;人本学的自然是对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辩证统一关系的说明。马克思现实的自然观对于我们今天认识生态问题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黄约 《人民论坛》2010,(11):180-18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日益紧迫。通过对后现代主义自然观的解读,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现代主义自然观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的致命缺陷,培养起正确的生态态度。借鉴后现代自然观的思考方式,有助于提高生态实践的有效性,进而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自然观是其中极为重要的思想,在当代生态环境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重新审视马克思的自然观非常必要。文章通过对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历史考察,诠释了马克思自然观的基本内容:人在自然界中具有双重地位、人与自然的发展是相互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是内在统一的;并分析了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卢波  敖天颖 《人民论坛》2012,(11):148-149
全球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人化自然观对此给予了深切关注,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它既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又提出了一系列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案和思路。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这些思想为解决当代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2.
刘勰的"文道自然"首倡"自然"论文学观;钟嵘的"自然英旨"确立了诗歌理论上的审美标准,进一步促进了"自然"论文学观的确立。他们完成了自然观从哲学到诗学的转变,对中国诗学自然观的确立具有肇始之功。"自然"与文采的关系是六朝"自然"论文学观的最基本的命题,在这种时风的濡染下,在"自然而不废文采"的理论视野中,评价以自然、平淡著称的大诗人陶渊明,《文心雕龙》只字未提,《诗品》仅列为中品,见出《文心雕龙》、《诗品》理论的尴尬之处和刘勰、钟嵘自然观的局限性。从匪夷所思的评陶现象、后人对自然观的理解以及自然观的哲学之源头文学之流变都可看出,这种局限既是时代的局限,也是自身的局限。  相似文献   

13.
赵云燕 《传承》2009,(4):56-57
马克思的自然观是人化的自然观,是社会历史自然观。本文梳理了马克思自然观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并进一步阐述了马克思的自然观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人化自然观。它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自然观是人化的自然观,是社会历史自然观.本文梳理了马克思自然观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并进一步阐述了马克思的自然观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人化自然观.它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立足于“思存统一”原则对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科学诠释,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恩格斯的《反杜林论》一书作为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研究的重要理论来源,是在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现实进行认真考察以及对前人自然观思想进行批判继承的基础上产生的。恩格斯在承认自然“先在性”的前提下探究无机界与有机界的演化发展规律,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以及时空的辩证关系,构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都通用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了现实路径,并开辟了人类文明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6.
一、马克思自然观的深刻意蕴马克思自然观的基本特征,是其哲学视野中“自然”的社会——历史性质。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自然界”,不是与人和人的活动彼此分离的自然界,更不是包括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尚未触及到的未知世界在内的无限的“整个世界”,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人类学的自然界”。  相似文献   

17.
张维新 《前沿》2010,(9):163-168
人与生态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永恒主题,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文明的历程往往忽略了人与生态自然的结构,历史深处的忧虑被现实证实之后,人们不得不重新审阅自己走过的路程。《淮南子》对先秦生态自然思想作了系统总结,是古代生态自然保护最完善的论述。文章就书中生态自然观略作探讨,以明其对当今我国生态自然环保建设的现代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以资本逻辑的产生和发展为主线,将人类社会的共同体发展界划为自然形成的共同体、抽象共同体、自由人联合体三个阶段。自然形成的共同体是资本逻辑产生之前的共同体形式,血缘关系、宗法关系、宗教关系、直接性伦理关系是其运行的基础和规范。自然形成的共同体因其固有的局限以及资本逻辑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渐被以抽象性、颠倒性、同质性、外在性为特征的抽象共同体所取代。抽象共同体运行的基础和规范是物物交换、民族国家、商品拜物教和中介性伦理。囿于资本逻辑所创造的历史条件及其无法克服的局限性,抽象共同体必然要向自由人联合体转换。以自由联合、共有、共创、共享为基础和特征的自由人联合体,是共同体发展的最高阶段。马克思对共同体发展历程和发展规律的考察和揭示,对于当前准确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坐标、内在张力和世界意义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胡澜 《人民论坛》2010,(6):256-257
现代自然科学的建立和发展推进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人作为科学研究的主体,是在自然观的指导和制约下进行一系列研究活动。因此自然观影响了科研工作者对世界的认识,改良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同时还影响了研究者对自身的认识和科学的态度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自然观经历了上古—中古—近世的发展演进,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史.先秦上古时期,自然观体现为人归与自然,自然更侧重于实然的天道运行的含义,是人意效法依归的实体;魏晋中古时期,自然观体现为对人的自然状态的思考,反映了从宇宙论向本体论转变的哲学背景,表现为名教与自然之争;中唐两宋后的近世,自然观体现为人的内在自然,宋代道学完成的本体论与宇宙论、境界论的融合使得自然化入人文,最终形成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价值观与自然观、人生观的统一.上古时期的观自然转进为近世的自然观而最终发展为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仁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中国哲学思想中的深厚根基,可为当今人类文明的新形态、现代性的中国方案提供丰富的精神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