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场勘查人员对犯罪现场进行勘查时往往会提取到很多细节特征点不多的残缺现场指印,我国指纹技术人员一般认为能作出同一认定的现场指印细节特征点一般不少于8个(特殊除外),这样那些现场提取的细节特征点少于8个的残缺现场指印往往由于不能同一认定而被丢弃,这就影响了刑事案件的侦破进程,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笔者在指纹检验鉴定工作中认为用虚拟特征法能对一些细节特征点多于2个而少于8个的残缺现场指印进行同一认定,现就具体操作方法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2.
1993年1月,某市发生一起枪杀司机抢劫出租汽车案,案发12小时后在距抛尸现场80公里的道路上发现了被弃的出租汽车,案发当天下雪,气温-10℃左右.勘查汽车在车门外侧白色油漆面上发现一潜血掌纹,分析为抛尸所留,经观察血掌纹呈冷冻状,在5℃左右的车库内哈气使其快速解冻,侧光下观察无过多水份用黑色磁性粉刷显,血掌纹着粉量大,细节特征清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比对认定系案犯所留.  相似文献   

3.
在日益增多的刑事案件中,传统的指掌纹认定技术在侦察破案中发挥着很大作用,在刑事技术领域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由于犯罪分子越来越多的戴手套作案,指掌纹认定手段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为了更有力地打击犯罪,必须有更新更有效的认定罪犯的技术手段。笔者于1992年底着手搜集戴手套手印样本,探索其内在的反映主体手掌本质的特征,研究如何用无纹线或戴手套手印认定案犯的方法,进一步形成其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
虹膜识别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琼 《刑警与科技》2005,(1):111-114
一、虹膜识别技术1.生物识别概述 研究表明:人体特征如指纹、掌纹、语音、虹膜等具有唯一性、稳定性特点,即每个人的这些特征都与别人不同,且终身不变。由于身体特征不可复制,基于这些特征应运而生多种生物识别手段,如指纹识别、掌纹识别、声纹识别、虹膜识别等,并广泛用于诸多领域。与传统身份标识物(如钥匙、证件)或身份标识号(如用户名、  相似文献   

5.
王斌 《刑事技术》2009,(1):74-75
就目前广泛运用的美国Cogent十指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来说,只有十指指纹和现场指纹的录入、比对查询功能,没有对掌纹的处理、比对功能,致使大量的现场掌纹和捺印掌纹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而现场有时会提取到条件不错的掌纹,特别是有些只有掌纹的重大案件,靠传统的人工比对费时费力又容易出现遗漏等问题,笔者通过1例案件的侦破,介绍利用美国Cogent十指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对掌纹进行处理、比对的方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的足迹检验中,形象特征比对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但由于形象特征具有形状不规则、不稳定、难以量化的特点,因此在检验中常难以统一标准,尤其是对于鞋印、袜印等痕迹,往往因为特征点少、形象不明显、部位残缺等原因,导致难具有排他性特征组合而无法给出认定结论。笔者利用Photoshop软件对痕迹进行坐标定位、达到精确量化,使同一认定成为了可能。  相似文献   

7.
1 问题的提出指纹作为物证之一 ,能够缩小并锁定犯罪嫌疑人 ,因此指纹的提取率和利用率很高 ,但是刑事技术部门在提取和比对现场痕迹时还经常能够发现犯罪分子遗留的掌纹痕迹 ,如果不对其加以利用 ,将可能会损失纹型信息的 30 %。事实上 ,刑事技术手掌纹识别这一领域一直是个空白。我局根据实战的需要 ,在原有的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基础上研究开发建立了手掌纹数据库 ,目前已输入 2 2万人的手掌纹数据 ,实现了手掌纹识别功能 ,包括手掌纹输入、手掌纹特征提取、手掌纹比对、手掌纹数据存储管理等 ,是既有手掌纹数据库也有十指指纹数据库的识…  相似文献   

8.
张剑  宋杨 《中国检察官》2023,(10):20-24
司法实践中对于涉走私洗钱犯罪的认定标准多样,准确认定涉走私洗钱犯罪需着重把握两点:一是把握违法所得的核心要求和走私行为的违法本质,准确认定涉走私洗钱行为对象,特别是明确走私违法所得的范围,走私普通货物的违法所得为偷逃的税款,走私禁止类货物的违法所得为货物本身;二是把握洗钱罪的掩饰、隐瞒核心特征,准确适用洗钱罪名。  相似文献   

9.
《政法学刊》2018,(6):65-75
根据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39个恶势力裁判样本分析发现,实践中,对恶势力的组织特征、行为特征、危害性特征和雏形特征均存在司法认定的争议点,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恶势力司法认定的不规范、不准确的隐忧。解决这些争议要以具体刑事政策为导向,从恶势力"四个特征"的关系入手,建立一个"从形式认定到实质排除"的司法认定模式,明确对恶势力的组织特征和行为特征的判断是形式判断,对恶势力危害性特征和雏形特征的判断是实质判断,恶势力的司法认定应遵循从形式到实质的判断顺序,对危害性特征和雏形特征的实质判断可用于单向排除恶势力的认定。  相似文献   

