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已被联合国和国际社会广泛接受,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采用已是大势所趋,中国在2012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从立法层面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本文结合中国新《刑事诉讼法》,简单论述我国目前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相似文献   

2.
周丰华 《法制与社会》2012,(25):286+288
证人出庭作证是刑事诉讼彰显公正的需求,证人出庭率低是我国刑事诉讼的现状,新刑事诉讼法对证人出庭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规定和完善,有一定的进步,但还存在缺陷和不足.  相似文献   

3.
中国法治走怎样的路才是正确的,一如我们在探索社会主义制度般在摸着石头过河,但相对于社会主义理论,法治具有更加丰富的理论、思潮、制度、哲学、历史等知识来源,可以让我们有更多的参考、借鉴和引入,但是问题也随之而发。本文针对本土资源论和其对立的观点做了简要的比较和大致的分析,期望能在这两种对立中寻找一个合适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4.
张丹 《法制与社会》2014,(13):242-243
言论自由与隐私权是两项非常重要的宪法权利。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时代的到来,使言论自由与隐私权的冲突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分析二者在权利类别中的归属,从宪法权利新分类的角度,明确了言论自由与隐私权冲突的实质。希望使言论自由和隐私权得到充分保护的同时,减少冲突和侵害。  相似文献   

5.
陆春镁 《法制与社会》2012,(26):113-114
新刑事诉讼法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总则,并通过辩护制度、证据制度、审判程序等方面的修改加以贯彻落实,充分体现了控辩平衡的现代法治思想.作为新时期的公诉人,需要切实理解控辩平衡思想的内涵和价值,了解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构造中存在的失衡现象,深刻领会刑事诉讼法修改内容所蕴含的法治思想,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树立正确的诉讼理念,迎接法制的进步,为法治文明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双重国籍在中国——浅谈中国的双重国籍问题的解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中国对于双重国籍问题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双重国籍"是一个历史和现实问题,中国对于国籍政策的取舍应慎重全面地考虑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因素,以国家利益为重,权衡二者的利弊。同时,在此基础上,可以做出一些适时灵活的调整。  相似文献   

7.
柏晶伟 《法人》2005,(2):56-59
过去一年关于国企产权改革中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争论余音未尽,一场有关国企产权改革的宏论又于新年伊始之际在北京展开1月15日,由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主办的"2005中国脑库论坛",再次聚焦国有企业产权改革.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迅猛发展.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倡导下,以马洪、李灏、陈锦华、蒋一苇、高尚全、林凌、纪中等为  相似文献   

8.
谢敏仪 《法制与社会》2012,(26):297-298
新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将体现恢复性司法的社区矫正、附条件不起诉及刑事和解程序引入其中,这是我国司法制度改革的重要里程碑.本文分析了恢复性司法理念在新刑事诉讼法中的体现,并从公诉工作的视角剖析如何在司法实践中更好地实现恢复性司法理念.  相似文献   

9.
从形式上看,行政法所关注的是行政活动的"合法律性",但这种对形式合法性的关注,本质上却是为了解释和评价行政活动的民主正当性.传统行政法的逻辑是通过形式合法性而解释行政正当性,其核心技术是评估行政与法律的一致性.随着行政内部功能变异和外部环境变迁,传统模式的解释框架所需的前提条件,在当代行政现实中已很难满足,这导致通过形式合法性而向行政活动"传送"正当性的模式面临功能障碍.因此,当代行政提出了行政正当性回归的直接吁求.回应这一现实,应当在反思传统行政法合法化逻辑与制度框架基础上,引入直接面向行政正当化需求的资源,拓展"新行政法"的制度框架和模式.  相似文献   

10.
如果不是从事公证工作,很难想象,陪同购物会成为一项工作内容;如果不是亲身参与,也很难想象,一件公众眼中普通的事情,会在思辨的纠结中变得复杂。公证购买,或称购物保全公证,近年来伴随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及商业打假的出现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然而,它的发展并非顺风顺水,如今面对  相似文献   

