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董边  曾立  曾自 《各界》2010,(9):87-91
本文记述的是母亲董边1998年病重时,在住院的十个月里,给我们讲述的关于她的故事。 她怀念延安的生活,怀念和我父亲田家英相识相爱的美好日子,称“那真是一段令人难忘的日子”。现整理出来,以释怀我们对父母的深深思念。  相似文献   

2.
张冶中将军在促成新疆和平起义之后,曾和毛主席、周总理讨论新疆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书面意见。毛主席希望张治中到西北去,与彭德怀合作。张治中说:“西北父老和部队袍泽熟悉我,我也常常怀念他们。您如果认为我有去西北一趟的必要,我愿意做彭老总的颐问。”毛主席说:“你过去是西北四省的军政长官,现在去当彭德怀的副手,委屈了吧?”张将军说:“我服从命令听指挥。”事情决定后,周总理又到张将军住处作长谈,还亲送他到飞机场。  相似文献   

3.
当年红军长征到陕北与陕北军民胜利会师的吴旗县城,原叫“吴起”,自从毛主席率领工农红军到达陕北后,老区人民心中升起一面红旗,于是广大群众无限深情地把“吴起”改叫“吴旗”。十年动乱中,这个县成为“重灾县”,党风遭到极大破坏,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穷困的人民怀念着心中那面红旗,焦灼地盼望党的优良传统能重新发扬。 一九八五年年初,中共延安地委将一面绣着“实现党风根本好转的典范”的锦旗,赠给了中共吴旗县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也不止一次向全国介绍吴旗县委端正党风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已经十周年了.为了悼念周总理,现将我们几个同志一九七三年六月九日跟随总理参观时的谈话加以追述,这些指示尽管是处在当时的特殊环境下讲的,但却为党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文化大革命”的年代,全国许多纪念地的展览馆都关闭了,仅有绍山、井冈山、延安等少数馆为国内外的广大观众开放.而且开放着的这些纪念馆也存在着严重的形式主义和歪曲历史事实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周总理利用陪同外宾的机会陆续作了许多重要指示.而在此期间总理还把革命圣地延安的纪念馆作为重点,从一九七○年起曾为延安纪念馆的工作召开座谈会,指定邓颖超同志亲自抓;还委托中联部乔石等同志兼管延安纪念馆陈列内容审查工作.一九七三年六月九日又亲自来到延安,对新馆陈列展出作了极为重要的指示,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我在总参谋部工作期间,亲身经历了周恩来总理为维护祖国尊严和安全所处理的许多重大事件。那时对我国采取敌视政策的美国当局,多次派出军舰、飞机侵犯我国领海、领空,我国政府每次对其入侵行动发出警告,都是在周总理主持下,有了确凿证据后才公布于世的。我每参加一次这方面的工作,都受到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实事求是精神的教育。比如,1963年周总理  相似文献   

6.
“我是晚辈,他是我最亲爱的伯父;我是老百姓,他是我最崇敬的人民好总理。”周秉德,1937年生人,是周总理二三弟周恩寿的长女,12岁随父母迁入北京,随后住进中南海西花厅,在周总理夫妇身边度过了自己的少年和青年岁月。  相似文献   

7.
张报 《瞭望》1984,(20)
不久前,我写了一篇札记《莫斯科人的衣食住行》(见本刊第9期),这里再介绍一些有关莫斯科人精神文化生活的情况,供读者参考。怀念革命领袖和先烈在莫斯科逗留期间,莫斯科人对革命领袖和先烈的怀念,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8.
读了《周恩来选集》下卷,进一步引起了我对周总理的深切怀念,深感周总理在革命和建设的许多问题上都有卓越的创见。现只就知识分子问题谈一点肤浅的看法。周总理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知识分子问题,首先是个发展生产力的问题。因为,谁都知道,生产力的基本因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而古今中外的任何一种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任何劳动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的劳动力,特别是现代化生产,对科学技术的要求愈来愈高,科学技术在生产中也越来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他说: 露我们要找矿,就得有一批地质专家,带上大批大学毕业生和中学毕业生,到各处的荒山僻野去进行测量、普查和钻探。我们要建设矿山、工厂、  相似文献   

9.
今年3月5日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00周年。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也是党的统战工作的杰出代表。在周总理伟大的革命一生中,他为建立、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为了缅怀周总理在统战工作中的不朽功勋,我从众多被广为传颂的有关他老人家团结、关怀和保护党外朋友的事例中采撷一二,并草成本文作为凭吊,借以表达我对周恩来总理的无限怀念和崇敬之情。一周恩来同志是党的统战政策的主要创立者和模范执行者。他善于团结一切爱国人士,对他们进行鼓励、支待,并给予亲切的关怀。  相似文献   

