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房屋拆迁案逐日增多,在房屋拆迁中引入听证制度是保障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达到利益平衡的有效路径,但是当下我国在房屋拆迁中的听证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听证制度价值发挥之不能。本文结合我国城市房屋拆迁中听证制度之现状,探寻听证制度之不足,以期得出解决听证制度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略论指定辩护的制度性缺陷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指定辩护制度,无论从法律规范或者实施情况看,都存在制度性缺陷,有待加以完善。这包括扩展指定辩护的时间和主体,设立公职律师制度以及建立指定代理制度等。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第305号《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于2001年11月1日正式实施。这部涉及面广、调整城市房屋拆迁复杂利益关系的行政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工作又迈进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是我国建设史上的里程碑。新《条例》在总结原《条例》的基础上,及时地对新出现的问题加以调整,规范了拆迁补偿对象、补偿标准和拆迁管理程序,充实完善了法律责任,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强化了对拆迁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和对政府行政管理行为的约束,完善调整了城市房屋拆迁关系的一系列行为准则,从而使拆迁管理行为更加顺应市…  相似文献   

4.
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的政府职能错位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玲 《前沿》2012,(4):134-135
尽管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房屋拆迁是不可避免的,我国政府在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但城市房屋拆迁中政府职能的履行存在些许问题,本文对此进行研究,并尝试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以矫正政府职能的不当之处,保障城市房屋拆迁工作的正确、有效开展,维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行为,配合宪法修正案和《物权法》的相关规定,国务院于2011年1月21日正式公布施行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该条例不仅是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简单修改,更是我国立法工作者和学者们对国家征收制度改革的一种有益尝试,同时也体现了立法理念和设计模式的嬗变:由"拆迁"到"征收",法规名称的变化背后,体现的是对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和商业利益性的城市房屋拆迁划分的理念转变,同时在模式设计上,新条例更是对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的程序控制、补偿机制以及救济制度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6.
杨钊  蒋山花 《人民论坛》2013,(20):42-43
城市拆迁涉及地方政府、拆迁方和被拆迁方等多方利益主体,地方政府在其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文章主要分析地方政府在城市房屋拆迁中权力错位的成因及产生的负面影响,继而提出有效矫治城市拆迁中政府权力错位的对策思路。这有利于规范政府的管理行为,有效保护被拆迁方合法利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政报》2008,(12):38-38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各旗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 为进一步做好城市房屋拆迁工作,规范拆迁行为,确保城镇化战略的顺利实施,切实维护拆迁当事人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依据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和《内蒙古自治区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我区建立城市房屋拆迁住房保障制度和提高房屋拆迁补偿标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8.
强制拆迁是近些年来引发社会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究其根本,在于其所依据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存在缺陷.我国应废除涉嫌违宪违法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拆迁法> ,在立法中明确强制拆迁的概念、内容,严格区分公益拆迁与商业拆迁,为强制拆迁设计切实可行的程序.  相似文献   

9.
征地拆迁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其研究视角可以分为结构分析与互动分析两大类.绝大部分研究可以归人"结构视角",这类研究关注静态的制度性因素,其中既有根本的土地产权制度与征地拆迁权问题,又有具体的程序性制度安排问题."互动视角"包括博弈论分析与社会行动分析,强调动态的互动过程对征地拆迁结果的影响."结构视角"与"互动视角"的研究存在各自的优势与缺陷,对现实也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腐败的历史性、世界性和顽固性决定了腐败成为21世纪各国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经历了运动反腐、权力反腐和制度反腐的实践,良好的制度建设已成为我国治理腐败的关键。但多而快的制度建设不一定能减少腐败,制度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制度缺陷"、"制度漏洞"和"制度软约束"反而可能导致制度性腐败。本文在提出制度性腐败概念的基础上,从制度设计、制度变迁和制度约束三个角度对制度性腐败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就如何对制度性腐败进行破解提供了一定的解答。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房屋拆迁也越来越频繁,因为拆迁而导致的利益纠纷也变成了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针对政府在城市房屋拆迁中的责任缺失问题,我们应加强城市规划,完善城市拆迁的法律机制,制定公平合理的补偿标准,完善与城市房屋拆迁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2.
<正> 最近国家建设部通过《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并将于今年3月1日起施行。建设部向媒体通报了《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其内容之一是申请强制执行须集体讨论,二是强制拆近前必须先调解,三是强制拆迁前要开听证会,四是不服行政裁决可以起诉,五是未经裁决不得强行拆迁,六是胁迫强制拆迁将被严惩。建设部总经济师、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司长谢家瑾指出,建设部下发的《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程规程》,明确了行政裁决及强制拆迁的程序,明确要求协商裁决和申请强制执行必须经房屋拆迁管理部门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规程增加了行政调解程序,建立了拆迁听证制度,确立了拆迁补偿安置标准的裁决原则,规范了拆迁强制执行行为。规程的施行对于规范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行为,维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将起到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引入约翰.钦顿的政策议程设置理论,采用问题流、政策流和政治流的视角,对我国城市拆迁政策变迁的外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就长期以来存在的稳定制约因素进行探讨,同时对房屋拆迁政策研究历程的反馈环进行描述。在动态演进的框架中阐述我国城市房屋拆迁各阶段政策的关系及区别,分析拆迁政策变迁的触发及影响因素,探讨我国城市房屋拆迁问题驱动、采取政策路线变迁的原因,并对未来的拆迁政策做出合理性规范与引导。  相似文献   

