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残疾人》2010,(3):56-59
小禾的话 海伦·凯勒曾说:若我能选择恢复视力或听力,我愿能听见,因为看不见使我与事物隔绝,但听不见使我与人隔绝。我国有听力残疾人2004万,其中76.87%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听不见、听不清”给他们的生活造成了诸多困扰。以下这组文章,带您了解听觉障碍与助听器的有关知识。  相似文献   

2.
《两岸关系》2021,(8):66-68
正第二章和平统一方针的确定与两岸隔绝状态的结束(1979—1987)20世纪70年代末,国内外形势发生巨大改变,两岸关系形势也发生1949年以来最大的变化。1979年,大陆方面开始实行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也促使台湾当局调整了对大陆政策。这使台海形势趋向缓和、两岸交往成为可能,两岸关系由此进入新的阶段,也为打破两岸长期隔绝状态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盛志耘 《台声》2001,(9):18-19
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赴台驻点记者,我于6月29日至7月29日在台湾整整工作了30个日日夜夜,及时将台湾每天发生的新闻传回北京而身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的节目主持人,此次有机会能在台湾岛内和听众朋友亲密接触,更是我的意外收获。失散多年的姐姐找到了 “我失散多年的姐姐找到了!”这是台北听友陈小姐这些天来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陈小姐气质高雅,热情开朗,我与她相识在1989年。当时两岸关系刚刚解冻,与祖国大陆隔绝近半个世纪的台湾同胞希望了解祖国,希望得到更多的资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部常常会收到台湾听…  相似文献   

4.
<正>武力是最后手段,不得已才能动用,不能经常性使用武力,但更不能没有武力。经常性的外交手段是贸易、是经济,而最受欢迎的交流方式还是文化英国和美国是近代以来影响世界历史进程最重要的两个西方国家。分析英美历史,人们注意到一个重要的外在环境相似性,即光荣孤立:英国与欧洲大陆的相对隔绝,美国与世界重要国家的相对隔绝。这种地理环境,为英美制定相应的"光荣孤立"政策打下基础,让英美面对世界的时候可以从容不  相似文献   

5.
由于海峡两岸的人为隔绝,大陆与台湾书法艺术的发展也出现了许多迥异之处,尤其大陆新时期以来书法的日渐勃发,更与台湾的书法艺术现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们从观念到具体的取法,技巧,都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因此,在我手中有了一  相似文献   

6.
《中国残疾人》2011,(6):4-4
“盲隔绝了人与物,聋隔绝了人与人。”这句话直接体现了聋哑人在与正常人接触时的种种不便。尤其当聋哑人患病,到医院就医时,对于自己的病情就更难表达。  相似文献   

7.
天使与恶魔     
在看守所对峙排列的两条冰冷而坚硬的石凳上,我与一个死囚四目相对,闪着寒光的铁窗将我和囚犯断然地隔绝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望着我的是一双异常年轻的眼睛,从流泻出的几分探询和惶恐不安中,我很难将眼前这个身高1.80米、即使身陷囹圄也能看得出几分青春气息的“阳光”男孩,与一个即将押赴刑场执行枪决的戴罪头颅联系在一起。我的眼光定格在他那细长的手指上,他的手指正熟练地、一支接一支地点着两元一包的“甲秀”香烟,就是这样一双手,疯狂地举起了榔头,残忍地结束了一个无辜的、正值花样年华的女孩的生命……一对于女人,张轰鸣不知道从…  相似文献   

8.
正案例背景小萍是一名听力残疾人,14岁。按理说早该上学读书,而她却因为听力损伤,和外界几乎隔绝,整天待在家里,不愿意出门。她的父母每个月的收入不多,家中经济压力大,小萍的上学问题就成了家里人的一块心病。服务过程我先是入户走访,亲自沟通。在走访中我与小萍的父母进行了交谈,得知小萍  相似文献   

9.
秒读     
《台声》2015,(2)
<正>何许人也?岭南画派第三代传人,与"渡海三家"并论欧豪年一代大家从隔绝到合作,两岸图书见证了什么?本期聚焦两岸图书风雨阳光路作家、画家、导演,泱泱大国,惟我中华,英才辈出郭枫用笔讲述台湾文坛台湾著名电影导演吴宇森黄丽淑(台湾)郭松泉阮圣杰叶植盛余建华  相似文献   

