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行政法的特征姜明安相对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行政法具有下述特征: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行政法具有更多的调节功能和更广泛的调整领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一统天下,领导者通过层层发号施令管理社会,管...  相似文献   

2.
一、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对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要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质上就是以市场运行机制取代传统的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体制从根本上不同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运行,主要靠行政手段调节;市场经济的运行,主要靠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调节,而这种调节必须以相应的法律作保障。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正在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等纷纷进入市场,成为市场主体。由此也就产生了市场主体在整个市场经济体制中处于何种法律地位的问题。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主体的定位众所周知,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一直处...  相似文献   

4.
经济运行法制化与检察监督机制的完善周理松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是一场根本性的变革,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经济的运行再也不能象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那样主要靠行政命令来指挥管理,而主要是通过经济的、法律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新走势樊崇义党的十四大已经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于所面临的复杂情况,却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高度集权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与行政程序法制度──对我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之构建的另一种思考王锡锌一、观念变革与对行政程序法的重视党的十四大与我国宪法修正案均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前,我国正处在由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社会...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刑法改革走向赵长青197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按照计划经济的模式创制的,一些基本原则的确立、罪名及罪刑关系的配置、刑法理论的研究,无不体现为计划经济服务的宗旨。然而,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结束,刑法中立足服务计划经济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与法人犯罪的立法完善邱运理自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秩序的逐步建立和发展,社会经济生活的剧烈变动,新问题、新情况的层出不穷,我国10多年前建立在以高度集中统一为特征的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之上的现行刑法,以及在此前提...  相似文献   

9.
完善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的法制建设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法学会副会长齐乃宽/教授党的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这一重大决策已载入我国宪法。由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实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对建立和完善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相似文献   

10.
略论体制转型中的刑法变革杨庆堂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笔者认为,经济体制的转型,必然引起法律制度的嬗变。我们应及时对传统刑法理论中的问题,进行研究,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刑法理论。(-)传统刑法观认为:罪与非罪...  相似文献   

11.
<正> 党的十四大召开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在转轨变型。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已开始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与此相适应,我们也必须冲破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和束缚,重塑新的调整市场经济关系的经济法理论。本文就此试作论述。一、市场经济关系的形成自改革以来,中国经济体制发生了两次重大的转轨,第一次是改革之初,由原来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含有市场调节的计划经济体制。第二次是现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种新体制之  相似文献   

12.
<正>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宪法修正案》第七条确立“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就标志着我国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策的付诸实施。这也是经过十多年经济体制改革实践后作出的最佳决择。通过多年实践得出结论:只有建立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体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下产生的一些不利生产发展的弊端,这是因为与计划经济相比较,市场经济更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更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与产品质量法陈小君《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以下简称"产品质量法")已从1993年9月1日起开始施行,该法顺应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历史潮流,是实现市场的培育、发展、公平竞争以及同国际经济接轨的重要立法,是调整规范市场经济秩...  相似文献   

14.
论回扣、手续费、折扣、佣金的概念与法律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回扣、手续费、折扣、佣金的概念与法律性质吴仁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转轨,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回扣、手续费、折扣、佣金这些在计划经济年代让人陌生的经济现象悄然出现,且从明到暗,从私下到公开,从流通领域到...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经济体制,同改革前的计划经济体制相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对应体制。计划经济体制,从决策角度来看,是国家直接控制的指令性经济和指导性经济,也就是国家意志经济。它的管理方式是从中央到地方,由政府部门直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目标,不仅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律师公证工作的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更高的要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作为法律服务整体重要组成部分的律师公证工作要面向市场,走向市场并服务于市场,必须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对应的律师公证服务体系,才能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原有的律师公证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其机构基本上是按行政区划设立的,很难适应日趋活跃的市场经济的要求,大力改革公证律师工作,就成为司法行政机关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根…  相似文献   

17.
《法治与社会》2008,(5):7-8
改革开放以来,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中国不断加强经济立法和相关立法,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法律制度已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王犁,秦明华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在经历一场历史性的变革,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转轨时期。在这个新旧体制的转轨期,各种矛眉、摩擦必然相伴而生,与此相联系,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区呈现出有别于...  相似文献   

19.
推行新的税制强化税收征管刘隆亨,沈纬莹一、建立合理的税制结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定,向税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和新要求;原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过改革建立的现行的税收制度,尽管起过重要的作用,但同市场经济的要求已不相适应;税收在经济建设和...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经济模式将由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体制下法律不承认私有财产,由国家安排经济领域的权利,“国家本位”、“义务本位”成为法律观的基础;而市场经济必然是法治经济,自由、平等、权利是其基本精神。这种现代法治精神贯彻到民事诉讼法律检察监督方面,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人民检察院该如何对民事诉讼进行法律监督呢?笔者认为在这个崭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对依法治国,完善民事诉讼理论和实践,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事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