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足迹是犯罪现场最常见的痕迹物证之一,它不仅能反映出案犯在犯罪现场活动的轨迹,亦或多或少的隐含有犯罪分子的个体信息。现场勘查中,由于案犯的伪装、破坏、技术人员的勘查技能或现场客观条件等因素的制约,现场实际勘验中对足迹的发现、提取和利用往往不尽人意,利用传统的足迹发现和提取方法效果不太理想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有几种简单易行的方法,现列述如下:1灰尘减层足迹的提取对承痕体上灰尘层面厚、灰尘细腻且粘附性较强,足迹反映清晰,各种特征反映明显、稳定的,可以直接拍照或利用静电吸附器吸附后再拍照提取。对承痕体上灰尘层面薄,但承…  相似文献   

2.
血痕、泥水足迹与软质客体上加层灰尘足迹的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笔者在勘查现场时,常遇到光滑地面上已干涸的血足迹、泥水足迹,以及软质座垫上灰尘加层足迹,有时对其拍照后将其提取下来,时间短的血足迹和泥水足迹由于未完全干涸较容易提取下来,如果气温高、时间长,足迹会牢固地与地面结合在一起,很难用胶带粘下来,而软质客体上灰尘足迹采用常规方法提取的足迹又易变形,影响检验效果。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到两种简便易行的提取方法,介绍如下:1血痕、泥水足迹的提取准备一条毛巾和一盆热水,将毛巾在水中浸温,稍拧一下,把温热毛巾打开平铺在足迹上,过几分钟后将毛巾移开,使干涸的血迹、泥土潮湿,稍干燥…  相似文献   

3.
立体足迹计算机自动识别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足迹是犯罪分子在作案过程中遗留在承受客体上并能反映赤足或穿鞋袜的结构形态和人体行走动力的痕迹。在我国利用步法追踪和足迹检验认定人身起步于50年代,当时还是处于少数人掌握的经验阶段。上世纪80年代以后,在马玉林先生的步法追踪的基础上,科技工作者沿着形象特征和步法特征两条线索,使足迹检验的科学理论有了较大发展。在足迹认定人身方面,形成了诸多各有所长的检验方法。为了实现足迹检验现代化,笔者和有关部门共同研制了“立体足迹计算机自动检验系统(以下简称系统),介绍如下。1“系统”性能与功能1.1原理人体站立或行走条件下,脚掌…  相似文献   

4.
从足迹分析的角度,对犯罪现场上发现、提取的形象足迹和变形足迹在认定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2010年2月20日,某县发生一起杀人焚尸案件,现场勘查过程中,在一居民住户门前新建的水泥路面上发现数枚与中心现场嫌疑人所留同一种类的立体足迹。由于承痕体为已凝固的水泥地面,如使用石膏  相似文献   

6.
朱平 《刑事技术》2005,(5):52-52
我国的足迹检验技术在80年代和90年代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足迹检验技术从步法检验、形象检验,发展到鞋底磨损检验、足迹动力形态检验、足迹定量化检验等。特别是近几年,足迹检验中各学派、各门类的各种检验技术内容丰富,方法多样,正在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足迹学体系,在侦查破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常用的足迹鉴定包括:1赤足足迹的鉴定主要以足迹的大小、形象、轮廓、重压部位的密度、乳突花纹、残缺部位、是否变形等特征为赤足足迹进行同一认定,赤足足迹的鉴定又分为平面赤足足迹的鉴定和立体赤足足迹的鉴定。2鞋印足迹的形象鉴定主要…  相似文献   

7.
足迹个体识别技术自动化——足迹计算机自动鉴定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场遗留的足迹,是直接认定罪犯的法庭物证,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罪犯作案手段狡诈,换穿鞋作案或作案后把鞋仍、毁掉,致使现场足迹失去了检验特征及认定鞋子的条件.1975~1986年笔者成功研究出足迹鉴定进行个体识别的科学理论——“足迹动力学”和足迹动力形态检验新技术.1991年利用该技术开始研制“足迹计算机自动鉴定系统”,用于检验、鉴定一个人换穿鞋足迹的同一认定,及不同人穿相同鞋足迹的个体识别,实现了反映人体运动规律、个体特点的足迹动力形态特征数据的输入——检验、比对、鉴定——自动生成成果——输出打印鉴定报告、图形自动化.  相似文献   

8.
足迹是犯罪现场上遗留率最高的一类痕迹,是侦查破案和刑事诉讼中最为常见的重要物证之一。足迹检验技术是同刑事犯罪作斗争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现场足迹的分析,可以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本文总结了男女性别各自的足迹一般反映特征,分析了各年龄阶段所反映出来的步幅特征、步法特征和各种体态的人足迹特征的反映,并介绍了几种根据足迹推算年龄、身高的方法。以期能为足迹检验工作提供更加科学的方法和更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9.
引用黄金分割律的有关理论与方法,讨论其在足迹检验、特别是残缺足迹检验方面应用的可行性及现实性,具体介绍了足迹各部位特征点与黄金分割律的相关关系,从而达到根据残缺足迹分析完整足迹特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利用足迹破案的主要工作平台——足迹查询系统已在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广泛应用,足迹查询系统大多采用省、市、县三级运行模式,具体地说:省、市级公安机关设立现场足迹库和犯罪嫌疑人捺印足迹库,并各自提供给下级单位进行查询比对;县级公安机关设立远程客户端,主要功能为录人现场足迹和犯罪嫌疑人捺印足迹,并能把这些足迹发送到省、市级足迹库中进行查询比对。  相似文献   