10.
《两岸关系》2021,(9):66-67
正第二章和平统一方针的确定与两岸隔绝状态的结束(1979—1987)第三节两岸隔绝状态结束大陆方面1979年开始实行和平统一方针后,即积极争取实现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争取两岸通航、通邮、通商,同时积极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工作方针。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9月,出差到台北,走在繁华喧闹的南京东路,看着周遭行色匆匆的人群,我想,若不是两岸交流开放,我必不会置身于此。多少年来,这一湾海峡隔绝了两岸,对大陆来说,台湾很近,却也很远,远到几代中国人彼此间都无法跨越历史的鸿沟。歌与家的故事"红红的花开满了木棉道,长长的街好像在燃烧……"是因为歌,让我想要了解台湾,那从小收藏的卡带和CD  相似文献   

12.
邱巍 《今日浙江》2021,(12):46-51
1853年,太平军战舰遮天蔽日,沿江而下,攻克南京. 大陆另一端的马克思正流亡伦敦,通过观察这场他称为"惊心动魄的革命"来审视中国这个遥远的东方大国.他在社论《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指出: 满族王朝的声威一遇到英国的枪炮就扫地以尽,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破了产,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开始同外界发生联系……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两岸文教交流之迫切、之需要,在当今开放的时势之下,几已成为两岸同胞的共识。共识的一个最基本的出发点是:两岸隔绝近半个世纪,使文化的发展在形式或内涵上存在许多差异;缩小差异、增进彼此了解的最有效的手段便是以交流的形式,推进互动,最终为实现国家的和平统一铺垫坚实。深厚、互容、并存、进步、开放的文化基石。为此,还需要作许多努力。我曾访台作学术交流,回来后有人问我印象如何。我的第一句话便是:直观的印象,从市政建设、交通道路,到人们的穿戴,与东南沿海省市没有太多差别,而且都讲普通话,距离就一下子缩短了C早…  相似文献   

14.
★孤独与使命同在,艰辛与辉煌并存。 ★大海,隔绝的世界。小岛,连系着他们的生命。  相似文献   

15.
格言     
《群众》1995,(2)
人,在最完美的时候是动物中的佼佼者,但是,当他与法律和正义隔绝以后,他  相似文献   

16.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两次合作创造北伐大进军和打败日本侵略者的辉煌壮举。■国共两党两次“大的分裂”给了日寇入侵中国以可乘之机,造成海岸长达半个世纪的对峙与隔绝。■由于国共两党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的坚定立场,最终使两党跨越台湾海峡实现了再度握手。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5,(22)
<正>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饭店会面握手。习近平在致辞中说:"两岸关系66年的发展历程表明,不管两岸同胞经历多少风雨,有过多长时间的隔绝,没有任何力量能把我们分开。因为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习主席的话让我深受鼓舞与感动,习主席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看两岸关系、共谋中华民族复兴。这对于引领未来两岸关系走向,引导台湾民众来共同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带来深刻影响。从今天的世纪握手,我们可以预见到未来两岸之间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18.
<正>"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著名诗人余光中的名篇《乡愁》生动刻画出了两岸隔绝状态下,跟随蒋介石败退到台湾的百万国民党军政人员及其眷属压抑心底的思乡情怀。从1986年底开始,国民党去台老兵发起持续数月的请愿活动,迫使台湾当局考虑调整有关政策,开放老兵回大陆探亲。1987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有关接待探亲台胞的办法。1987年11月2日,第一批探亲台胞经香港来到大陆,两岸长期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了。30年来,两岸关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回眸这段沧桑  相似文献   

19.
一位从海外来到北京的台湾同胞,在首都机场看到三十多年未见过面的弟弟,如释重负般地说:「你来了,我放心了,如果在这里看不到你,说不定我会接着坐飞机回去。谁知道这边会怎样对待我……」这是他的弟弟亲口告诉我的。由于海峡两岸三十多年的隔绝和不真实的宣传,造成许多误解和疑虑,甚至恐惧。可当他们到大陆实地考察或在海外与乡亲接触,了解事实真相之后,自然地消除了成见,打消了顾虑,改变了看法,可见相互沟通情况是多么重要啊!  相似文献   

20.
周天柱 《台声》2000,(8):44-45
1949年 ,对现已85岁的黄埔14期退役军官李泉来说 ,绝对是一场噩梦。年初 ,在黄浦江畔与刚刚分娩的娇妻泪别 ,当年9月即随国民党73军开赴台湾基隆。从此以后 ,一道海峡 ,竟成了一条无法跨越的天堑 ,隔绝了他与亲人的所有联系 ,而断绝与家人来往的痛苦 ,非亲身经历者决不会有如此切肤的感受。李泉睡梦里都流泪牵挂着爱妻 ,分别时才几个月的亲儿子李沪生的小胖脸 ,又无时不刻在他的脑海里飘荡。什么时候举家才能团圆呢 ?续上断线军旅生涯的飘泊不定 ,台海形势的变幻莫测 ,使思家心切的李泉只能望洋兴叹 ,天地之大 ,为什么就容不得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