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8 毫秒
1.
《党建》1994,(7)
为什么要求入党反遭奚落?党和青年人的双向选择我对党辉同学的遭遇很同情。因为我也是个年轻人,对党也有着朴素的热爱之情,而且,就在前不久,我成为了一名中共正式党员。可是,这些都伴随着同龄人的不理解,个别人的冷眼,好友的“规劝”。我认为,党辉的信说明了两个...  相似文献   

2.
《党建》1994,(2)
不必太放在心上小燕我是一个大学一年级的学生,爷爷奶奶都是老革命、老党员,我也很关心政治,要求进步,这些大概都和党辉同学差不多。读了党辉同学的信,我想说,对于别人的议论,不必太放在心上。我觉得,要求入党是一件光明正大的事情,也是一个人的政治选择。你不能...  相似文献   

3.
《党建》1994,(8)
坚定信念执著追来──中央组织部组织局负责同志访谈录玉星编者按:本刊今年第1期刊登了党辉同学的来信,并围绕信中提出的“为什么要求入党反遭奚落”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这场讨论历时半年之久,引起了有关方面和广大读者的热情关注,收到大量来信来稿,我们选登的只是其...  相似文献   

4.
《党建》1994,(6)
为什么要求入党反遭奚落?编者按:党辉同学“为什么要求入党反遭奚落”的来信在我刊登出后,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十分重视,将来信及讨论会文章一并印发各院系党总支,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中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了讨论。现选登部分发言如下:党辉同学,我想告诉你周涛、谢雪(...  相似文献   

5.
《党建》1994,(2)
先进者总是少数杨林《党建》杂志第1期发表了党辉同学“为什么要求入党反遭奚落”的来信,由此展开讨论,我认为十分必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全党和全国人民的精神面貌有了极大的改观,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在取得这些...  相似文献   

6.
<正>1950年初,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俱兴。此刻,在大洋彼岸的一个25岁的青年科学家在纽约《留美学生通讯》上发表了《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他在信中这样写道:同学们:是我们回国参加祖国建设工作的时候了。祖国的建设急迫地需要我们!人民政府已经一而再再而三地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要求入党反遭奚落?讨论会3感情不等于信念我也是年轻人,有过与党辉同样的经历和想法。党辉自幼受革命家庭的熏陶,对党有深厚的感情,然而感情不等于信念。想想建党初期的老党员,背弃自己剥削阶级的家庭,有的放弃了优裕的生活环境,毅然决然地走上革命道路。他...  相似文献   

8.
《先锋队》1996,(8)
什么是党员标准?临汾读者李小平问:我是一名刚刚参加党课学习的小青年,在党课上,我听老师说:我们要按照党员标准从严要求自己。我问同学说,党员标准是否指党章中规定的八条义务,有的同学说对,有的同学说不对。究竟什么是党员标准?省委组织部郑连生答:党员标准作...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在家乡有着众多的同学故旧和族人亲戚,在他的童年和青年时期,他们之间过从甚密,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即使他们中有人的出身和经历复杂,毛泽东也没有因此而疏远他们。  相似文献   

10.
德育专家——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庄青同志十年来,热心于青年教育事业,与众多的青年朋友结下忘年之交。羊年末,他又以花甲之龄,从数千里之遥来鄂作了数场精采的讲演,引起了广大学子的浓厚兴趣。听了报告后华中师范大学俄语专业的姚忠福同学就自己迫切需要得到解答的两个问题,给庄老师去了一封信,下面编发的是庄青老师给姚忠福同学的回信,信中洋溢着友谊之情。  相似文献   

11.
《党建》1994,(5)
为什么要求入党反遭奚落?为什么要求入党反遭奚落?近日,我们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部分师生进行了座谈。这些党辉的同龄人和学校的教育工作者,感慨颇多、思想颇深、企盼颇切,给予大家的启迪也颇为可贵。  现按发言顺序整理如下:  应科学地宣传马...  相似文献   

