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全文转载的这封信,是《人民日报》“新农村”周刊收到的一篇读者来稿。它是山东省沾化县下河乡刁家村农民张荣芝(即文中的梅)给在外找工的丈夫的一封信。这封信由曾做过该村驻村干部的李向中代笔,信中记录了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生活点滴和鲁北农村的细微变化,读后,您大概能从中体味到农家生活的那份苦与乐吧。  相似文献   

2.
王树人 《党史纵横》2009,(10):40-42
人民出版社于1952年7月1日出版发行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载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在此文页一正文的下面,印有编辑者的这样一句简单的注释:“这是毛泽东同志的一篇通信,是为批判当时党内的一种悲观思想而写的。”谁都知道,写信应该是写收信入的称呼的,但这封信却没有,正文中也没有提及收信人的姓名。那么,毛泽东这封信是写给谁的呢?“批判党内的一种悲观思想”为何要给一个人写信呢?编辑者又因何不把收信人的姓名告诉读者、而把一封信以一篇文章的形式发表呢?  相似文献   

3.
九生 《世纪风采》2008,(11):37-39
1991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二版曾收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该文下面的注释写道:“这是毛泽东给林彪的一封信,是为答复林彪散发的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的信。毛泽东在这封信中批评了当时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一种悲观思想。1948年,林彪向中央提出,希望公开刊行这封信时不要提他的姓名。毛泽东同意了这个意见。在收入本书第一版的时候,这封信改题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名批评林彪的地方作了删改。”  相似文献   

4.
徐世强 《党史文苑》2014,(12):46-48
翻阅1991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下面的注释是这样写的:“这是毛泽东给林彪的一封信,是为答复林彪散发的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的信。毛泽东在这封信中批评了当时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一种悲观思想。1948年林彪向中央提出.希望公开刊行这封信时不要提他的姓名。毛泽东同意了这个意见。在收入本书第一版的时候,这封信改题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名批评林彪的地方作了删改。”  相似文献   

5.
2004年12月8日,一封特殊的机要信件,寄到了重庆市委常委、秘书长范照兵的手里。这封信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贺国强写给重庆市两位普通农民的。贺国强委托市委把这封信转交给武隆县仙女山镇爱国村的付国兴和陈开侯。  相似文献   

6.
国强 《当代党员》2008,(6):59-59
你好!我是一名基层党员,今天,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给你们写下这封信,诉说我思想上的一些困惑。  相似文献   

7.
2016年是毛泽东给林彪的一封信,即对军委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的批示,也就是“五七指示”发表50周年.半个世纪以来,总后勤部这个报告文本一直未完全公之于众,对毛泽东这封信的解读也众说纷纭,对这份报告和这封信引发的共产主义实践活动也存在不同的评价.作为一个史学爱好者,笔者觉得有必要对此进行梳理分析,以求接近历史的本相.  相似文献   

8.
难忘吾师     
盛夏的一天。学校收发室的同志忽然给我打手机,说他那里有我的一封信,是一个老师写的,封面上标有“五里坪乡中学沈老师缄”字样。  相似文献   

9.
霞飞 《党史博览》2006,(2):51-54
这里所说的“文革”初期毛泽东给江青写的信,是指1966年7月8日毛泽东在韶山滴水洞写给江青的一封信。因为毛泽东写好这封信后,先给周恩来、王任重二人看过之后,由周恩来转交给在上海的江青,江青看过之后又由周恩来带此信到大连,交给在那里的林彪看过。那么,毛泽东为什么在那个时候给江青写那样一封信?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税务体制是当今世界比较先进的税务体制之一,它在世界现代税务体制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深入研究与探讨美国税务体制及其特点,对于完善我国税务制度,实现对原有财税体制的相应变革,有者重要的借鉴意义。一、美国税务体制的起源及其发展1634年,英国殖民者为了实现其殖民统治的利益,在美国本土实施了第一部所得税法。美国独立以后,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联邦政府在临资金短缺的困难,便正式沿用了这部殖民地时期的所得税法,资金问题很快得到了缓解。与此同时,美国国会在财政部内设立了一个办公室——税务署,这就是美国今日…  相似文献   

11.
一 1971年10月4日,叶剑英亲笔写了一封信给毛泽东.这封信在以往诸多出版物中均为传抄的片断资料且多有错漏.广州叶剑英史料研究会保存有这封信的手迹影印件,现将其公之于众,以利于对相关历史问题的深入研究. 信封上有叶剑英“呈主席阅示”和毛泽东圈阅及“总理阅,交汪存”的笔迹.汪,即汪东兴.  相似文献   

