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月26日至27日,在泰国首都帝国酒店召开的“泰国与南中国经贸合作前景”国际研讨会上,中国学者陈乔之、刘迪辉、潘一宁、刘晓东,围绕会议的中心主题,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南中国与泰国贸易和投资合作的重大意义和广阔前景,现将他们的发言刊登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1989年2月13至14日,在泰国曼谷的法政大学召开了题为“如果泰国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泰人将会得到什么?”的全泰经济研讨会。这次学术会议在泰国各商会和私人财团的支持下由法大经济系主办。泰国政府重视这次会议,派出许多官员旁听。前总理克立·巴莫亲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12月15日,"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研讨会暨中国-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年闭幕仪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秘书处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和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负责承办。来自中东欧多国的政要、驻华使节、智库学者以及来自国内有关部委、智库学术机构、地方政府、媒体的代表近300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 ]由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副会长、友联会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俊夫、沈卫平两位教授率领的中国学者代表团一行 1 2人于 2 0 0 0年 6月 2 4日至 7月 3日应邀赴泰国进行学术访问和考察。代表团成员包括前中国驻泰国大使、中国外交学会副会长李世淳先生 ,中国对外经济与贸易合作部代表、中国驻泰国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庞荣谦先生 ,中国国际友联会会长助理、友联会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宁先生 ,中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政策法规司副司长任珑女士 ,中共中央军委办公厅研究员谷云大校 ,中国公安部禁毒局办公室副主任王东先生 ,中国…  相似文献   

5.
泰国的劳动就业问题,近年来,由于国内经济萧条而日益严重,引起了泰国政府有关部门及专家学者的重视。为此,多次召开了专门会议进行研究,探索解决的办法。不久前,在泰国国家经社开发委员会秘书长沙诺博士的主持下,为此问题召开了一次研讨会,决定成立“开发人类资源及雇工小组”,作为研究劳工问题的常设机构。由国家经社开发委员会副秘书长乃谷任该组主席,劳工厅厅长乃威七为副主席,国家经社开发委  相似文献   

6.
2000年7月11日,中国教育部授予大韩民国金俊烨先生“中国语言文化友谊奖”。颁布典礼在北京长富宫饭店隆重举行。陈至立部长代表教育部将“中国语言文化友谊奖”奖章和证书颁发给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精通中国语言文化并为中韩文化交流及两国人民友谊做出杰出贡献的金俊烨先生。典礼由教育部副部长韦钰主持。 “中国语言文化友谊奖”是中国教育部专门授予在世界各国汉语教学、汉学研究、介绍中国语言文化以及增进同中国人民友谊做出突出贡献的外国友人的奖项。金俊烨先生是继泰国诗琳通公主之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外国友好人士。  相似文献   

7.
今年1月,朱拉隆功大学法学系举行了关于“南沙群岛问题”的研讨会。1月30日,泰国《民意报》发表了题为“南沙群岛争端及其对泰国的影响”的文章,反映了东盟尤其是泰国当局对我南沙群岛的基本观点和立场,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8.
曾静 《法国研究》2011,(4):95-95,F0004
2011年11月18日到20日,法国驻中国大使馆文化处在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举办中国法语教师研讨会,会议旨在集合全国法语教师代表,包括大学中的中国法语教师、初高中中国法语教师、在大学及初高中教授法语的外籍教师或外籍助手。研讨会的目的是给法语教师一个聚会的平台,通过交流、研讨,使中国的法语教师能有所收获,完善中国法语教学。  相似文献   

9.
2008年3月27~28日,"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合作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昆明举行,会议由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主办.来自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印度、日本、韩国和中国的7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着如何进一步促进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经济走廊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讨,并就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社会与环境、地区合作、国际关系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中国从2000年开始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及其对泰国的经济意义。伴随着这一地区经济发展政策的落实,中国政府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开发力度。泰国与中国西南地区相邻,在加强边界经济活动方面拥有巨大的地缘经济优势。本文指出,泰国应优先考虑加强与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投资联系。泰国与上述地区在经济合作方面具有潜力的主要产业有:汽车及配件、食品加工、传统中草药、旅游、能源以及物流和运输。  相似文献   

11.
亲爱的代表們,朋友們: 目前,美帝国主义有两万以上的軍队佔領和控制了我們泰国,把泰国作为它的新型殖民地,并和法西斯卖国独裁的他儂、巴博政府相互勾結,利用泰国作为侵略越南、老撾和威胁柬埔寨的基地;串通馬来亚反动集团鎮压馬来亚人民;支持“馬来西亚”向印度尼西亚进行挑衅和威胁。美帝国主义在泰国的所作所为,  相似文献   

