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947年4月9日,中共闽浙赣区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蒋管区发动农民武装斗争问题的指示》,指导闽东北地委在古田县澄洋村,成功地发动了一次群众武装暴动。这就是福建游击战争史上著名的“澄洋暴动”。澄洋暴动打响了闽浙赣地区爱国游击战争的第一枪,建立了一支人民游击武装的主  相似文献   

2.
1947年 4月9 日,中共闽浙赣区党委(后改称闽浙赣省委)在古田县澄洋村成功地发动了一次武装暴动,建立了闽浙赣游击纵队。这就是福建游击战争史上较有名的澄洋暴动。 澄洋暴动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抗日战争胜利  相似文献   

3.
1947年4月9日,在中共闽浙赣区党委书记曾镜冰的领导下,闽东北地委书记左丰美在古田澄洋村成功地发动了一次农民武装暴动,拉起队伍,建立了闽浙赣游击纵队。这就是福建游击战争史上有名的澄洋农民暴动。  相似文献   

4.
为了配合全国解放战争,1946年11月,中共福建省委在南(平)古(田)瓯(建瓯)地区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省党代会。会议总结了抗战以来福建九年斗争的经验、教训。并根据中央的指示和斗争形势的需要.将中共福建省委改为中共闽浙赣区党委(1947年11月改为中共闽浙赣省委)。会议期间,接到中央《对福建行动游击战争方针的指示》,制定了《闽浙赣区党委关于发动爱国游击战争决定》,并部署了各地区爱国游击战争工作。  相似文献   

5.
武夷山市(原为崇安县),于1949年5月9日解放,被誉为"福建解放第一城". 解放战争时期,崇安是闽北游击纵队开展爱国游击战争的中心地带.1946年11月至1947年1月,中共福建省委在南(平)古(田)(建)瓯地区召开具有历史意义的省党代会.会上,中共福建省委改设闽浙赣区党委(9月改称省委);制定了<闽浙赣区党委关于发动爱国游击战争决定>、<闽浙赣区党委告闽浙赣全体党员书>等文件,并部署了各地区爱国游击战争工作,决定闽浙赣区党委委员王文波任中共闽北地委书记.  相似文献   

6.
为了配合全国解放战争,1946年11月,中共福建省委在南(平)古(田)瓯(建瓯)地区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省党代会.会议总结了抗战以来福建九年斗争的经验、教训,并根据中央的指示和斗争形势的需要,将中共福建省委改为中共闽浙赣区党委(1947年11月改为中共闽浙赣省委).会议期间,接到中央<对福建行动游击战争方针的指示>,制定了<闽浙赣区党委关于发动爱国游击战争决定>,并部署了各地区爱国游击战争工作.  相似文献   

7.
一九四七年四月古田澄洋暴动后,由左丰美领导的陈正贵分队,陈得有机枪班和暴动农民组成的黄孝武、陈联治分队,编成一支约有五十多人的队伍,这支队伍就是闽东游击队的前身。它以古田大小东一带为依托,辗转于古屏边境,与国民党福建省保安第四团、古田县保安队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五月间,在左丰美领导下,这支队伍改建为闽浙赣游击纵队第二大队。队长余三  相似文献   

8.
上饶,是一块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红土地,在这块热土上,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浇铸了一道道历史丰碑。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在江西上饶及其周边地区创建的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是全国著名的六大革命根据地之一,毛泽东曾高度称赞为“方志敏式的革命根据地”和“模范的闽浙赣省”;“皖南事变”的历史产物上饶集中营,曾经发生茅家岭暴动和赤石暴动,堪称暴动成功的典范。当年的诸多革命历史旧址成为当今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观光的旅游景点。1996年,闽浙赣省委机关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又被江西…  相似文献   

9.
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成为蒋介石反革命统治由权势横暴、倒行逆施到民心尽失、全盘崩溃的转折点。福建省闽粤赣边区的党组织和游击部队从分散隐蔽转入公开发动游击战争。闽浙赣边区党委开展爱国游击战争.发动群众扩大武装,摧毁国民党统治的反动基础.恢复与建立民主根据地。同一时期,在中共闽浙赣边、闽粤赣边区委的领导下。  相似文献   

10.
解放战争时期,闽浙赣区党委(省委)及其所领导的游击战争的历史功绩,应当予以充分的肯定。理由是:首先,闽浙赣边区这块革命根据地,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建立起来的,经历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以后又经过八年抗战,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则一直是在党  相似文献   

