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环境问题的突现,在环境法学界,传统法学理论受到挑战,出现环境法律关系新论。围绕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可否为自然体展开了论战,持新论者认为,应赋予自然体在法律关系中具有主体地位,从而更好的保护环境。笔者认为,保护环境并非一定要赋予自然体主体地位,在传统法学理论下,转变观念,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压力增大以及高校教学培养模式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投身于社会实践,在校外兼职,由此引发了相应的法律问题:在校大学生是否为《劳动法》所保护的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准确定性此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综观人类法律制度文明,核心莫过“权利”二字。我们应将权利概念加以拓展,并结合法律拟制理论,突破传统诉讼的利益观,重新构建环境公益诉讼机制,通过走环境公益诉讼之路,为自然体确立代理人制度来引领人与自然关系在环境法律关系领域逐步走向和谐,这是为弱势自然体在传统环境法域谋求名正言顺一席之地的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4.
刑事诉讼法律主体与刑事诉讼主体的范围不同,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范围包括司法机关与诉讼参与人,而监狱管理机关、检举人、揭发人、上诉人,应否将其列入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范围,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进行了讨论,指出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学术之争,针对以上内容对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提出了相对应的建议.对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进行了明确,即是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作为高校来说,对学生进行管理过程中要依据相关法律,对于学生的权利要加以尊重;重视法治教育,建立权利的理念;对于现有的学生权利机制以及学生维权机制进行完善,以此来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研究法律主体不用考虑主体。法律主体与法律关系、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都是法律的规定,不能互相解释。法律主体是法律的规定,但根源于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法律主体不易按部门法划分,应该统一,只划分为人和法人两种。  相似文献   

7.
黄祥 《法制与社会》2013,(35):37-38
人工影响天气活动虽然是一种科学技术活动,但其中蕴含着很多法律问题。我国气象法中对于相关法律关系的主体的规定非常简单,应当进行完善。各级政府是人工影响天气活动的决策主体,气象部门的职能是管理、指导和监督,具体的实施行为应由独立的其他企事业单位完成。.  相似文献   

8.
中外侦查法律关系主体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朱巧红 《政法学刊》2004,21(5):80-82
世界各国对侦查法律关系主体范围的规定既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点,相比其他国家而言,我国法律中对侦查法律关系主体的划定范围较小;另外,学界对被害人是不是侦查法律关系的主体这一问题,看法不一致.笔者以为被害人应为侦查法律关系的主体.  相似文献   

9.
张珣 《法制与社会》2011,(29):144-145
本文通过论述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职能,凸显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主导地位,提出当前环境保护问题政府职能缺失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彭旭 《法制与经济》2009,(12):26-27
物业管理在我国虽然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但由于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不配套,使得物业管理行业不够规范,物业管理纠纷日益增多。本文首先明确了我国物业管理法律关系的主体,然后探讨了物业管理中的法律关系,对各方主体的权利、义务、责任承担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期盼能为我国的物业管理立法和维护物业管理民事主体权利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法律上确立自然体的主体地位究竟是一种"环境乌托邦"式的幻想还是一条可行的改革路径,学者们由于学科界限、概念差异、路径分歧等形成了争论。文章透过争论背后基础理论的辨析和实证法的设想,提出选择阻力较小的环境公益诉讼模式还是颠覆性的拟制主体的模式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物业管理在我国虽然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但由于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不配套,使得物业管理行业不够规范,物业管理纠纷日益增多。本文首先明确了我国物业管理法律关系的主体,然后探讨了物业管理中的法律关系,对各方主体的权利、义务、责任承担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期盼能为我国的物业管理立法和维护物业管理民事主体权利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公司在现代市场经济活动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法律主体,公司与公司董事之间的法律关系问题也一直为立法实践活动和公司法学者所重视.本文就当前公司法研究中对上述法律关系的三种论说:代理关系说、委任关系说和法定关系说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指出不同论说存在的基本困境.  相似文献   

14.
苏丽  张晓冬 《法制与社会》2013,(18):117-118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一个既涉及诉讼理论又涉及诉讼实践的重要问题。但目前,学界对于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本质、主体、客体、内容等问题尚存在诸多不同认识。探讨这些问题,对于我国诉讼法学理论的发展实践中一些问题的解决都是十分有益的。本文将对这些有争论的问题进行系统论证,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胡玉鸿 《法治研究》2012,(10):10-16
法律主体包含权利主体、义务主体、责任主体三种形态。在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中,权利主体的权能并不一致;而就义务主体而言,既存在因法定义务而形成的主体样态,也包括因约定义务、道德义务而作为法律主体的情形。对于责任主体来说,“违法”、“风险”以及“关系”.都可能使一个社会成员作为法律上的责任主体而存在。  相似文献   

16.
法律主体是将现实中的人进行抽象而形成的,主要源自法律作为普遍性法则、考虑外在行为以及造就“面对国家的个人”的需要。法律主体概念的确立,彰显了人的尊严与道德品性,体现了人的共性与类似性,也为主观权利的存在奠定了基础。从性质上说,法律主体是法律的创造物、规范的人格化、能动的行为者,也是联结法律与现实生活的桥梁。  相似文献   

17.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关系是随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复合性的法律关系,是国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规范确认和调整的、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活动及相关活动中主体之间形成的具体的权利义务关系,它主要涉及三类法律关系、七方当事人,具有性质多样性、主体多元性和内容和谐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8.
<正> 一、伴随着哲学价值论的兴起和蓬勃发展,关于法律价值的讨论在我国法学界正在展开和深化,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提出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见解,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集中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简单利用从一般到特殊的推演方法,把哲学价值论关于价值的普遍定义直接套用于法律价值,得出法律价值就是法对满足主体需要的有用性,有人还套用负价值概念得出法律负价值的结论.这种逻辑演绎由于未能足够重视法律的特殊属性而流于空洞;二是由于看到了法律价值不可能离开法律的一般作用和功能而独立存在的特性,便直接将法律的价值与这种作用和功能等同起来,这就使探讨法律价值在理论上失去了相对的独立  相似文献   

19.
虚拟主体是现实法律主体将其行为拓展到网络虚拟空间而创建的数字化身份代表。虚拟主体并非法律主体,立法也无需赋予其法律主体资格,其行动后果或法律责任应归属于其所代表的现实法律主体。电子签名和认证等方法可用以确定虚拟主体的真实身份,但各有其局限。虚拟主体实践促使法律责任的承担在一定程度上由物理空间转向了虚拟空间,恢复原状和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的内容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对民事诉讼法律关系若干问题的再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不仅是指法院与一切诉讼参与人之间,而且也是当 事人彼此之间以及当事人与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的诉讼权利义务关系;而区分诉讼 法律关系主体和诉讼主体概念的外延和界定其内涵,更易准确把握二者质的规定性、 把握其之于民事诉讼的不同意义。同时,树立法院与当事人在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中 的地位平等的观念,并恰当理解和把握法院在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中的主导地位,将对 更为合理地配置诉讼主体及其彼此之间的诉讼权利义务和更为科学地设置诉讼结构 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