10.
《党政论坛》2009,(12):21-21
从1968年8月上任,到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我一直担任周总理的秘书。周总理对身边秘书在学习与工作方面的严格要求和谆谆教诲,也是留给人们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1.
史晓风 《民主》2006,(3):41-42
周恩来总理特别关心党外朋友。我在任叶圣陶先生秘书期间,就知道周总理曾两次救叶先生脱离险境。 1948年11月,叶先生应中国共产党邀请,赴解放区参加新政协会议。他于1949年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22)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后,总结实践经验,对中国革命的实践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但是由于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缺乏执政经验,也由于当时的特殊社会背景以及历史背景,致使在延安时期的执政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文化困境。本文通过三个大方面,一是延安期间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二是延安期间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三是延安期间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意义及现实启示来全面论述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文化策略,以及这些策略对日后中国发展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韩宗琦 《各界》2010,(10):15-17
我从1950年开始做周总理的口腔保健医生,当时年仅27岁。我有幸到总理身边工作,并不是因为我有多么高超的医术,而是因为我父辈和总理的深厚友谊。  相似文献   

14.
难忘是故乡     
离开故乡有42年了。42年,在我一生中占了三分之二的年华,但无时无刻不在怀念她,怀念那里的人,怀念那里的水,怀念那里的黄土,怀念那里的村落……。故乡情难忘,最难忘的是生我、养我的故乡。我的乡音虽然变了,头发也由黑变白了,不曾为自己的  相似文献   

15.
任均  王克明 《各界》2011,(2):22-24
我是在延安结的婚。我的五个孩子里,头两个是在延安生的。一个是大儿子延风,一个是大女儿乔乔。 1942年夏天,在延安平剧院工作时,组织上批准我和一达结婚了。我们分配到了一个小窑洞,俩人把自己的东西都放在这个窑洞里,就算是成家了。可是,只有我拿来了从家里带到延安的被子褥子,和一个小柳条箱子,一达却没有。  相似文献   

16.
陈益南 《各界》2014,(7):21-26
毛泽东与萧军个人的单独交谈,或与萧及其他文化人一道谈话的情况,在萧军《延安日记》中,多达21次。这些交谈,既再现了萧军在延安期间的思想及命运变化过程,也在一定程度上,生动而细致地披露了毛泽东在政治、文化与生活方面,一些鲜为人知的想法、观点与作风。  相似文献   

17.
1961年,周总理出访归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机场迎接他。第二天,周总理看到一张报纸上刊载他回京的消息上有“周恩来总理神采奕奕地走下飞机”时,不由得紧皱眉头。指着报纸对值班秘书说:“你打个电话,问一下这条新闻是谁写的,叫他马上到我这儿来一下。”那位记者很快赶到西花厅。周总理放下手中工作,又拿起那张报纸说:“我们现在国家遭难,人民受苦,我周恩来凭什么还‘神采奕奕’?”那位记者知道错了,只好向总理检讨。同时也汇报说,他当时写这则新闻时只考虑了国际方面的情况,没有考虑国内方面的因素,因此出了差错。周恩来略一…  相似文献   

18.
延安时期是中国革命历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这期间,在毛泽东同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指导和我们党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延安精神。我作为一个亲身经历延安时期的老同志,每当提起延安,提起延安精神,总感到非常亲切。 延安精神的内容是什么呢?是抱着远大理想,脚踏实地地进行工作的精神;是不怕艰难困苦,不在强大的敌人面前低头,敢于克服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敌人的精神;是革命队伍内部同甘共苦、团结一致的精  相似文献   

19.
《瞭望》1999,(22)
编者按〕耶娃·萧又名叶华,是我国著名诗人萧三的夫人,原籍德国,摄影家。40年代,她同许多同情和支持中国革命的国际友人一起在延安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岁月。本文是她对自己在延安一段生活的回忆。初入延安1940年10月22日,萧三带着我和孩子到达延安后,当天下...  相似文献   

20.
<正>1941年春至1944年秋,贺炳炎赴延安军事学院及中央党校学习,并参加了延安整风运动,学习期间与姜平结婚。姜平1937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抗日军政大学。在婚后的日子里,贺炳炎与姜平相互扶持,留下一段伉俪情深的革命爱情故事。这是姜平写给贺炳炎的一封信:我记得你经常教育我说:"一个共产党员,时时刻刻考虑的是党的工作,不应该考虑自己。"我记得在1947年你刚调到一纵队工作,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