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职场是"求达"的地方义利关系是人人都回答的问题义是约束条件,利是目标函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职场和学校的一大不同在于,学校是"求真"的地方,而职场是"求达"的地方。什么是"达"呢?"达"就是效率、效益或利益,也就是以尽可能少的成本,获得尽可能多的收益。简言之,就是求利,为组织求利,为个人求利。所以"义利关系"问题是所有身在职场的人都要回答的问题,根据一个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看出他或她是不是一个真的君子。关于义利关系的争论在中国已经进行了两千多年了,有人主张"重义轻利",有人主张"义利并举",也有人主张"利字当先"。  相似文献   

2.
我不认为幸福与科学有什么成比例的关系。也就是说,它们分属于两个系统。一个是情感的范畴,属于精神的领域。一个是物质的范畴,属于无生命的领域(这样划分不严谨,对生命科学有点不敬,请原谅。我说的生命指的是变幻万千的活体感觉。)。  相似文献   

3.
人的生活离不开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衣食住行等属于物质层面,它的“繁荣”或日“昌盛”,有赖于人类物质创造能力;文学、艺术、哲学、史学等,属于精神层面,它的“繁荣”或日“昌盛”,有赖于人类精神创造能力。物质创造力与精神创造力交互作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演进。  相似文献   

4.
义、利及其关系问题,是个古老而新鲜的话题。在我国实行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实行根本转变的过程中,弘扬传统文化中义利观的精华,倡导社会主义的义利观,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两个文明建设,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既受“利”即物质利益所支配。又受“义”即道义、理想、信念等所驱动,分别成为社会发展的物质动力和精神动力。“义”与“利”虽分属思想文化和经济生活两个不同的范畴,但两者又是辩证统一的。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各学派对义、利及其关系的主张虽有差别,但占主导地位的是“贵义重利”、“见利思义”和“取利于义”的义利统一观。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是什么关系? 社会主义经济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不同层次的概念。后者属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范畴,前者属于特定经济关系性质的范畴,或经济制度范畴。讲社会主义经济,正如同讲资本主义经济、封建主义经济一样,都是指具有特  相似文献   

6.
刘怀惠撰文认为,要正确理解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除了应从思维人手外,还必须弄清思维与序在同物质与精神这两种关系的区别。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一种认识关系,而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则是两种现实之间的关系。物质和精神是两种存在、两种东西、两种力量。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等同起来是不对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作为两条根本不同的认识派别,是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上划分的。用对物质、精神孰先轨后的回答划分“唯物”。‘唯心”不具有普遍性,而用对思维与存在关系的回答划分“唯物”、“唯心”,则是一个普遍的、恒…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选择原儒“义利”观这一平安文化原型理念作为公安队伍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维度。在阐述“义”“利”之所指、原儒的“义利”观之后,论证原儒“义利”观对公安队伍队伍反腐倡廉建设价值在于:一、推进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和平安文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二、促进公安干警严格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十六字”总要求;三、提高公安干警的精神追求和文化自觉;四、强化公安干警职业道德建设;五、增进公安民警法治精神,强化“从严治警”。作为平安文化的原型理念之一的原儒“义利”观,能够在当今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反腐倡廉建设中,发挥其现实功用。  相似文献   

8.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坐标和原则路印林一、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正确坐标任何精神文明都不是抽象的。精神文明就其内容来说,属于人们的精神生活,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所谓精神文明建设的坐标,就是精神文明赖以存在和发展并为其服务的社会物质生活...  相似文献   

9.
儒家“义利之辨”的实质和现实意义张奇伟“义利之辨”是中国儒学基本理论问题之一,宋儒朱熹曾说:“义利之说乃儒者第一义。”(《朱子大全集·与延平李先生书》)凡为儒者没有不谈“义利之辨”的。义利之说成为中国哲学突出和富有特色的理论领域。本文拟对儒家义利观的...  相似文献   