14.
从政治学看,腐败是指公职人员为实现其私利而违反公认规范的行为。其本质是以公共权力为资本,背离公共利益目标,为个人或小集团谋取物质或非物质利益。我国现时的腐败主要根源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制度性缺陷。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本文基于制度反腐败论,从分析我国现有经济制度的缺陷入手,探讨具有防治腐败的内在机制的经济管理制度设计。   形形色色的腐败尽管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是腐败行为争夺的“猎物”都是公共权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各地房屋拆迁规模不断扩大,呈快速增长趋势。但是由于诸多原因,发生在政府、拆迁人和被拆迁人之间的有关房屋拆迁的纠纷不惭.由此也引发了大规模集体上访、暴力抗拒拆迁等一系列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的事件.拆迁问题也被列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最突出因素之一。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今年10月1日颁布实施的《物权法》,也对今后拆迁行为的进一步规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拆迁工作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的新形势下.积极探索解决房屋拆迁的“瓶颈”问题.促进拆迁工作依法、有序、顺利进行,对于加快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推进和谐社会构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6.
江丹 《上海人大月刊》2001,(11):25-26,37
今年6月21日,国务院公布了经修改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新条例重新规范了城市房屋拆迁当事人的利益关系,在拆迁补偿安置中引入了市场化机制。为全面贯彻实施新条例,结合本市实际情况,《上海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实施细则》也作了相应的修改,并于11月1日与新条例同步实施。此次新细则  相似文献   

17.
城中村问题日益成为优化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在武汉市城中村改造的过程中,保障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和住房的村民们的继续生存的权益是城中村改造顺利进行的中心环节。目前,武汉市现有的失地村民安置措施存在着拆迁补偿标准不一、拆迁补偿标准低、针对失地村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的缺陷,无法真正保障他们的权益。因此应制定合理的拆迁补偿标准,实现社会公正和公平,提高拆迁补偿款计算标准,完善"村改居"的社会保障制度,切实保障失地村民的生活。  相似文献   

1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厅(建委),直辖市房地局、规划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为了规范城市房屋拆迁估价行为,维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和《房地产估价规范》,建设部制定了《城市房屋拆迁估价指导意见》。现将《城市房屋拆迁估价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各地在执行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请及时反馈我部住宅与房地产业司。  相似文献   

19.
刘晓 《前进论坛》2009,(7):31-32
随着城市化脚步的加快,各地都在不同程度地对城市原有房屋进行拆迁,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的纠纷,有的甚至酿成了严重的社会群体事件,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影响了社会稳定和谐。究其原因,是深层次的,但是这与我国现行城市房屋拆迁的法律制度没有顾至被拆迁人心理承受程度,没有考虑其精神方面的损害有很大的关系。这个问题的妥善处理对消除拆迁中的不稳定因素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我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亦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国外行政征用制度对我国的启示--以城市房屋拆迁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房屋拆迁是一种对城市房屋所有人的房屋及其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行政征用行为。借鉴国外的法律制度,我国行政征用制度应以列举或排除的方法,对公共利益作出科学的界定,实行公共利益原则与合理补偿原则有机结合;通过司法介入估价,实行政府回避制度,由司法机关直接受理拆迁人与被拆迁人之间的房屋拆迁财产纠纷,使我国行政征用制度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