12.
1938年底,我和五位女同学一起毅然决定奔赴皖南参加新四军去。那时,我们都是十几岁的青年,虽然年轻幼稚,但是充满爱国热情。然而,要走出这一步并不容易,首先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家庭的阻挠。我们都是生长在温州城里小康家庭的城市青年,将心比心,谁家的父母舍得自己的孩子去冒风险呢?但是那时在我们心里头对参加新四军有着非常美好的憧憬,向往光明,向往新生活,向往新天地。最终,在一天的清晨,我们一行六人悄悄地告别了故乡和亲人,踏上了革命的征程。  相似文献   

13.
7月2日,记者走进平昌县法律援助中心受案大厅看到,除了一张张奖牌外,写有“扶危济困解民忧,赤胆忠心增党辉”“扶贫济困,真情援助”“法律援助,真心为民”等字样的鲜红锦旗引人注目。一面面锦旗,见证了警民鱼水之情;一封封感谢信,述说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也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是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党员是青年大学生的优秀代表,高校学生党支部能否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学生党员能否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团结带领广大同学投身到和谐校园建设中,对和谐校园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不断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才能更好地促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15.
远亭 《学习导报》2008,(11):63-63
这是一封国家领导人写给子女的书信。在信中,刘少奇针对儿子刘允若因为和同学关系不融洽,提出转学、转专业的要求进行了细致剖析.在讲道理的同时举出事例,耐心地劝导和教育儿子,抛弃自己的错误思想.接受组织和同志们的帮助和批评。捧读这封书信,刘少奇同志对自己、对家人严格要求,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的高尚品格给我们很大的鼓舞和激励。  相似文献   

16.
眩目的星──纪检信记干部陈宁凤小记王群我们曾经凝视浩瀚的星空发问:哪颗星星最亮?其实,在我们身边,就有无数颗晶亮的星星,他们与我们擦身而过,并且发出耀眼的光辉,只不过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罢了……这是一位有着39年工龄、从事纪检工作近8年的老同志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远亭 《新湘评论》2008,(11):63-63
这是一封国家领导人写给子女的书信。在信中,刘少奇针对儿子刘允若因为和同学关系不融洽,提出转学、转专业的要求进行了细致剖析.在讲道理的同时举出事例,耐心地劝导和教育儿子,抛弃自己的错误思想.接受组织和同志们的帮助和批评。捧读这封书信,刘少奇同志对自己、对家人严格要求,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的高尚品格给我们很大的鼓舞和激励。  相似文献   

18.
临危不惧舍己救人———记共产党员路月明见义勇为的事迹○路笛198年3月下旬,中共庆阳地委政法委员会收到一位打工妹从西安寄来的信。信中叙述了一位西峰青年把她从歹徒手中救出的经过,并在信中夹寄了100元钱,请政法委领导帮她找到这位恩人并把钱转给这位见义勇...  相似文献   

19.
我们面对的,是一张张被风沙吹皱和被烈日晒黑的脸庞。我们看到的,是一只只被石头砸伤再也无法伸直的手。我们听到的,是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这是一群普通的山民。然而,正是这群普普通通的山民却在六道岭这片光山秃岭上,用生命和汗水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顽强抗争的时代壮歌。六道岭是赤峰市敖汉旗东南部山区王家营子乡的一个村。1987年,这个村一位青年给市长写信,信中说,我们六道岭村是“光山秃岭干河套,家家户户没柴烧,河床年年长,土地年年少”。10年后,中共敖汉旗委员会、敖汉旗人民政府召开了一个特别会议,决定给六道岭村树…  相似文献   

20.
《党史文汇》2013,(8):41-41
岸英儿:别,晋西北一信,平山一信,均已收到。看你的信,你在进步中,甚为喜慰。永寿这孩子有很大进步,他的信写得很好。复他一信,请你译成外国语,连同原文,托便带去。我们在此很好,我的身体比在延安要好得多,主要是脑子休息了。你要看历史小说,明清两朝人写的笔记小说(明以前笔记不必多看),可托周扬⑨同志设法,或能找到一些。我们这里打了胜仗,打得敌人很怕我们。问你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