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绛华 《求实》2005,(11):64-67
当前我国社会正面临着深刻的转型,我国公共管理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总的趋势是:管理主体实现单一到多元的转变,管理职能逐步缩小,管理方式由政府垄断为主向市场竞争为主转变。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道德建设却在不断滑坡,公共领域的不文明行为呈现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现代的人们缺乏公共精神所致.公共领域是培养公共精神的土壤,公共精神的培养对现代文明的建立、公民社会的构建、优良社会风气的形成以及公民素质的提高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公共精神是和谐社会构建的精神支撑和内在动力,公共精神的形成与发挥要以社会和谐为前提。文章在论述了公共精神与和谐社会相关性的基础上,指出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加强对公共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4.
樊继达 《新视野》2013,(3):63-66
目前中国政府履职存在重政府、轻市场,重增长、轻服务,重表面、轻内在,重短期、轻长远等倾向。未来一个时期,应在公共经济理念指引下推进政府职能转型,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民众、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在操作层面,应调整公共支出结构优先顺序,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尽快启动新一轮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构建体现公共经济治理理念的新考核模式,推进政府自身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吴怡 《党史文苑》2009,(12):63-64
民族的发展离不开民族精神的凝聚的发扬,而在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的过程中,"公共精神"是关键,对于促进公民社会的形成、公民意识的培养有着长足而有力的影响.一个国家的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可以折射出这一民族和国家文明的面貌;反之,从一个民族国家的文明中也可以看到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的投影.因此,突出民族精神中"公共精神"信念的培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民族的发展离不开民族精神的凝聚的发扬,而在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的过程中,公共精神是关键,对于促进公民社会的形成、公民意识的培养有着长足而有力的影响。一个国家的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可以折射出这一民族和国家文明的面貌;反之,从一个民族国家的文明中也可以看到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的投影。因此,突出民族精神中公共精神信念的培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已逐渐放开,但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于最初的一批独生子女已经进入了青年期和中年期,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社会各界对这批独生子女的发展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同时也对他们在公共精神方面的问题非常担忧。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从公共性视角探究我国独生子女公共精神的现状和原因,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不论是对于独生子女个人还是对社会发展来说,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求实》2014,(6)
公共精神是人的现代化的品质追求,而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取得成功的关键与核心。当下中国社会正历经现代化的实践,分析中国民众公共精神缺失和探索中国公共精神建构的路径,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十分必要,当前中国社会公共精神的缺失追溯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因素的影响、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主义的无限放大以及当前中国公共领域发展的不足。解决公共精神的缺失问题须从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壮大公共领域、重构集体主义的时代语境以及政府重视并投入资源,推进公共精神的发展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公共文化服务是一项润物无声的文化事业,也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名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把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摆在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进一步做好公共文化服务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障碍就是公民精神的乏弱,具体表现为公民主体意识缺乏、公共意识淡薄、公共责任缺失等,这就要求发展公共领域、提高公民素质,鼓励和推动公民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实践,以此来培植和促进公民的参与、合作、团结、责任等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11.
公共精神作为公务员从事公共管理的价值导向、职业精神和公共能力,对塑造公务员的行政人格、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具有积极功能.公务员的公共精神包括民主精神、法治精神、公正精神、服务精神和责任精神.公正精神是公务员公共精神的灵魂,民主精神是公务员公共精神的核心,服务精神是公务员公共精神的基础,法治精神与责任精神是公务员公共精神的保障.公务员公共精神塑造的特点是:塑造公务员的公共精神是政府行为,受公务员法约束,由国家机关和专门培训机构进行.塑造公务员公共精神是学习型机关建设的重要内容.公务员公共精神具有引导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整合功能、建构功能和稳定功能.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除了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之外,还需要有一定的思想道德基础.公民的公共精神正是其最为重要的思想道德基础.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障碍就是公民精神的乏弱,具体表现为公民主体意识缺乏、公共意识淡薄、公共责任缺失等,这就要求发展公共领域、提高公民素质,鼓励和推动公民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实践,以此来培植和促进公民的参与、合作、团结、责任等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13.
公共精神是指基于公民的理念、责任、义务驱动而愿意致力于公共生活改善和公共事务管理的一系列价值目标的认可与追求。公共精神通过培育公民的平等、自由、参与和责任意识,孕育公共理性,催生公民共同体,为和谐社会奠定公正性基础、合法性基础与道义基础,因而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价值诉求。当前,我国应从培育公民共同体、保障公民参与、生成公民风范等方面入手,以提升公共精神,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是思想政治教育为适应现代社会而进行的以实现自身现代化为目标、以科学化和人本化为特征的整体性的结构转变。外部环境改变、现时的党情社情、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困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现实依据。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路径为:转型社会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有用性的需求,这种价值关系范畴转化为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转型的诉求,而功能的发挥最终又落实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转型。  相似文献   

15.
公务员是依法履行公职,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公职人员,其服务态度的好坏、服务水平的高低、服务质量的优劣取决于公务员是否具有公务员公共精神。公务员公共精神是公务员的职业价值理想和信念,塑造公务员公共精神是公务员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准确理解和把握公务员公共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应避免不明确塑造理念,塑造制度改革滞后和塑造制度可执行性不强的误区,可以从明确塑造工作理念,完善塑造制度体系和增强塑造制度执行性这三个维度入手,塑造与培育公务员公共精神,打造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  相似文献   

16.
公共精神——公共行政发展的内在价值诉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行政的现代公共精神基本体现在民主精神、法治精神、公正精神、服务精神、责任精神、参与精神六个方面。现阶段提升我国公共行政精神的现实路径包括:传统公共精神资源的批判性反思与传承;公民美德的教育和行政人员公共精神的重点培育;公民社会的构建和非政府组织的规范发展;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推动“善政”走向“善治”。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从培育和发扬民主精神是当代中国文化转型的重要内容以及民主精神对于文化转型的推动作用这两个方面阐述了民主精神的重要地位,并对如何培育和发扬民主精神以促进当代中国文化转型做了一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王志刚 《实践》2009,(1):51-52
草原文化的现代转型的必然性 草原文化的现代转型所涵盖的意义是:草原文化从传统文化转型为现代文化. 讨论草原文化是否需要实现文化转型,首先要搞清楚文化转型的内涵.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有:所谓文化转型,"是指文化在大范围内的彻底变更,是特定时代、特定民族或群体所习以为常的赖以生存的主导性文化模式被另一种新的主导性文化模式所取代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当下中国社会缺失公共精神,已经基本成为学界共同持有的一个观点。公共精神研究的中国视野,既涉及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公共精神的关注,也包含中国研究者对公共精神普遍性的研究。中国公共精神研究的背景,不但包含全球化、后工业化以及国外学术发展的影响,而且涵盖中国国家与社会、国家与个人关系巨大转变的要求,国家民主政治改革和治理现代化发展诉求的提出。公共精神显现和发展的条件,是公民主体性和公共性的塑造。提升中国公共精神,学界在外部环境、主体培育、组织责任和实践环节等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究。在生活政治和合作治理时代,公共精神的发展路径需要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公务员公共精神作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核心要素,是社会主义职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务员是联结政府和群众的纽带,在他们身上直接体现着政府的执政理念和价值向度。其政治素质、思想境界、精神状态、职业道德,既关系到公务员队伍的形象,更关系到党和政府各项事业的兴衰成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