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菲律宾回到祖国叶飞将军于1914年5月出生于菲律宾吕宋岛奎松省的迪阿旺市。他的父亲叶孙卫是福建省南安县金海区深俺乡占石村贫苦农民,有屋两间,地五分,辛勤一年,所收无几,半饥半饱,实在难以度日。新婚数月后,就随同乡邻,飘洋过海去了菲律宾。到菲律宾后,卖“猪仔”,打苦工,居然没有身困异域,稍有积蓄后就做小买卖,又在他乡娶了个名叫明嘉洛·琵甘的菲律宾姑娘为妻。叶飞就是他们的第二个儿子。叶孙卫和明嘉洛·琵甘各开一个小店,各自独立经营。明嘉洛·昆甘有~片椰林,叶孙卫从她的椰林买椰子打油出售,并兼营杂货。明嘉…  相似文献   

2.
在有关东南亚的历史著作中,无论是在介绍或论述东南亚各国的古代历史时,几乎都没有涉及到菲律宾。例如英国的霍尔(D.G.E.Hall)在其所著《东南亚史》一书的开头,虽然也很明确地说:“东南亚”一词,是“表示东亚大陆中形成中印半岛的地域和包括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在内的广大群岛。”但他又说:“然而,菲律宾在十六世纪末叶被西班牙征服之前,并没有明显进入东南亚历史的范围。”因此,在该书的第一部分:16世纪初叶以前的时代(按:约占全书四分之一的篇幅),便都没有谈到菲律宾在  相似文献   

3.
列宁曾经说过:“日俄战争和俄国革命特别有力地推动了亚洲人民在政治生活方面的觉醒。”又说:“在东欧和亚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代是在1905年才开始的”二十世纪初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进程完全证实列宁的这一科学论断。可是,目前史学界似乎已经确认十九世纪末叶菲律宾革命也是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列宁的上述论断显然没有把菲律宾包括在内。因此,探讨菲律宾在“亚洲觉醒”前爆发资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付印时,人们将迎来和送走1973年的最后一天,费迪南德·马科斯总统作为菲律宾第六任总统的任期至此将告结束,他将安然无恙吗?假如人们仅仅用菲律宾人通常在新年放的焰火来迎送这一天,那末,马科斯就将宣称,人民再次对他的掌权和“新社  相似文献   

5.
客串艺术家熬夜又喝酒菲总统写歌出唱片 熬了几个夜晚,喝了不知多少烈酒,菲律宾总统埃斯特拉达终于完成了自己31年来一直没有完成的事——为他写的第一首乐曲填上歌词,并在乐队伴奏下公开演唱了自己的歌。这首新歌已被收入一张民歌专辑。 埃斯特拉达在为他举行的专辑发行礼上对数百名乐迷和商界人士说:“这是我第一次得到作词的灵感。但这首歌依然让我几个晚上没睡好,也喝了不少酒。”  相似文献   

6.
引 言2 0 0 0年 1 0月 9日 ,菲律宾南伊罗戈省省长路易斯·辛森指控菲律宾总统埃斯特拉达在1 998年 1 1月至 2 0 0 0年 8月期间从赌博业者那里收取了至少 4亿比索 (以当时的外汇比价相当于 830万美元 )的贿赂 ,从而使菲律宾政坛出现动荡。身为省长的辛森与他所管辖的北伊罗戈省的赌博集团有密切联系 ,他通过操纵一种叫做“Jueteng”的非法赌博活动而牟利。这种赌博活动在贫穷的菲律宾人中非常流行 ,购买者只需在 1到 37这 37个号码中选两个号码就有可能中大奖。但是 ,从 9月份开始 ,菲律宾政府开始通过官方机构———菲律宾娱乐与游…  相似文献   