10.
在利用轮胎花纹痕迹认定交通肇事车辆的工作中,通常是利用花纹类型(横沟花纹、纵沟花纹、块状花纹、混合花纹、非对称花纹)及适用的车辆种类等共性特征进行分析鉴定。由于轮胎是机械化流水作业生产,同一品牌、同一型号的轮胎,其花纹是相同的,而同种轮胎又可以安装在不同品牌的车辆上。因此利用共性特征仅能区分肇事车辆的种类,不能认定某一辆嫌疑车就是肇事逃逸车辆。笔者根据实战经验,根据轮胎花纹个性特征点来认定肇事逃逸车辆,本文就此展开如下讨论。  相似文献   

11.
残缺现场指印的鉴定有多少个相同点才能作出同一认定的结论是多数鉴定人员十分关心的问题,由于每枚指印在现场遗留情况不同,而使问题变得复杂。科学鉴定是,根据现场指印的不同部位分析现场指印与样本指印在相同的细节特征点中有无高质量特征点反映,然后再考虑特征点的数量,不能一概而论。就一枚现场指印来说,评断一个细节特征点的质量没有明确的标准规定。它是鉴定人员根据细节特征点的种类与所在现场指印的部位、指印的花纹形态和纹线的流向比较凭经验作出的或者是鉴定人员的一种心理判断。笔者认为高质量的细节特征点应从细节特征点的使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同一认定理论中存在的误区和鉴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理论上每个物体之间的特征总和都是不同的,这是同一认定的基础,但实际的认定过程中,我们不可能运用物体的所有特征,只要有发现的特征同时出现且来自于不同物体的概率小到一定程度,我们就得出同一的结论了。本文试着从同一认定的特征体系出发,以其为同一认定的逻辑起点,并由此对同一认定的概念,分类,认定标准进行了重新梳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布料载体上潜掌纹经真空镀膜显现后,掌纹DNA提取相关影响因素与检出基因座数目的关系。方法分别进行出汗手与无汗手掌纹按压,放置不同时间;对提取的掌纹DNA进行定量检测;比较白色与黑色布料载体基因座数目检出情况。结果掌纹基因座数目检出随时间延长而递减,出汗手组基因座数目检出高于无汗手组,rfu值600时,基因座数目检出百分比90%,模板量阈值为0.013ng。同一提取方法白布基因座数目检出高于黑布,布料色素抑制PCR扩增,致使基因座检出数目减少。结论真空镀膜技术能够很好地应于掌纹DNA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股票质押合同的效力认定与纠纷处理林承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对股票质押合同作了专门规定。本文根据担保法及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就股票质押合同的法律特征、效力认定及如何处理问题谈谈看法。一、股票质押合同的法律特征所谓股票质押合同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与债...  相似文献   

15.
特殊掌纹1例     
在指掌纹档案管理工作中,本人发现一左手掌纹内侧部,有一清晰、完整的斗  相似文献   

16.
在凶杀及无名尸等案件现场勘验中,常需要提取尸体掌纹。但由于有些尸体已形成尸僵,掌纹面积大且手掌中心部位悬空等原因,采用常规方法提取的尸体掌纹纹线不完整亦不清晰。为此,笔  相似文献   

17.
指纹是少数可以直接认定人身的法庭科学物证之一,在侦查破案及法庭诉讼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指纹只有三种鉴定结论,认定、否定和不够条件。长久以来,现场指纹存在着大量不够鉴定条件的指纹并被废弃不用,但这些指纹具有重要的侦查及应用价值,采用概率化的表达方式可以让这些指纹发挥重要的证据作用。本文阐述了一种对指纹进行扇形分区划分和特征统计的数学建模方法,研究统计了1 500万枚指纹图像的特征分布,拟合出各个扇区内部特征的概率密度函数,并采用贝叶斯准则和添加噪声进行修正,最终得出指纹鉴定结论的概率。本研究所计算出的指纹鉴定概率与指纹匹配特征点的数量、价值及特征稳定度成正相关,与扇区内部特征出现的概率成负相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指纹匹配特征的相似概率问题,为指纹鉴定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办法。研究结果能够使大量不够鉴定条件的指纹重新发挥证据价值,使指纹鉴定从定性走向定量。指纹鉴定结论概率化表达方式结合其他法庭科学证据进行量化分析,在认定犯罪嫌疑人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是法庭科学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8.
司法实践中,信用卡诈骗犯罪的形式多样化,并不断呈现出新特征,在涉及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问题上,很难把握。所以,正确认定信用卡诈骗罪也就成了有效打击信用卡诈骗行为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特殊掌纹     
笔者在工作中发现一枚特殊的掌纹。掌纹的外侧部是一枚倒立的斗型纹(见图)。  相似文献   

20.
浅谈对业务侵占罪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业务侵占罪构成要件的分析,揭示了该罪客观行为“侵占”的特征,指出侵占罪所不法取得的财产在其实施侵占行为以后就已经处于侵占者的持有之中,这是侵占罪的本质所在,也是它与贪污罪在客观方面的区别。文章中提出,《刑法》第271条第2款在以国家工作人员实施该犯罪行为可认定为贪污之外,还可以认定为“公务侵占罪”,因为第271条第2款仅仅只认定为贪污罪存在片面性,因此,当该款犯罪主体所侵占的对象是私有财产的时候,就不能定贪污罪,而可以增加一个罪名“公务侵占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