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当代西方文化研究其实是一个“四不像”,在文学批评、社会学、哲学和政治学等学科之间往来穿梭,频繁搬用他人的理论武器。因此一些西方学者讥之为话语“掮客”。此说并不尽然,“接合”(articulate)理论就是他们的独特贡献。从理论方法上看,它体现了文化研究在文化阐释学与政治经济学之间艰难的摇摆。从政治意图上看,它不啻为英国文化研究正式介入后现代主义论争战局的宣示,呈现了西方左派在激进政治立场上的融合与分歧。尤为重要的是,我们实际上可以从这种激进的政治话语分析中发掘一种潜在的诗学意涵。它体现了文化研究的左派底色。一“接…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学术形态与政治话语之争导致的“衔接困境”阻碍了双方建设性的理论对话.本文拟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认识论与方法论层面的变革人手,探讨如何构建以“融合视域”为理论内核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范式,以期勾勒出清晰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图景并使其真正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3.
从文化视角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强大生命力是与其“和而不同”的文化品格分不开的.具体而言,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经典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和而不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通过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凸显其实践性;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和而不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与交融凸显其民族性;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现代西方文化的“和而不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通过与现代西方文化的对话与借鉴凸显其时代性.把握马克思主义“和而不同”的文化品格,对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孝勇  周莹冰 《前沿》2008,(1):35-37
西方政治发展理论是随着二战后大批民族独立国家的产生和对二战中的法西斯体制的理性反思出现的。经过了“现代化理论”、“稳定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以及“第三波理论”等四个历史阶段,在整个理论演进中,其致命缺陷是缺乏唯物主义理论的指导。这导致西方政治发展理论表现出两大弱点:一是宏观上在价值观领域的西方中心主义;二是微观上在分析工具领域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西方政治文化现代性源于对前现代性政治哲学的变革,即从神性走向人性。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它确立了自己的理论支柱:自然法理论、天赋人权观念、契约精神。同时,西方政治文化现代性也经历了浓厚的意识形态论争。经典的政治现代性遭遇了西方后现代性多元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后资本主义政治模式的批判,而社会主义政治现代性构成了马克思"后政治民主"与资本主义政治现代性之间的一个现实环节。  相似文献   

6.
纪宁 《人民论坛》2012,(20):218-21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发展存在阶段性,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萌芽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形成阶段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成熟阶段。各个阶段的主题均是对中国国情切合实际的反映,是对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成果的总结,同时又反过来指导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的霸权理论一直被人们所忽视。实际上,马克思主义霸权理论的内容极其丰富,马克思揭露和批判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东方国家的侵略、奴役和压迫等政治和经济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卢森堡、布哈林和列宁也主要从经济角度剖析西方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马克思主义的霸权理论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后殖民主义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揭示和批判是马克思主义霸权理论的当代回应  相似文献   

8.
叶青     
自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规模地传入中国以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对此作了不少阐述,虽然,其中存在着深刻的分歧,但是,从理论形态上看,总体上存在着一个多年一贯的理论模式。不过,叶青是个例外。由于政治原因,后来人们一般不把他的理论归人马克思主义之列,尽管他本人一度自称是“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9.
邓永芳  蔡益群 《前沿》2012,(11):37-41
西方政治文化现代性源于对前现代性政治哲学的变革,即从神性走向人性。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它确立了自己的理论支柱:自然法理论、天赋人权观念、契约精神。同时,西方政治文化现代性也经历了浓厚的意识形态论争。经典的政治现代性遭遇了马克思主义的后资本主义政治模式与后现代性多元主义的批判,社会主义政治现代性构成了马克思"后政治民主"与资本主义政治现代性之间的一个现实环节。  相似文献   

10.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陈振明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理论和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政治理论的两个密切联系的部分。“酉方马克思主义”既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又批判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寻求一条既不同于当代资本主义,又不同于现...  相似文献   

