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分税制国家常用的财政法律手段,用来保证全国各级政府能够在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条件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也是在实现分税制改革过程中建立的。但囿于历史局限性,因而在进行有关制度安排之时,存在明显的"财力自利"倾向,难以适应新的社会需求。对此,我们应当转变观念,提高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立法层级和立法质量,有效增强其独立性、基础性和科学性,使之成为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法制基础。  相似文献   

2.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实困境与破解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仅能维持村组织的基本运转;竞争性转移支付导致转移支付资源向少数富村集中;以县乡政府为责任承担主体的农村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超出县乡政府财力。解决上述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责任承担主体,从县乡政府转移到中央政府,中央政府按照标准化公式转移支付,通过压缩专项转移支付比例获取资金来源,同时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诉求真实意愿的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3.
马海涛 《理论视野》2009,(10):31-35
事权、财力和财权作为财政体制的三大要素,其划分是否明确、合理、规范,三者之间的组合方式是否符合国情等,直接影响着我国财政体制运行效率,影响着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重大宏观政策措施的推进速度。正确界定政府的职能范围、以法律的形式科学明确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适当下放财权并完善地方税制体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是合理划分政府间事权、财力和财权,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关键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公共服务财权配置的问题分析与改革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厚金 《行政论坛》2009,16(5):19-24
公共服务的财权配置应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来确定,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财权,适当安排政府间关于公共服务的财政收支,使各级政府的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分税制确立了各级政府财权划分的基本格局,实践中政府间财政支出的结构不尽合理.税权高度集中,财权层层上移,转移支付失当,基层政府财力趋微,导致各级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公共服务的事权配置是财权配置的基础,而财权配置又是事权履行的保证.改革政府间的财权配置应该合理划分政府间税收权限,改革转移支付制度.同时,扩大公共服务机构融资渠道,化解基层政府的财政风险,建立协调发展基金.  相似文献   

5.
周琬  杜正艾 《行政论坛》2011,18(5):38-43
各级政府间财权、财力与事权不匹配的突出问题,即各级政府事权、财权、财力分配中"内外不清";政府间事权划分缺乏制度规范,事权范围划分随意性大;事权与财权、财力之间没有建立起刚性互动机制;政府间支出责任划分不清;转移支付体系总体设计不尽规范,监管力度不足,出现异化倾向;权力配置上存在头重脚轻,财权、财力划分上存在头轻脚重等现象。建立健全财权、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机制应处理好五个关系:正确处理事权与财权的关系,坚持以事权定财权;正确处理事权与财力的关系,坚持以事定支的原则;正确处理财权与财力的关系,坚持财权划分为基础、财力转移为辅助的原则;正确处理不同层级政府之间财权关系,坚持适度分权的原则;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财权、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机制。具体的举措是:合理界定不同层级政府事权关系,为建立财权、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机制奠定基础;合理配置中央与地方的税种,适当扩大地方税权,增强地方财力;根据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适度采取差异性的财税政策;制定《财政转移支付法》,规范转移支付行为;加快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缩减政府财政级次;完善《预算法》,保证财权、财力与事权匹配的可预期性。  相似文献   

6.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取向下的体制再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行政论坛》2016,(2):91-94
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的内核是体制并轨。基本公共服务管理体制是核心,着力基本公共服务广覆盖和多中心治理结构。户籍体制是关键,剥离户籍体制不合理待遇,加快城镇化建设。行政体制是保障,推动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变和大部门体制。央地政府分工合作体制是根基,破解条块分割、财力与事权、公共服务工具壁垒。财政体制是基础,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央地转移支付和开放型财政体制。绩效评价体制是依托,重构绩效评价导向、主体、客体和手段。法律体制是支撑,整合和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立法进程。  相似文献   

7.
《瞭望》2006,(41)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我国逐步建立了以财力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为主的转移支付制度。现行财力性转移支付主要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县乡财政奖补资金、调整工资转移支付、农村税  相似文献   

8.
《瞭望》2010,(38)
<正> 财力与事权匹配将成为"十二五"财政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 "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关系,实现各级政府事权与财力相统一,加大各级财政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重点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进行倾斜,使得城乡居民都能够享受到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9.
单向主导财政事权划分的模式保证了上级意志的体现,但是忽略了作为委托方的民众变量,出现了财政事权划分的维护中央权威与激发地方积极性、财力集中与责任下移、单向主导决策与地方信息优势、等级分明与权力差等、民生导向与晋升激励等五大悖论,改变了地方政府的激励模式,不能有效满足当地居民的公共需求.因此,需要在事权划分中加入民众这一变量,通过公共服务事责、规范转移支付、明确共同事权主体责任、加强纵向协商、地方考核民主化等措施建构起以中央、地方、当地居民为主体的三方激励相容制度,化解单向主导财政事权划分的悖论.  相似文献   