10.
2006年春节,胡锦涛总书记去延安慰问考察,作了有关“延安精神”的重要讲话,三月,在全国“两代会”上,他又提出了“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感到两者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可以结合起来学习,下面谈三点学习体会。一、理论上的同一性首先,延安精神之所以称之为“精神”,是相对“物质”而言,而“八荣八耻”作为荣辱观,它是一种“观念”,精神和观念,从哲学意义上来理解,它同属于上层建筑的思想意识的范畴。其次,在思想意识范畴内,延安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又同属一个科学的、先进的思想体系。延安精神是在抗战和建国过程中,在延安这…  相似文献   

11.
义利思想构成了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长期以来,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一直是一个歧义丛生,聚讼纷纭的领域。目前,学术界普遍流行的看法是,孔子重义轻利,他重视行为道义层面的意义与价值,而忽视行为效果与实利。但也有学者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孔子不是主张重义轻利,而是义利并重的。应该说,这些看法各有所得,但也不同程度地带有片面性。笔者认为,义与利本来就是一个关系范畴,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谈谁重谁轻的问题。事实上,孔子对于义利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是有所认识的。在主要记录孔子言论和思想的《论语》中,义利问…  相似文献   

12.
在义利关系问题上,是“重义轻利”,还是“重利轻义”,或是“义利并重”,历来为诸多思想家所探索,争论不休。历史发展到今天,正确认识和处理义与利的关系,树立科学的义利观,是当今中国人民要逐步解决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之一。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提出,要“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这种义利辩证统一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义利观的科学概括,又是对历史上义利观中合理因素的批判继承。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标志着人类在义利关系的…  相似文献   

13.
从古至今,公平正义与功利二者关系的问题一直是学界的争论焦点,到了市场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何合理处理二者关系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公平正义与功利的关系在儒家理论视域中即义利关系,南宋时期儒家义利思想趋于成熟,出现了以朱熹为代表的“融利于义”义务论义利思想与以叶适为代表的“成利致义”功利主义义利思想两大思潮,二者围绕着义与利何者更具优先性的问题展开了激烈论辩。以此义利之辩为思想进路,可为公平正义与功利二者关系的现代诠释提供来自中国智慧的思想借鉴。  相似文献   

14.
民族的精神能源,是客观无形存在的,它是由每个民族分子的“智能、文化指令、精神状态和客观环境”所构成的。精神能源与物质能源,二者有较大区别:精神能源丰富并取之不尽,物质能源有一定限量且用后不能再生;精神能源属于支配性和不断生产性,物质能源属于被支配性  相似文献   

15.
李星星 《传承》2008,(20):26-27
邓小平高度重视人民的物质利益,同时提倡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依法致富,反对拜金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义利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国家、集体的利益与个人利益的一致性是义利统一的前提,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义利统一的保障,"三个有利于"是义利统一的评价标准,以义制利是义利统一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高度重视人民的物质利益,同时提倡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依法致富,反对拜金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义利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国家、集体的利益与个人利益的一致性是义利统一的前提,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义利统一的保障,"三个有利于"是义利统一的评价标准,以义制利是义利统一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17.
农民养老的社会网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明太 《求索》2007,(12):78-79
受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和边燕杰的“强关系”的启发,借助于韦伯的理想类型法,农民养老的社会网络可以分为“弱网”和“强网”。前者是指由弱关系连接和维系的社会网络,后者是指由强关系连接和维系的社会网络。从强度、多元性和互换性对农民养老的社会网络进行了分析,认为当前我国农民养老的社会网络属于强网的范畴,从强网向弱网的过渡和转变是农民养老改革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生产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它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三个方面的含义。可是,长期以来,人们在对生产这一概念的理解上却存在着偏颇,认为生产就是物质生产,而把精神生产排除在生产范畴之外。这不仅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原意,而且在理论上也是错误的,因而造成了实践上的失误。所以,完整准确地理解“生产”这一历史唯物主义重要范畴  相似文献   

19.
高剑平  ;仇小敏 《求索》2008,(3):40-42
文章讨论了信息论对系统科学思想史的贡献:确立了信息概念并清算了机械论;其方法表现出了深刻的哲学意义——重视“整体”与“关系”;信息离不开物质,但它与所表征客体的可分离性则带来了对世界图景的新看法,并为阐明“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这一辩证唯物论原理提供了信息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城市与乡村相对应而存在。关于城市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一般指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的文化可以分为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三个层次。如果说物质属于城市的文化“表层”,制度属于城市的文化“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