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意义重大,是在新的条件下对党群关系问题进行的新思考,能够为执政党建设理论研究的深化打开新思路;为探索执政党建设的具体实现方式提供新路径;为逐步形成执政党建设长效机制启发新思考;还能够为探索执政党建设规律营造新的环境。从执政党建设规律和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上思考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要求我们必须常态化培育群众观点、常态化践行群众路线、常态化健全体制机制、常态化营造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围绕着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的总目标和怎样建设执政党的总体布局,坚持不懈地进行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失误的教训,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体系,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执政党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对执政党监督的理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加强对执政党的监督是执政党建设的重大课题,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明确了监督的关键是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防止以权谋私和滥用权力;强调对执政党的监督必须以法规和制度为依据和前提;以改革和完善监督机制为保障。  相似文献   

4.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获致和维系党的执政地位的先决条件。毛泽东对执政党先进性建设的探索不仅解决了建国以后如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大问题,其对执政党先进性建设的探索及其失误也为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对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执政党建设理论准备不足,中国共产党在探索执政党建设中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执政党建设理论得到不断发展,初步形成执政党建设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6.
声音     
《党课》2010,(6):70-70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说到底是要不断把握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执政党建设是长期任务,探索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是永恒课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由于社会地位、中心任务等方面的变化,给执政党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任务,使执政党面临新的严峻考验。毛泽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学说为理论基础,结合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实践,对执政党建设进行了艰辛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共产党执政62年来,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执政党建设进行了不懈探索和创新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形成一整套科学的执政党建设理论体系,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  相似文献   

9.
王进芬 《求实》2005,24(9):7-10
在俄共成为执政党后,列宁为维护党的先锋队性质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他强调,执政党要注重党员质量;要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要加强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严格对党员干部的法纪;要敢于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  相似文献   

10.
《世纪桥》2015,(1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之一,对执政党在新形势下适应纷繁复杂世情、国情、党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拟在学习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论述的基础上,从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来探索加强执政党建设的必要性,分析当前执政党建设面临的困境及提出新形势下加强执政党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作为实现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角色转变的中国共产党,对民众的认同比其他政党拥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为此,执政党认同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和重点问题。综观近年来执政党认同研究,主要集中于基础理论的持续探索、不同主体认同状况的实证研究、不同视阈下的现实考量和以此为视角的理论运用,为执政党认同研究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随着政治社会化的推进,当前研究的现状与满足执政党对增强民众认同的迫切愿望之间还有差距。梳理分析近年来执政党认同研究,对促进此项研究发展和运用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经济建设逐渐成为摆在我们党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如何加强执政党的经济建设能力,更好地完成党制定的由一个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伟大任务,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是中国共产党必须正确思考的重大课题。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朱德十分重视执政党的经济建设能力,他强调经济建设是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全国人民的大团结是执政党开展经济建设的必要条件,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中力量发展生产,经济建设应遵循的原则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执政党领导经济建设要转变领导方式,探索中国自己的经济建设之路。朱德在经济建设上的执政能力思想,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执政党建设思想与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结合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围绕着"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这个执政党"这一根本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执政党建设思想,成为新时期维护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陈刚 《唯实》2003,(6):45-48
执政党思维是执政规律的重要内容。执政党思维与革命党思维具有鲜明的不同特征。一个党获得执政地位并不一定自然生成完整、严密的执政党思维。为此 ,中共三代领导集体作了长期艰辛的探索 ,十六大作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实践执政党思维 ,必须转变思维方式、执政方式 ,废除过时的法规 ,尤其要用执政党思维统一基层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的意志  相似文献   

15.
党的八大关于执政党建设的成功探索,对执政党的建设有着重大意义。党的八大科学分析形势、强调党内民主、走群众路线,透视出执政党建设的思路,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也有局限性存在。在新时期,八大的执政党建设思路对加强执政党建设仍然有着深远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保持党的先进性对执政党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毛泽东对执政党先进性建设的探索不仅在当时起到了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任务的重要作用,而且对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执政党先进性建设具有重要启迪,因而,探讨毛泽东执政党先进性建设思想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保持党的先进性对执政党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毛泽东对执政党先进性建设的探索不仅在当时起到了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任务的重要作用,而且对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执政党先进性建设具有重要启迪,因而,探讨毛泽东执政党先进性建设思想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朱修国 《新视野》2003,2(3):39-40
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党的建设理论的发展可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阶段:努力探索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道路的阶段、拨乱反正和开辟执政党建设正确道路的阶段、执政党建设问题被提到突出地位的阶段。通过对执政党建设理论发展历史的梳理,我们对这一理论不断发展创新的特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正>从理论上讲,任何国家的执政党都要对国家政权系统进行有效的控制,都要施加足够的影响,使自己的执政意图能够通过国家政权系统贯彻落实,否则就不成其为执政党。但是,如何执政、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执政,却是可以而且应该随着社会的经济基础、组织结构、文明程度等等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和革新的。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随着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相似文献   

20.
不同国家执政党具有不同的执政方式,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执政特点。通过了解和掌握不同国家执政党的执政方式情况,学习研究不同国家廉政建设做法,为我们加强党的建设,改进党的作风,探索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中党的执政规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