10.
李崴 《团结》2010,(3):41-42
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改革,理顺了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分配关系,促进了各级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同时中央为了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促进各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和完善了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目前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主要分为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两类。  相似文献   

11.
缩小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地区差异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其主要原因除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外,基层政府的财权与事权非对称、转移支付制度不能有效缩小地区公共服务差距,基层政府对地区公共服务内在提供动力不足是比较主要原因。厘清各级政府公共产品供给职责,建立财权事权一致的投入分摊机制,公共财政制度要从经济建设为主的“建设型”财政向关注民生、注重公平的服务型财政制度转变,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地方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各国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协调各级地方政府利益分配关系的重要手段。目前地方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支付制度不完善、支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完善地方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要明晰各级地方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二是要在收支计算方面用“因素法”替代“基数法”;三是优化各级地方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结构;四是强化地方政府财政转移支付法制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行政论坛》2018,(2):50-55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中央与地方事权关系存在事权范围不清晰、事权与财权不匹配、事权划分缺乏法律依据、中央事权与支出责任不足等问题。明确基本公共服务属性,科学界定央地事权范围;理顺各层次政府间关系,实现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促进中央与地方事权与责任划分法治化;规范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增强地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是构建科学合理的中央与地方事权关系,充分调动并激发双方积极性的基本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唐敏 《瞭望》2005,(31)
无论是解决县乡财政困难,还是提高转移支付的效率,都有待于分税财政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尽管我国财政收入连年增长、财政实力不断壮大,但县乡基层财政却困难重重,用以均衡公共服务的转移支付也力不从心。由此表明,改革仅靠表面修补不能解决深层次问题,痼疾的去除还有赖于财政体制“根部变茧”。就此,《瞭望新闻周刊》采访了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博士。  相似文献   

15.
县级政府承担了我国绝大部分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责任,县级也是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最终落脚点。本文运用1994—2009年中国县级社会经济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那些财政自给能力弱、财政努力程度低的县级地区获得更多的财政转移支付,表明促进财政均等化是中央向地方财政转移支付的基本目标;2002—2009年期间,那些教育供给水平低的县级地区获得了更多的财政转移支付,表明相比于分税制初期,近年来中央政府开始关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因素。研究还发现,县级经济发展水平、政府人员规模与财政转移支付正相关,表明"经济效率"和维持地方政府的正常运转也是中央政府在转移支付分配过程考虑的因素。本文的发现对推进我国转移支付制度顶层设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未来的改革应强化转移支付的积极效应,同时降低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基于国家能力视角,研究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演进的逻辑及改革有其学术价值。国家能力两大支柱是市场增进能力和控制动员能力,政府间财政关系通过事权、财权和转移支付制度设计,对这两大能力均有重要影响。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演进始终围绕提升国家能力而展开,它在不同时期,在各级政府层面,均有不同的展现:统收统支制度通过强化中央政府的财政集权,来提高国家的控制动员能力,从而强力推动国家工业化;分灶吃饭制度通过放权,使得地方政府运用辖区控制动员能力来创造市场;分税制有效提高中央政府的控制动员能力,同时中央与地方分别在建设统一市场、促进局部市场发展上合理分工。为匹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现行政府间财政关系仍需进一步改革,中央税要导向生产性税基,地方税要导向消费性税基和财产性税基,事权分配要体现事权分置与中央制衡原则,转移支付要扩大分类拨款的比重。  相似文献   

17.
适应公共财政体制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转移支付是公共财政体制下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公共财政体制下 ,通过正确度量地方的财政收入能力和标准支出需求 ,以确定科学合理的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转移支付办法是各级财政充分发挥其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基础 ,这对于各级财政收支平衡、地区间经济的协调发展、宏观经济的稳定、公共服务体系的有效运作及整个财政机制的公平高效运行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预算管理体制的公平性和运行效率有重要影响。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着形式过多,不够规范,仍以“基数法”作为主要确定依据,有条件转移支付种类过多,均等化转移支付部分力度有限等问题。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二元经济结构、地方既得利益刚性、政府间事权划分不够清晰等原因,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规范和完善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的本质是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人的城镇化,是地方政府解决以"人"为核心的保障人的生存权与发展权的城镇化的关键任务。文章基于相关调研指出,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必须加快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职能合法化,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改革财税体制使地方政府财力与事权相匹配,完善就业培训服务体系,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的设计和转移接续的政策,科学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标准。  相似文献   

20.
孙晓莉 《理论视野》2007,(10):51-53
民生问题是目前社会公众一个十分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需要通过完善公共服务体制来加以解决。完善公共服务体制的任务主要包括:依据公共服务的分类,加大政府在社会性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以法治化和制度化的方式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事权;健全事权财力相匹配的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