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伊犁河流域是西部大开发中最具潜力的宝地之一,具有水土、矿产、地缘诸多方面的优势。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家宏观政策及自治区总体发展战略以及自身等因素,伊犁河流域经济发展一趟趟赶不上车,与内地及新疆其他地区相比较,差距越来越大。为了改变伊犁河流域经济边缘化的状况,必须从发展外向型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入手,并积极实现竞争一垄断一竞争的良性互动,以扩大伊犁企业的规模,提高伊犁企业的品质。  相似文献   

2.
科教兴省实际上就是人才兴省,经济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调整经济结构是我国政府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经济工作的主要着力点。调整经济结构,关键在人。要调整和优化  相似文献   

3.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表现。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创新、人才开发和制度保障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决定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在新时代的新形势下,人才活力的激发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制约新时代人才活力的因素出发,探索出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激发人才活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任何生产、工作都需要人去操作。国外和国内许多知名企业通过发展都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管理职能与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一样,它的重要性越来越体现出来,越来越受到企业单位的重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举足轻重。一、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竞在现在激烈地企业竞争中,除了产品的种类、质量、效率、交货期和价格等以外,还有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一个资源,那就是人才。现在的企业之间的争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人才的竞争。在现代企业里先进的企业管理是企业立足市场的法…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就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是以经济和科学技术为实力的竞争,而经济、科技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人才的严重短缺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如何才能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成为许多国家日益重视和研究的科学,于是出现了一门新兴的学科——人才学,它是研究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层次辈出规律,并把这些规律应用于社会实践的一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谁能掌握人才,谁就会在竞争中获胜。一、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的今天,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所拥有的人力资本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如何缩小这种差距呢依我看,只要重视人力资源的投资,着力培育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并通过引进高科技人才和优秀的管理人员,来有效消化和吸收世界上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就可以逐步改变我们的落后面貌,缩短差距,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对一个企业而言,也是如此。我…  相似文献   

7.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民以才富。得民心者得天下,得人才者得未来。国家实力的竞争,在于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又是人才环境的竞争。  相似文献   

8.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高素质的人才是关键。而人才的培养、开发要靠教育。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传统的教育思想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对人才的需求。能否培养出适应国际国内竞争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将成为我国教育的主要问题,这不仅决定我国在21世纪能否拉近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教育差距、科技差距、经济差距,而且将决定我国能否全面实现现代化。无论是从国际还是国内背  相似文献   

9.
喻新安 《学习论坛》2002,(12):41-43
河南是经济大省 ,但不是经济强省 ,经济建设的任务相当艰巨。本文认为建设经济强省是省际之间经济竞争和综合实力竞争的主要特征 ,并分析了河南在全国的位置和差距 ,认为河南建设经济强省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追随历史兴亡的轨迹,无数鲜活的人物向我们走来,拭去历史的尘埃,掩卷沉思,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得人才,得天下;失人才, 失天下。人才的竞争,导演出几千年威武雄壮的活剧来。“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有人说,魏、蜀、吴三国鼎立,实际上是人才的鼎立,这话很有些道理。东汉建安  相似文献   

11.
王阿娴 《发展论坛》2000,(10):62-62
人才是劳动者中有一定科学知识的具有创造性的部分,是决定生产力水平高低的极重要的因素。斯大林曾经说过,没有掌握技术的人才,技术就是死东西,有了掌握技术的人才,技术就能够而且一定会创造出奇迹来;人才是世界上所有宝贵的资本中最有决定意义的。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竞争、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更多的优秀人才,谁就在经济和科技竞争中占有优势地位,立于不败之地。但是人才也有个管理与使用的问题。管理和使用得好,才能更充分地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管理和使用得不好,则会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2.
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现代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发展,一个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建立良好的用人机制。实践证明:企业的成败,不仅与经营战略、发展战略有重大关系,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人才战略。谁掌握和运用好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谁就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企业应建立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科学的用人机制,最大限度挖掘人才的潜力,发挥人才的作用,以促进企业的发展。一、为人才营造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首先,在利益上,企业应给特殊的高级人才留出一个激励的空间,使他们感受到贡献与经济利益成正比关系。可采…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建议》中提出:“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当今和未来的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切实抓好。”毫无疑问,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各国将在诸多领域展开激烈的角逐,而竞争的制高点就是人才竞争。因为知识经济本质的特点就是“知识化”,即它是直接依赖于知识的生产、创新、传播和应用的经济,知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中心力量这主要体现于:在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和信息化步伐的加快,国家、地区和企业间的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特别是加入 WTO 之后,我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人才竞争的压力和人才资源流失的困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压力尤感突出。如何发挥后发优势,做好人才的培、引、留、用,增强竞争力,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经济欠发达地区面临的一个紧迫课题。一、经济欠发达地区在人才竞争中的情势分析总体而言,经济欠发达地区在人才竞争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主要表现在:1.观念劣势。大多数地方、大多数人还没有树立起“人力资源是第一资  相似文献   

15.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民以才富。得民心者得天下,得人才者得未来。国家实力的竞争,在于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又是人才环境的竞争。  相似文献   

16.
质量无限     
三种熊猫彩电列队进入了国际先进水平的行列,这是一件让老百姓十分高兴的事.因为每个消费者都盼望买一台让自己用起来放心的彩电,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中国民族彩电工业的希望.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质量的含义已拓展为品种、款式、性能、服务等多项内容,其中心内容就是消费者的满意程度.国际著名质量管理权威约瑟夫·朱兰说,“即将到来的是质量世纪”.质量竞争已成为当今经济竞争的焦点,到下个世纪竞争必将更加激烈,因此,可以说下个世纪将是名牌产品争天下的世纪.一家外国大公司曾声称:“宁可损失30亿,也要保住在中国彩电  相似文献   

17.
永定庄矿党员争塑最佳形象每4人中就有一人是劳模大同矿务局水定庄矿党委实施“先锋工程”,在全矿1200名党员中开展了以“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为主要内容的争塑最佳形象活动,并利用多种形式教育和激发党员树立正确的苦乐观、价值观、义务观、事业观和竞争观,极大地...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从一定意义上说,现代市场经济就是人才竞争的经济。人才竞争的核心是科技人才和企业家的竞争,而企业家又是搞活企业的决定性因素。这里所说的企业家,是指按照干部”四化”标准和现代  相似文献   

19.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将全面融入世界经济,这就意味着中国已经步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也将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经济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我们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紧紧抓住人才建设这个根本,积极适应新形势,不断更新人才观念,努力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人才开发和培养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2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位人才存量的多少和用人机制的优劣是其效益和发展快慢最重要的因素。可以说,经济的竞争、实力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是最重要的资源,人才资源是事业兴旺之源。以人为本,建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首要因素已被社会认同。这是因为只有一流的人才,才会创造出一流的产品,才能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