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江胜信 《党建》2010,(8):17-18
有一位老兵,还在"前线"。他就是阎肃,今年整整80岁。自称"80后"。中老年人知道他,是因为由他撰稿的歌剧《江姐》以及主题歌《红梅赞》。半个世纪以来,该剧5次复排,演出500多场,创造了中国歌剧史的奇迹。  相似文献   

2.
王建柱 《党课》2010,(17):119-120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歌剧《江姐》中的经典唱段被几代人传唱至今。196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将小说《红岩》中有关江姐的事迹搬上了歌剧舞台,至今仍常演不衰,成为我国歌剧中的经典。  相似文献   

3.
196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将小说《红岩》中江姐的事迹搬上了歌剧舞台,这就是歌剧《江姐》。歌剧《江姐》于当年在北京首演至今。经历了5次复排,常演不衰,成为新中国歌剧中的经典。不久前.笔者采访了歌剧《江姐》的几位主创人员,请他们回忆这部优秀作品诞生过程.其中的点点滴滴令人百感交集。  相似文献   

4.
一部歌剧,一唱就是50年,她就是红色经典《江姐》。这是一个特殊的艺术现象。歌剧是歌唱艺术皇冠上的明珠,2007年,国家大剧院刚落成,就选定《江姐》为首演歌剧。著名剧作家、《江姐》的编剧阎肃说,每场演出没有人提前退场,大家都全神贯注地听,  相似文献   

5.
耿耿 《党史纵横》2009,(1):33-37
2007年5月上旬,国家大剧院致函空军,希望空军组织复排歌剧《江姐》,作为国家大剧院启用后首批上演的七部经典剧目之一,在国庆节期间进行演出,向党的十七大献礼。歌剧《江姐》是全军唯一入选国家大剧院首批演出的剧目,也是全国唯一入选的歌剧。空军政治部和空政文工团将其作为一种很高的政治荣誉,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包含"革命"和"建设"两大主题,以主题为依据,马克思主义可区分为"经典马克思主义"和"现代马克思主义"。与此相联系,马克思主义包含着两大话语体系:"革命话语体系"和"建设话语体系",其中,经典马克思主义本身是一个革命话语体系,同时也蕴含着一套建设话语,现代马克思主义本身是一个建设话语体系,经典马克思主义所蕴含着的建设话语和现代马克思主义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建设话语体系。把经典马克思主义中所蕴含的"建设话语"发掘出来,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扬光大,这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这段旋律在神州大地传唱了半个世纪,直到今天,依然被人们奉为经典。一首歌、一台歌剧、一部电影,穿透时空,凝重与再现了血与火的革命岁月,  相似文献   

8.
“我这一生最幸运的事就是演了一部好戏,演了一个英雄人物……”著名歌剧演唱家王玉珍曾经在很多场合由衷地这样表示。1959年、1961年,王玉珍分别在同名歌剧、电影《洪湖赤卫队》中成功地扮演了剧中的主要角色——韩英。成为几代人记忆中不可磨灭的经典形象。  相似文献   

9.
朱华 《党建》2012,(5):39-39
经典做法◆积极做好社会热点引导,回应群众关切,把"讲道理"与"讲故事""、大主题"与"小切口"结合起来,把"普通话"与"本地话"、"我来讲"与"大家讲"结合起来,有效拉近理论与群众的距离。◆开辟"理论普及"频道,开通政务微博"理论在线"专页,建立"网上学校",开设"手机报"、"手机课堂"等板块,与国内外省内外理论学习资源相对接,实行全程、全覆盖式理论学习教育。  相似文献   

10.
史涌涛 《先锋队》2014,(11):30-30
掌声,潮水般响起,经久不息;泪光,在很多人的眼中闪动;赞叹,从人们的口中由衷发出:“震撼!”“太美了!”“非常精彩!”……8月15日,大同县会议中心,大型民族歌剧《党的女儿》演出专场,这是这部经典民族歌剧在大同市各县区进行巡演的最后一场.每场演出,这样的画面都会上演。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经典"?经典,是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是同类作品中经过历史选择的最有价值、最具代表性、最精美的作品。刘勰在《文心雕龙·宗经》篇中说:"三极彝训,其书曰经。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意思是说,阐释天、地、人这些常理的书谓之"经"。同时,"经"也是至高无上的道理、不可磨  相似文献   