7.
《东南亚》1989,(2)
1986年2月,菲律宾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政权更迭事件。统治菲律宾20年之久的马科斯政权在人民运动的风暴中彻底垮台。科拉松,阿基诺夫人戏剧性地就任菲律宾新总统。菲律宾人民把这一重大事件称为“二月革命”。“二月革命”的发生有着深刻的背景,它是非律宾社会多年来各种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于菲律宾“二月革命”发生的原因,国内有不少文章作过论述,但是对1983年8月菲律宾反对党领袖贝尼尼奥·阿基诺被害事件与菲律宾“二月革命”的关系,却往往未能展开分析,本文想就这一问题作一些探讨,这对我们研究1986年菲律宾“二月革命”或许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一、产业部门结构的变化由于有“劳雷尔—兰利协定”(根据这个协定,美国资本在菲律宾投资享有与菲律宾公民一样的所谓“同等权利”),以及和其他亚洲各国对比,菲律宾的国内资本积累(主要是一些财团的资本)相对地说是比较雄厚的,因此菲律宾的工业化很早便已开始,这可以说是菲律宾工业化的一个特点。1960年菲律宾制造业部门在国内生产总值中  相似文献   

9.
民主政治在菲律宾的恢复与发展 ,是发生在具有普遍意义的全球民主化进程的时代。菲律宾后马科斯时期民主政治的发展 ,被称为“新民主政治” ,其意思是指它的内容与马科斯“新社会”不同 ,并象征着菲律宾参与到全球民主化浪潮之中。菲律宾后马科斯时期民主政治发展 ,始于 1986年菲律宾的“二月风暴” ,经历了“民主政治恢复”、“有效率民主政治”和“民主政治的维护”阶段 ,这三个阶段推动着菲律宾后马科斯时期的民主政治发展。民主政治的恢复在菲律宾政治进程中 ,后马科斯时期民主政治发展取决于民主化的恢复。 1986年菲律宾的“二月风暴”…  相似文献   

10.
没有哪一个国家比菲律宾更加不走运的了。论天灾,有台风、地震、火山爆发;论人祸,有政变、绑架、坠机沉船。不要说在偏远地区,就是在首都马尼拉的大街小巷走一走,也随处可以看见贫民窟、垃圾山。说来也怪了,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菲律宾百姓却整天歌舞升平、快快乐乐,难怪在菲华侨把菲律宾国语"他加禄语"戏称为"大家乐"。人们一定会很好奇:菲律宾人为什么不知道烦恼,为什么从来不生气?把烦恼交给上帝据我观察,菲律宾人无忧无虑的性格,与他们笃信宗教有关。菲律宾是亚洲唯一的天主教国家,有85%左右的人是天主教徒。教徒家里即使…  相似文献   

11.
菲律宾在1946年7月独立时被迫与美国签订了长达二十八年的“贝尔贸易法”,以及包含在“贝尔贸易法”中的所谓美国人在菲律宾与菲律宾人民一样享有“同等权利法案”,这使美国在战后一段时期内垄断了菲律宾的经济。在六十年代末期以前,菲律宾的经济政策的制订主要服从于美国的需要,受到美国安插在菲律宾政府要害部门的各种专家顾问的左右,接受美国直接控制的世界银行的严格审查和管制。菲律宾独立前后建立起来的农产品加工工业、五十年代为解决外汇危机  相似文献   

12.
本文摘译自《帝国主义在菲律宾》一书。作者 A·李昭戈是一名律师、企业家和政治活动家,曾任菲律宾石油协会主席。1971年菲律宾召开制宪会议,李昭戈当选为代表,这本书就是他向制宪会议提交的情况报告书。作者代表菲律宾民族资产阶级少数左翼集团,本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某团反对美帝经济控制和掠夺的态度,文中反映的材料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编者  相似文献   

13.
郑周敏(Tan Yu)是菲律宾华人巨富和工商界名人,也是世界知名的华人企业家。他的名字连续几年被香港《资本家》杂志载入“世界华人富豪榜”。他于60年代初在菲律宾创办的亚洲世界集团(Asiaworld),现已在菲律宾、美国、加拿大、台湾等地拥有37家公司,主要从事金融业、房地产、建筑业、旅游服务业和纺织工业等方面的业务。 1936年郑周敏生于福建省石狮市永宁镇西盾村,5岁时随父母移居至菲律宾吕宋岛东南的一个渔港。幼年曾随继父出海捕鱼,13岁时母亲因不希望他埋没在小渔村中,就将他送往马尼拉的亲戚家,当…  相似文献   