11.
何中华 《长白学刊》2021,(1):142-148,F0002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必须有机地融入中国文化及其传统。因此,从中国国情的角度了解并把握中国文化的特质,对于深入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学理上的可能性具有重要的前提意义。土地、农民、儒学,既是中国国情的特点,又塑造着中国传统文化本身。从明清之际的"西学中源"说,到晚近的"马克思主义中源"说,虽然是特定历史语境中的某种文化心态的反映,但也从某个侧面折射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性。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创造性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熟谙中国国情。由中国国情所塑造的中国文化背景,在自觉和无意识的双重意义上,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李建良 《桂海论丛》2002,18(1):72-74
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发展马克思主义。为此 ,必须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根据时代要求和实践的变化 ,对它进行发展和创新。任何一门科学理论的发展和进步 ,都离不开正确的科学批判 ,为此 ,我们要正确区分科学批判与政治批判 ,为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主体上 ,我们要深刻认识发展创新是人民群众共同的事业 ,而不是少数人的特权和专利。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还要求我们树立正确对待西方经济学的态度。应当看到 ,西方经济学虽然是资产阶级的经济学 ,它在整个体系上是不科学的 ,但其中某些观点、理论却是对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深厚的文化哲学底蕴,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文化哲学底蕴的内在根据。在文化哲学视域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进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文化张力的显性化过程,这一过程始终伴随着文化哲学的渗透与追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具有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深厚底蕴,它集中体现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三个基本点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4.
政治学研究方法类教材的现状说明,近年来国内政治学研究方法取得较大进展,但仍存有五个方面的不足。此种状况要求在政治学研究方法中切实做到“五个结合”,进而建构科学的政治学方法论体系,促进政治学理论研究朝原创性和科学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西方马克思主义关注资本主义的社会变革和发展,它们从总体性原则出发,阐释出文化革命、文化领导权和文化批判的具体策略,开辟出一条不同于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判路径,并由此对20世纪人类社会图景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文化批判理论的逻辑终局也使其理论思想逻辑的局限性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从文化角度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化世界;从过程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积极推进文化自觉的过程。9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文化自觉的进程中,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文化自觉对于我们当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重要启示和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里 ,参政是一大类政治现象、政治行为或政治活动。社会主义中国广泛的人民参政政治实践孕育着并呼唤着科学的理论概括 ,要求科学理论的指导。本文指出 ,科学的参政理论应当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南的参政学。在初步界定了政治和参政等概念的含义之后 ,本文对于“参政学为什么是一门科学”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什么需要参政党”这两个问题 ,根据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 ,回顾中外史实 ,结合中国现实政治发展的状况 ,加以论证 ,给予肯定的答案 ,为参政学的学科建设内容提出了一个初步的学术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8.
李张容 《长白学刊》2021,(1):149-15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有特定的实践基础和理论诉求,也有特殊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土壤。因此,从理论上来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向度、理论向度和文化向度的充分展开过程。然而,由于历史上革命任务的紧迫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向度和理论向度充分展开而具有外显性,并得到学界的重点关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向度或文化动因问题则相对弱化而具有内隐性,也没有得到学界充足的重视。从近代中国文化发展视角来分析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能够为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提供另外一种面相。以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提出为例来看,在近代中国文化发展的逻辑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在构建"中华民族的新文化"的过程中,随着自身对文化民族性关注度的提升而必然要提出的重要概念。在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时代,重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提出的文化动因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必须努力创造条件、在全党形成学习和研究理论的浓厚空气,健全学习制度。在学习理论的态 度上,既要认真,也要持久;在学习理论的方法上、制定计划,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在掌握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并用以指导实践上下功夫;在学习内容上,重点学习邓小平理论,学 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理论;在学习风气上,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进行 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转向"的语境中,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试图重新恢复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理论,因此目的,他们重新探讨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强调文化所具有的物质属性,将文化看作是一种与经济和政治等平行决定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