12.
素察·奔波里叻久居中国,他对泰国史籍有关古代泰族的发源地和南诏与大理府是泰族建立的国家等问题,深入研究中国史料,并到我国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傣族地区进行考察后,原则上赞同中国史料的记载:南诏是乌蛮和白蛮建立的国家,并非古代泰族的疆域。同时指出外国学者撰写泰国历史有谬误的地方。作者在《沙炎叻日报》发表《南诏是我们泰族的疆域吗?》一文,目的是让泰国开展关于南诏王国问题的研究,并建议泰国史学家亲临我国云南考察,进一步研究南诏王国和傣族历史问题。这篇文章对研究泰国民族史、泰族同我西南少数民族及汉族关系,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由青岛大学韩国研究中心与中国朝鲜史研究会共同主办的“纪念中韩建交1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11月1日至2日在青岛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上海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和韩国驻青岛总领事馆、青岛驻韩国商会、韩国光复会的30名中韩两国代表及青岛大学的200名师生参加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14.
日本与泰国拥有某些相似的社会文化基础,在对泰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状况进行长期细致的研究分析后,日本把握了泰国的社会及文化特征,抓住了在泰国构建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因素,巧妙地进行外交、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软实力构建,有力地支持了其商业行为,最终在泰国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研究日本在泰国软实力的构建过程,分析其中巧实力的运用,对中国政府及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在国际上进行软实力的构建及市场开拓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由新加坡南洋学会和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亚洲研究中心海外华人资料研究室联合主办的“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亚洲之海外华人国际研讨会”,于9月18至19日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以及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文莱、日本、澳大利亚的学者56人参加了会议。中国大陆学者有:陈立贵(中国社会科学院)、姚楠(复旦大学)、林金枝(夏门大学)、张映秋(中山大学)、徐善福、黄滋生、郑仁良(暨南大学)和廖钺(广东华侨历史学会)8人。在开幕式上,中文大学副校长蔡永业致开幕词,香港大学校长王赓武教授作主题演讲。蔡永业指出,两次大战期间,亚洲海外华人面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冲击,  相似文献   

16.
“中韩人文科学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在西子湖畔腊梅花开的季节,杭州又迎来了远方的客人,由杭州大学韩国研究所和韩国亚洲大学国际大学院共同举办的“中韩人文科学学术研讨会”于1996年12月22—28日在杭州隆重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中方代表有浙江省人民代表...  相似文献   

17.
综观泰国教育的发展历程,六十年代初是个转折点。此后,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仅大学本科生(包括开放大学)注册人数,1982年比1960年增长了19倍,平均每万人中的大学生数由15人增至167人。二十多年来,各级各类学校为国家输送大批中、高等人材。现在,教育事业在泰国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在发展中国家中,泰国是教育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剖析泰国教育,以资借鉴,或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6月30日-7月2日,由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南京大学俄罗斯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俄罗斯学国际研讨会"在南京大学成功召开。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俄罗斯、美国、乌克兰、白俄罗斯、波兰和匈牙利的20位外国代表,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近100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  相似文献   

19.
随新民 《法国研究》2004,(1):136-143
2003年11月3~4日由外交学院和南巴黎大学联合举办的"中法暨中欧关系国际研讨会"在外交学院国际交流中心召开,来自中国外交部、商务部、中联部、欧盟驻华使馆、法国驻华使馆、法国财政部、巴黎政治学院、巴黎第一大学、巴黎第十一大学、马赛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和世界史所、中国现代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外交学院、法中委员会和工商界代表、人民日报社、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的高官、学者、记者等30多人出席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20.
孙学峰  徐勇 《当代亚太》2012,(5):80-96,159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与美国的其他东亚盟国相比,泰国对华政治安全政策明显较为温和。本文认为,推动泰国温和应对中国崛起的根本因素在于危机之后泰国不断强化其经济优先的国内战略。为了落实这一发展战略,与中国没有直接安全矛盾的泰国,乐于采取温和的政治安全政策以强化与中国的友好关系,深化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为其落实经济优先战略创造更为有利的外部条件。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在泰国处于危难之际及时提供援助对于泰国温和政策的形成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泰国的经验表明,与中国没有战略矛盾并不足以保证周边国家采取温和政策,以积极应对中国实力的不断崛起。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泰国因注重与中国的经济合作而在政治安全上温和应对中国崛起的实践非常特殊,并不具有普遍性。中国有必要尽早实现东亚地区经济政策和安全政策的协调一致,并针对东亚国家安全政策和安全威胁的不同特点,设计差异化的安全政策,以有效缓解在周边外交中遭遇的崛起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