14.
2009年3月3日至13日,在北京庄严肃穆的人民大会堂,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出现一位海外列席代表,这是菲律宾华人华侨首次应邀列席政协会议。他魁梧的身材,在人群中十分引人注目,他就是被称为商人教育家的菲律宾华商联合总会原理事长,现任名誉理事长兼董事的陈本显先生。  相似文献   

15.
归国华侨高级将领叶飞,戎马倥偬几十载,不仅战功卓著,而且以生活之笔创作了不少传奇,他两次拒绝听从苏联顾问的指挥棒,就令人咂舌。  相似文献   

16.
菲律宾独特的社会政治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菲律宾被称为西方民主制度在东方的“橱窗”。菲律宾人热衷政治 ,“对大多数菲律宾人来说 ,政治是严肃的事情 ,他们也严肃地对待它”①。每逢大选日 ,整个国家就像过节一样 ,游行、结彩 ,热闹非凡。菲律宾人也津津乐道他们国家是“第三世界最充分的新闻和言论自由”② 。的确 ,在威权主义盛行的东南亚地区 ,菲律宾的一整套类似于美国的政治制度独具特色 ,可谓一枝独秀。下面 ,笔者拟从内外两方面对造成菲律宾这一独特社会政治文化的因素进行一番探讨。一从内部因素来说 ,封建专制集权统治的先天性缺位以及本地区文化的多样性特色造就了…  相似文献   

17.
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执政之后,美菲防务合作有了新的发展。经历了初期的“短暂疏离”,美菲防务关系实现了“质”与“量”齐升,双边军事演习出现多边化苗头。这既是因为菲律宾自身亟待加强防务能力,需要得到美国支持,也与菲律宾国内亲美的民意基础和美国总统特朗普不再强烈指责菲律宾人权问题有关。然而,美国对菲律宾安全和经济支持难及预期,美菲在南海问题等关键安全议题上存在分歧,菲律宾继续寻求外交多元化,诸如此类制约因素有可能致使美菲防务合作深化发展出现反复。  相似文献   

18.
菲律宾风光     
《东南亚》1984,(2)
菲律宾抗击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民族英雄黎刹纪念碑封华二社、 图封片均系新 马尼拉市的国际议会大厦,可容纳六千多人;这是室内的伞灯。菲律宾的陶瓷工业犀士葛律~宾量篓蓑雄拉普拉普塑像,他曾打死殖 马尼拉风光民主义~-T-麦哲伦。 叫化似小儿马尼拉市唐人街一角建于马尼拉马基村山麓的艺术中心有二千多年历史的高达500多米的巴那威梯田 菲律宾的椰子产量和出口量占世界首位,这是棉兰老岛上的椰林。 、菲律宾总统府菲律宾风光  相似文献   

19.
1997年,亚洲爆发了一场震撼全球的金融危机。在这次危机中有一个国家是比较特殊的,这就是菲律宾。在过去3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菲律宾的经济增长落后于它的亚洲邻国,因此被戏称为“亚洲的病人”或者是“亚洲的拉丁美洲”。然而,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这个“病人”比它的邻居更有活力①。为什么菲律宾在亚洲金融危机肆虐的时候,处于金融危机重灾区的菲律宾却能够避免严重的经济衰退。原因众说纷纭,笔者试图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简称IMF,下同)的监控与菲律宾的经济发展关系层面来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比中国与菲律宾的税收制度,得出以下结论:菲律宾的宏观税负略高于中国,这与菲律宾政府所采取的高福利政策有关。中国是以商品和劳务税为主,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筹集,菲律宾是所得税与商品和劳务税并重,说明政府在税收政策方面是兼顾公平与效率。菲律宾的企业所得税标准税率为30%,与国际其他国家相比税率略高,不利于引进外资,并且在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中没有体现对创新、创业方面的支持,说明菲律宾仍不够注重科技创新发展。但菲律宾在个人所得税方面却表现了更加灵活的一面,即个人所得税中增加了附加扣除项目,有效地降低了成员过多、贫困家庭的税收负担。菲律宾消费税中累进税率的运用,更能体现出税收"稳定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