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汤溢泽  刘晓林 《求索》2007,(4):179-180
中国古代诗人对生命关怀、感伤,对人生短促的喟叹透过诗表现得淋漓尽致,流露其浓郁的人生悲凉,组成了一曲古代悲歌。  相似文献   

2.
户籍体制,改革绕不过的高山(上)贺铁光80年代初,作家路遥的力作《人生》问世产生的震荡,至今令世人记忆犹新。是什么造成了这位农村青年人生的不幸—他的青春梦想被现实撞得粉碎,当时人们提出了各式各样的回答。今天,这一问题的答案就会容易得多:是与生俱在的农...  相似文献   

3.
从爱因斯坦的人生追求谈起——兼议事功与修身□张式谷一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几乎是当代任何一个有文化教养的人所敬慕的人物。可是,我们过去所知晓的爱因斯坦,只是一位“自然科学伟大的改革家”(列宁语)。他在自然科学领域的许多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晁珊珊  余学海 《小康》2014,(2):90-93
对于王子威来说,他的人生过于丰富:他曾辞官下海,加盟跨国公司,也曾一口买下纳帕谷酒庄,过隐居生活;他曾在大学毕业前,登顶海拔7543米的獐子峰,也曾在不惑之年后,打遍世界绝大多数著名高尔夫球场……其实在王子威看来,他的人生简单得就像一场高尔夫,他曾经所有的情绪、境遇和经历都能够在其中找到对应。  相似文献   

5.
其实,我既不熟悉人事工作,也很少研究人才问题。一年以前,《人事与人才》杂志向我约稿,我在坦言这种不足时,顺便提及“人生·人品·人才”是个大主题,其中有许多哲理,时常引发我的思考。多亏总编辑极具职业敏感,就此提出开辟这个专栏。我在冒然承应之后,才感到这个主题实在太大,大得像是海,无论从哪儿下水都游不到岸,要不就只好在浅滩上走走,连水花也溅不起来。至今,东鳞西爪写了十来篇随感,我得回到这个栏目的大主题,试作一个总的交待。   人生与人才。人生,是关于人的生存和生活的大概念。每个人的品格如何,才学怎样…  相似文献   

6.
人生一场,日是好日,自是享福的。然受得辛苦,化解得了不如意,是在积福。耐得平淡,享得安宁,是会惜福。其实,生活也是一种心境,一种洒脱。当我们成为都市社会中芸芸众生一员的时候,高山流水式的投合固然已经成为-D灵幻影,坦诚相见的话语也都是越来越难得一求。  相似文献   

7.
赵鑫珊 《政策》2010,(1):59-59
等待即期待,即希望,即翘首盼望。有等待的人生比没有等待的人生要好;且好得多,好得不可同日而语,不可比拟。  相似文献   

8.
人的一辈子会走进很多次误区。其实,走进误区也没什么可怕,退出来不就行了。可怕的是人明明走进了误区,还不知自己在哪里,结果一路错误地走下去……人生,很像下棋。围棋大家吴清源先生讲过这样的话:下围棋就是两个人接连地犯错误,犯得大的,犯得多的输棋。人生亦如是。  相似文献   

9.
袁滨 《统一论坛》2014,(5):79-80
“超乎象外,得其寰中”,这是中国水墨画的最高精神境界。画家吕长军深涪此道,得其造化,笔下风生水起,别有洞天,韵味无穷。从中国画的质地品藻吕长军的绘画艺术,泼墨挥毫无疑是他人生的一种经历、一种赏渎、一种记忆。  相似文献   

10.
刘建明 《前进》2011,(3):56-56
易中天教授在其著作《闲话中国人》中谈到,人生有"三得",即沉得住气、弯得下腰、抬得起头。笔者认为,这既是对成熟人生多年经验教训的概括总结,同时也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准则和必备素质,尤其值得党员领导干部品味和深思。  相似文献   

11.
2004年11月25目,郑州,雪花飘舞,哈口气都能化成一片自。航海路体育场外的小道上,却是一片火热的景象。一群穿着军绿色大衣的孩子露天站在寒风中大声说笑着,白米饭,冬瓜烧肉,他们吃得津津有味。6台军绿色大篷卡车一字排开,车身上有醒目的大字“一千公里定人生,人生必须这一课”,另一行字则标注着它们的身份:中国淮安徐向洋教育训练工作室行走学校。  相似文献   

12.
30多年前,还是学生的他右手右腕被全部截除,凭着一只左手,他却把自己的人生“描绘”得精彩斑谰,成为了四川省广安市赫赫有名的致富带头人,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1,(2):50-55
不记得哪位名人说过这样的话,文学创作是由于不可遏抑的灵感。我并不懂得文学创作,也自觉缺乏富于创作的灵慧,但我写下的每一篇文字,都是我的人生,也是心灵旅程最真实、坦白、朴素的记录。都源自于自由得无可阻挡,直率得不假思索的心灵之音。  相似文献   

14.
人生初始,他被父母遗弃。 15年前。因为一生下来就有明显的肢体残疾,他被狠心的父母遗弃在一家砖瓦厂边。被好心人发现,送到了桐乡市儿童福利院。福利院给他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辉辉。希望他的人生会走得辉煌。  相似文献   

15.
感悟人生     
感悟人生屋顶上的雨,草间的风,潺潺流过岸边的水——这些微妙的声音,形成了美、安静和深思。人生的快乐,有时是不必刻意从物质生活里去寻求的。生命中每一分每一秒未可知的悲和喜,就因为已未可知,所以自痛苦得摧心蚀骨的,也有快乐得淋漓尽致时。而这,就是叫人留恋...  相似文献   

16.
要客观认识自我。年轻干部要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首先得学会认识自己,要能跳出自我看自己,要对自己的能力、素质的“资源总量”有一个客观估价,对自己人生坐标定位要准确,不要越位,也不要自卑。  相似文献   

17.
人生行旅,不外乎“得”、“失”二字,可如何看待、理解、把握得失,却是因人而异,难于定论的。  相似文献   

18.
人生有许多“主”和“次”,需要我们认真地处理和把握。处理得好,把握得好,就会使人生的价值不断增值;处理不好,把握不好,就会使人生的价值日趋贬值。面对人生诸多的“主”和“次”,一定要头脑清醒,正确区分。首先,在人生追求上要坚持做人为主,做官为次。坚持“做人为主”,就是  相似文献   

19.
得与失相伴一生,每个人从呱呱坠地的第一次“得”,到寿终正寝的最后一次“失”,生命的轮回中,得与失始终如影随形。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没有追求,人生的车轮就会因缺少动力而停滞不前。当然,也应看到,人生之旅不会一帆风顺,“得失”不由人、不顺心的境况时有发生。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调整心态,学会理...  相似文献   

20.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陈寅恪对王国维的理解华中师大马良怀博士在王国维所交往的人员中,陈寅恪可能是时间最短的一位。然而,正是这位与王国维相识、交往尚不足一年时间的陈寅恪,予以了王国维准确、深刻的理解。1927年6月2日,王国维自溺于昆明湖的消息传出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