12.
看到辽宁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曾维前不久在市委十二届一次全会上《带头学经典重品行讲奉献》的讲话后,我忽然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注重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新方法,才能充实自己,使自己更有"内涵"。曾维说:"重视学习,学用结合、学以致用,这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我们要把学经典作为一种精神追求,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学经典贵在坚持、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经典"?经典,是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是同类作品中经过历史选择的最有价值、最具代表性、最精美的作品。刘勰在《文心雕龙·宗经》篇中说:"三极彝训,其书曰经。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意思是说,阐释天、地、人这些常理的书谓之"经"。同时,"经"也是至高无上的道理、不可磨  相似文献   

14.
巴黎歌剧院是欧洲最大、最豪华的歌剧院,是世界上最大的抒情剧场.总面积11237平方米,可容纳2000多位观众,每年都会上演许多经典名著.在建筑史上,这座建筑也是一个比较著名的折中主义艺术风格的代表作. 早在17世纪时,意大利歌剧风靡整个欧洲,称霸着歌剧舞台.欧洲各国的作曲家就致力于发展本国的歌剧艺术,与意大利歌剧抗衡.在这一时期,法国吸取了意大利歌剧的经验,创造出具有本国特点的歌剧艺术,法国歌剧也由此发展起来.法国歌剧艺术风格的形成,决定了法国将建立自己的歌剧院.1667年,由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批准,1671年3月,由佩兰、康贝尔和戴苏德克负责建造了法国第一座歌剧院——"皇家歌剧院",它就是巴黎歌剧院的前身.后于1763年被毁于大火.1861年重新修建,夏尔·加尼埃的竞标方案得到专家们最终认可.巴黎歌剧院建于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当时的花费是天文数字3300万法郎,也是当时世界上最为昂贵的歌剧院.法兰西第二帝国9年后解体,巴黎歌剧院还没有建完,第三帝国时期继续建设,于1875年完工.巴黎歌剧院是拿破仑三世统治法国时期在欧洲修建的一个规模最大、设计最周到、室内装修最豪华的歌剧院.  相似文献   

15.
今古相通,古代官德文化中至今仍然闪耀着历史光辉的为官者的"勤政务实"、"清廉从政"、"为民亲民"、"谏诤敢言"、"修身立德"等精华内容,作为中华文化的经典和珍品,穿越历史时空,于数千年后仍有助于党政干部了解现代官德规范与古代官德文化之间的传承关系,从古代官德文化精典中汲取思想营养,为当今的官德建设提供有益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求是》2010,(16)
<正>谁都明白,改编红色经典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尤其是要把《洪湖赤卫队》这样一部享有50年盛誉、家喻户晓的著名歌剧改编成长篇电视剧,就更要花一番心思了。原著电影看了  相似文献   

17.
潘链钰 《学习月刊》2014,(12):34-35
以章太炎为代表的晚清古文经学家用"通名说"释"经"之义,谓一切古书皆为经。与之不同的晚清今文经学家则以"专名说"释经,谓"经"专指孔子所编之书。今文经学家以微言求通经致用之道,欲应时代之大潮而奋起改革。古文经学家则默然承继汉代经学传统,训诂考据,引经学至学术实用之途。古今文经学家释"经"之差异,皆因对孔子及经典之看法有别。一、释"经"之异——"专名说"与"通名说"晚清已然有经今古文学之争。  相似文献   

18.
焦世新 《学习月刊》2010,(23):44-45
一场中期选举将"奥巴马神话"击得粉碎。曾几何时,这个白人嫌其黑、黑人嫌其白的总统,打着"变革"的旗号,从起初不被看好的参议员,先后击败希拉里和麦凯恩,创造了选举民主下的经典神话,成为美国史上首位"有色"总统。  相似文献   

19.
<正>民族歌剧《八一起义》遵循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保证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合理虚构细节,用跌宕起伏的戏剧矛盾、个性鲜明的人物塑造创作剧本,谱写了一部大气磅礴、恢宏壮丽的对党、对人民军队的赞歌。善于从史实中结构戏剧冲突歌剧《八一起义》用14场戏,41首经典唱段,艺术地再现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共五大召开、“七一五”事变、甘棠湖密议、中共前敌委员会成立、与张国焘的争论、朱德的“鸿门宴”、井冈山会师等历史事件,全方位地回答了为什么要举行起义、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一部铭记英雄、讴歌英雄的优秀舞台艺术作品,贵州花灯戏《红梅赞》根据经典歌剧《江姐》改编,用具有贵州浓郁地方特色的花灯戏,讲述了革命先烈江竹筠的英勇事迹。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中,受到热烈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