12.
和「圣人」对话毛泽东晚年文化心态的一个侧面○陈晋在写下《七律.有所思》不久,“凭阑听雨”的毛泽东,于1966年7月8日在白云黄鹤的武昌住所给江青写了封信。该信文辞流畅,一气呵成,颇富个人色彩,还引用了不少典故。当时看过这封信的人只有周恩来和江青,后来...  相似文献   

13.
姜平 《世纪风采》2007,(11):14-16
1976年周总理逝世后,党和国家处于最危险的关头。我出于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感,给叶剑英、邓小平副主席写了两封信,向他们提出建议。不幸这两封信都落到了“四人帮”的爪牙手中,立即被定为“6118”重大现行反革命案件,在全市进行排查。如果不是同志们和同学们保护了我,恐怕我早就不在人间了。  相似文献   

14.
“慢慢走,欣赏啊!”这是1932年朱光潜先生在《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中对青年人的寄语。之所以有如~:LDT嘱,是因先生看到“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地急驰而过,无暇一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为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这是一件多么可惋惜的事啊!”  相似文献   

15.
1记得大约在1963年2月中旬的某一天,《中国青年》杂志准备出版一期学雷锋专辑,为此,该杂志编辑部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请他为学雷锋题词。当我收到这封信时,毛主席正在北京,住在中南海丰泽园里面的菊香书屋院内。这是一个古老的四合院,四面各有五间房,院落中间有几株柏树。毛泽东的卧室就在北屋东头的两间房,说是两间,其实就是一间,因中间设有隔扇隔开。这间20多平方米的房间,说是卧室,其实也是他的办公室、餐厅兼会客室。因为他在菊香书屋居住的大部分时间就是在这间卧室读书看报、批阅文件、会客和用餐的。为了工作方…  相似文献   

16.
争论的支点     
羽戈 《廉政瞭望》2014,(9):49-49
一个多月前,台湾惠文高中教师蔡淇华半夜难眠,给正在“立法院”“绑上头巾,春衫溥衣,热血抗寒”的女儿写了一封信。  相似文献   

17.
37.庐山会议——反左倾庐山会议召开进忠言彭德怀蒙冤1959年7月2日至8月1日在庐山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庐山会议”。会议主题开始是以纠正已经出现的“左”的苗头为主,所以毛泽东要求大家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前提下,认真总结经验教训。7月14日,国防部长彭德怀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后,会议的气氛就发生了变化,从纠“左”变成了反“右”。7月16日,毛泽东批示将彭德怀的信印发给与会全体同志,并在政治局常委几个同志中提出要“评论这封信的性质”。小组讨论中,有些人说这封信夸大了错误,低估了成绩,有埋怨泄气情绪…  相似文献   

18.
“总书记给咱回信了!”这个消息让陕西省安塞县沿河湾镇侯沟门村又一次沸腾了。 “想也不敢想,胡总书记能在百忙之中抽空给我们回信!”2007年3月,侯沟门村村支书杨丰岐激动地说道。 2006年1月28日(除夕),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侯沟门村,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并与大家共度新春。 “总书记去年和我们在一起的情形历历在目,时隔一年,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总书记的鼓舞和关心下,村民们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村里的整体建设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杨丰岐说,“我们总想给总书记写一封信,汇报一年来村里的变化和村民们对他的想念。大概今年1月23日,这封信终于发了出去。”  相似文献   

19.
闲来翻看所藏信札,发现胡绳给周扬的一封信。信很短,录于下:周扬同志 遵嘱把报告读过一遍,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报告。只在有几处提了点未必有当的意见,供参考。 胡绳  相似文献   

20.
<正>明秀同志:今天才知你们移住鹿头,前封信不知收到否?如未收到,请追问,因附有在延安时我给镇涛~①的一封信。我现有一信给镇涛,我的情形在信上说明了,其他一切均好,你们都好吗?新安~②这一次怎样?讲了什么话?鲁安更好玩了,我均很想念。镇涛接到我那封信的真实情形怎样?我估计是可能令她醒觉起来,真是有好处,最差的可能是恶转为更加糊涂,我总的愿望是要把她挽救回来,真心做一个劳动人民的女儿、女革命家,可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