11.
刘涵 《法制与社会》2010,(35):185-186
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国外交经历了重要的战略调整,外交战略由“两个拳头打人”转变为“一条线、一大片”。这一转变对日后的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具体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究其原因,早前学者较多以史实分析的方法从国际层面得出结论。本文认为该方法不适于分析这一问题,而试图运用新古典现实主义的分析方法,论证通过这一视角能够有效解释这一战略调整的原因,证明60年代末、70年代初外交战略调整主要缘于领导人意识的转变、国内政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不可抗辩条款是人身保险中的一种特殊条款,它通过限制保险人因投保人违反如实告知义务而行使保险合同解除权的期限来制约保险人,维护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利益.该条款具有其存在的正当性基础,已经为绝大多数国家所采纳,我国最新修的<保险法>也增了不可抗辩条款.此举虽然时我国保险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但是在明确该条款的适用以完善相关制度等方面,我国仍需要进一步努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建设的蓬勃发展,农民工群体的组成结构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第一代农民工日渐淡出社会舞台,新生代农民工正崛然兴起。农民工的代际更替与社会转型的"共时展开",极大地增添了城市政治问题的复杂性。新生代农工争取生存权和发展权的抗争活动在受到当前城市政治制约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将重新塑造城市的政治生态。本文尝试从阶级理论和抗争政治的角度,在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特征和政治倾向的基础上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有否可能成为"城市新阶级",并进一步探讨了在"非阶级"状况下未来城市中新生代农民工的抗争形态及其分流机制。  相似文献   

14.
在WTO多边贸易体制中 ,不歧视规则一般含义包括有最惠国和国民待遇两个方面 ,不论最惠国还是国民待遇 ,都属一种有约定才产生的或者说约定创设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中国入世议定书》的有关条款 ,不论从受惠对象上还是适用范围上 ,都突破了WTO原有的最惠国、国民待遇或不歧视的格局或内涵 ,取得了新的进展 ,但入世议定书新规定与原有规则亦有交叉与重叠。入世议定书对WTO不歧视规则的新发展 ,也充分体现了时代的必然性 ,除了有直接针对中国具体情况的用意之外 ,还有更为深刻的根源 :即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升华。  相似文献   

15.
具有西方对抗特色的律师制度,如何在中国“和谐”体制下定好位、走好路、大发展,这是交给中国律师的时代命题。笔者认为,律师调解业务的创新发展,或许就是一个中国律师界能赢得各方面共同发展的结合点。 一、国外律师调解模式的概况 1、国际律师联盟调解委员会 国际律师联盟下设国际律师联盟调解委员会。由该委员会组织的国际调解中心论坛,自2001年至今已举办了12次论坛会议.组织世界上各调解中心或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ADR)中心通过定期聚会讨论的方式,达到互换信息、通报情况、交流学术成果、总结实践经验。这是我国学习借鉴世界律师调解发展的窗口。  相似文献   

16.
作者发现刊发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出版的《法院工作通讯》“关于办理杀人案件应行遵照的几项规定的通知”及所附新的尸体检验“验断书”格式和身体各部名称表,为新中国最早的法医检验规则。本文简要论述鉴定的科学内涵及验断书(检验报告)与鉴定书的异同。  相似文献   

17.
《中国律师》2005,(2):5-8
江平教授对我国法学理论研究与法律教育的贡献不言而喻,其著作等身更是让人敬佩不已。对于如何向读者介绍江老,本社总编辑刘桂明先生的一句话最为贴切生动:“对江老的介绍,再多的文字都不够,再少的文字都多余。”江老对律师的情感又何尝不是如此?语言、文字在江老倾注于律师的感情面前,显得仍然不够分量。江老关注、关心、呵护律师是在思考与行动中进行的。2004年10月23日,他再次应邀出席了“中国律师论坛”,并在演讲中全面剖析了中国律师当前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资源。  相似文献   

18.
《中国监察》2012,(23):20+2
为了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央纪委派驻纪检组组长、中央国家机关纪委书记纷纷撰文,结合工作实际,畅谈学习体会。他们一致表示,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关于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新举措,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顽强的努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9.
按照协会章程的规定,今天召开中华全国法制新闻协会3届3次常务理事会议。下面,我讲两个问题:一、关于2001年协会的工作情况2001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我国在世纪初年大事多、喜事多,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从法制宣传方面来讲,在实施前3个五年普法规划的基础上,第4个五年普法规划已全面启动,发展态势良好。在这样大好形势的推动下,协会在各理事单位和各位理事的大力支持下,认真履行职责,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较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对《“新的视野”究竟新在何处?》一文的答复文章,表明了作者对学术讨论的基本态度:政治可以学术化但学术问题不能政治化、学术探讨应针对问题而不是空发议论、学术应坚持创新、学术讨论应平等对话,同时也指陈了商榷文的缺失,并主张学术的多元性和学科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