11.
正闽浙赣边区是一块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区域。大革命时期,即开始有党组织活动。土地革命时期,边区各地革命斗争风起云涌,此起彼伏,先后建立了工农红军,创建了苏维埃政权,其中闽北、闽西北苏区成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苏区主力红军长征后,闽浙赣边区军民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闽浙赣边区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南方国民党统治区内重要的战略基地之一,为中国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闽北是闽浙赣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闽浙赣边区很多重大  相似文献   

12.
《福建党史月刊》1990年第4期登载了郑澄桂同志《闽浙赣省委称谓究竟始于何时》一文(下称郑文),对闽浙赣区党委改称闽浙赣省委的“起始”时间作了新的考证,否定了他自己原将改称一时间判定为“1947年11月15日”的说法(详见《福建党史通讯》1987年第7期)。这种求真求实的治学态度是无可厚非的,问题是郑文仅凭一份华东局“辰灰电”,断然得出“证明了上级  相似文献   

13.
1948年,中共闽浙赣省委在南(平)古(田)(建)瓯地区领导发动“除恶分粮”斗争,推动了整个闽浙赣地区群众性游击战争的飞速发展,取得重大胜利。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南古瓯地区就有200多个乡村,普遍开展“除恶分粮”斗争,近18900户农民参加斗争,除恶霸100多人,分粮12600担,抗丁1200多  相似文献   

14.
由福建省档案馆和中共福建省委党史征委会闽浙赣办公室编的《闽浙赣党史文件资料选编》上、下集,列入福建档案史料丛书,已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系一九三八年至一九四九年六月间中共福建省委、闽浙赣区党委、中共闽浙赣省委  相似文献   

15.
1947年4月,古田澄洋暴动后不久,江作宇奉令从古田鸟仔垅带领一个班前往大东,在前洋村后山一个叫粪箕壑的小山厂与左丰美、余三江会合,组建了闽浙赣游击纵队第二大队。大队长余三江,政委江作宇,我当时任第二中队事务长。在此后三年的解放战争中,我大部分时间都在江、余部队里战斗和生活。1948年底,我调到省委警卫队任指导员,继任省委机要员,余三江那时负责纵队教导队,我们还经常在一起。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知真向“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献交了一本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著名烈士黄道的遗著——《抗日游击战争的实际知识》。这本书是黄道调离闽赣省委,任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宣传部长兼新四军驻南昌办事处主任期间所著,1938年8月由解放社出版。在这本书中,黄道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地分析、估价了我党领导下的游击战争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论述了抗日游击战争的基本条件、发动组织、战略战术及游击队的行军、宿营、侦察、  相似文献   

17.
(一)一九四六年国民党挑起全面内战,全国解放战争全面开始。闽浙赣地区由武装退却转入广泛发动群众,开展爱国游击战争。一九四六年三月,党的七大中央候补委员、建福省委书记曾镜冰同志去延安,向中央汇报福建省委的工作。刘少奇同志肯定了福建省委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工作有“三大创造”,即武装退却、合法与武装斗争相结合、反特务斗争。并对福建今后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指出:“你们目前不是退却的任务,而是巩固、发展、提高三大任务。”十月,曾镜冰同  相似文献   

18.
为紧密配合闽浙赣党史的编写研究工作,福建省档案馆和中共福建省委党史征委会闽浙赣办公室合编的《闽浙赣党史文件资料选编》一书,经两年多的收集、整理、编纂,最近已完稿,并经省委领导同志批准,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将于今年内部发行。  相似文献   

19.
为了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闽浙赣边纵队诞生40周年,也为了完成原中征委交给的闽浙皖赣四省协作的写史任务,闽浙赣省委领导下武装斗争研讨会筹备领导小组于1989年5月决定编写《解放战争时期闽浙赣边区武装斗争史稿》一书并相应成立了编审组和编写组。当年9月写出初稿,于1990年1月在福州市武夷大厦召开审稿会征求意见。这次  相似文献   

20.
今天,我十分高兴地和同志们,特别是当年战斗在闽浙赣边区的老同志一起,出席在这里隆重举行的《中共闽浙赣边区史》首发式。《中共闽浙赣边区史》是我省继《中共福建地方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之后,在党史研究上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在此,我谨代表中共福建省委,对《中共闽浙赣边区史》的出版发行,表示热烈的祝贺! 闽浙赣边区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党在南方的革命战略基地之一,在革命战争的峥嵘岁月里,边区党组织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同省情、区情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