11.
利用足迹特征分析身高时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足迹进行遗留足迹人的身高分析是一项经常使用的足迹检验技术,本文针对不同的身高分析方法,探讨在这些方法的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以期提高利用足迹进行身高分析的准确率,充分发挥这一检验技术在侦查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足迹是案件现场出现率最高的痕迹物证,是现场勘查中发现其他物证的关键“导航仪”,在案件侦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形势下,足迹检验技术专业受限于人才培养不足、体系建设粗疏、理论研究滞后等问题,未能紧跟时代步伐,对侦查、诉讼的支撑明显弱化。2018年,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与重庆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决定共建“现代足迹检验技术实验室”,希望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实现足迹检验技术的继承创新、跨越发展。本文主要介绍实验室的规划、组织架构、战法流程和运行机制,并对利用新兴技术推动足迹检验技术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足迹提取是刑事案件现场勘查的主要内容之一,由于承痕客体的复杂性,足迹的显现方法也多种多样.其中,粉尘地面的立体足迹的提取仍是一大难题.粉尘地面立体足迹是指承痕客体表层覆盖了较厚一层质地松软、干燥的粉尘类物质的足迹,如水泥粉、石灰粉或其它类似物质.由于粉尘地面立体足迹的承痕客体的理化性质特殊,不宜采用常规的静电吸附法,用拍照提取和制作石膏模型等方法提取也不理想,因此其提取具有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14.
足迹检验技术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鞋子(足迹)进行检验鉴定是近2 0多年发展起来的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技术手段,先后涌现了步法追踪检验、鞋底磨损特征检验、足迹动力形态检验、单个足迹检验、足迹定量化检验等技术,已达到通过足迹检验直接认定人身的应用阶段。最近几年还将系统分析、计算机自动化检验等加以应用,为足迹检验这门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高科技平台。其中,因磨损特征检验技术简便易学,可操作性较强,在案件侦破中容易发挥作用,就我市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该项技术在本地区办案部门中普及和认同程度相对较高,基本上是以鞋底磨损特征检验技术应用为主,其他检验…  相似文献   

15.
氨基黑10B显现血手印血足迹的注意事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初阳 《刑事技术》2003,(Z1):67-67
氨基墨10B作为一种安全无毒、反应灵敏的生物染色剂,由于其对犯罪现场遗留的血手印、血足迹具有良好的显现效果,而经常被用于犯罪现场血手印、血足迹的显现。其原理是:人体血细胞、血浆蛋白等蛋白质化合物,在酸性环境中带正电荷,可与氨基黑10B的阴离子产生吸咐作用,从而将血手印染成蓝黑色。近年来,该方法已在我市10个县市区的刑事技术部门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一些大要案现场勘查及物证显现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根据各地应用情况,反映氨基黑10B在显现血手印、血足迹中,受配制方法、浓度、显现时间、冲洗方法等不同,显现效果也有差别。现将…  相似文献   

16.
本文概括阐述近年来国内外Foot scan,Novel emed,Zebris FDM系统在医学、体育、刑事技术方面中应用的基本情况。对3套系统测量人体足的动静态压力分布进行对比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传感器技术在足迹检验中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根据国内足迹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现状和需求 ,研制了适合我国刑侦工作特点的足迹管理与查询系统。方法 通过建立鞋厂鞋样、现场足迹和犯罪嫌疑人足迹数据库 ,利用足迹分析与比对软件进行管理和查询。结果 该软件完全能实现足迹管理计算机化 ,降低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 ,提高足迹信息的使用率。结论 该软件使用方便快捷 ,适合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现场足迹查询比对系统,加强现场足迹的利用意识。方法以现场足迹文本查询、现场足迹图形特征查询和两者复合查询为比对系统的主要内容,并对现场足迹文本字段和足迹图形进行统一的科学界定。结果具有输入、浏览和异地查询功能。结论现场足迹查询比对系统能提高足迹的认定率,提高案件的并串质量和速度,达到破案目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赤足足迹和穿袜足迹的自动识别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因为需要脱鞋,应用场景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单枚穿鞋足迹识别由于鞋底花纹的多样性、随机性给智能识别造成了很大的阻碍,识别准确率普遍较低,成为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本文聚焦于不同人穿同一种鞋的足迹识别,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的穿鞋足迹识别网络。采集大量的足迹样本,通过旋转、平移、加噪声等方式模拟犯罪现场足迹图像可能产生的变化,制作了足迹数据集,然后以ResNet为骨干网络,利用双向金字塔特征融合模块充分融合足迹图像的深层特征和浅层特征,最后针对鞋底花纹变化造成网络识别准确率降低的问题,提出了用迁移学习解决的思路,让网络学习未知花纹与现有花纹之间的联系,快速拟合出模型。经过训练测试,本文提出的方法在自制足迹数据集上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3.1%,CMC评价指标也明显优于其他网络。在新的足底花纹上,迁移学习对比从头开始训练,速度更快、准确率更高。大量的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穿鞋足迹识别网络识别准确率更高,提出的迁移学习的方法在面对新的鞋底花纹时,能够实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身高与足迹长度相关关系综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u XY  Yao HF  Lin JH 《法医学杂志》2005,21(1):15-18
目的全面分析研究足迹长度与身高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其变化规律。方法在全国范围内大量抽样收集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群的足迹样本,逐一测量其足迹长度,建立数据库,利用计算机进行综合统计、回归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获得大量的分析数据及回归方程。结论足迹长度与身高之间的相关关系明显,可以根据足迹长度分析留痕人的身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