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严骏 《民主与法制》2014,(19):22-23
“审辩冲突”的现象 2014年5月23日,江西高院对周建华案进行二审,周泽律师被法警粗暴地从辩护席上拖出法庭。下午开庭他想旁听,在开庭前再次被法警粗暴地拖出法庭,同时他与李金星律师都被法官当庭剥夺辩护权利。周泽律师向本社记者表示,  相似文献   

2.
平日里,律师总是口若悬河,千方百计地为委托人辩护,这并不是新闻。可如果律师又被自己的委托人告上法庭,站在被告席上,这可就是新闻了。  相似文献   

3.
程滔 《民主与法制》2020,(14):42-44
因最近火热的孙杨案,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首席律师理查德·杨精湛的法庭交叉询问技术将人们的视线从律政剧中拉回到现实的世界里,法庭交叉询问技术引发了律师朋友们的广泛关注。而对比之下,孙杨一方对仲裁规则及其聘请的律师在法庭交叉询问的战略战术表现得有些菜鸟。  相似文献   

4.
人们对律师常有这样的想象,他们在法庭上思维活跃,能言菩辩。或说理,或煽情,把法庭辩论变成了语言斗法的道场。理想中的律师们似乎都很能说,很会说。  相似文献   

5.
诉讼律师可怜的话语权 媒体有这样一则报道:某律师在北京一个基层法院里出庭,被法官指责发言冗长,没有重点,经法官多次劝诫仍不“改正”。最后被法官轰出了法庭。相信凡是律师看到这样的报道心情都不会轻松。这些年律师的职业环境、社会地位已经成了律师们议论、抱怨的主要话题。  相似文献   

6.
林蕾 《人民政坛》2006,(9):44-44
1997年11月,湖南律师刘正清因辩护观点与公诉方不一致,走出法庭即被检察院逮捕,罪名是“妨害证据罪”,从而引发了岳阳律师集体罢辩,1998年刘正清被无罪释放。  相似文献   

7.
开庭前不发公告,2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被禁止进入法庭旁听,法警没收律师电脑,律师被迫退庭,受害人被逐出法庭,“白宫”书记当庭翻供……2009年11月19日,安徽阜阳市颍泉区原区委书记张治安涉嫌报复陷害举报人案在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庭审中发生的种种乱象,令人眼花缭乱。但乱象背后本案的真正疑点在哪里?且听受害人代理律师的亲身感受和分析思考……  相似文献   

8.
一名担任长沙市人大代表的律师在风险代理一起合同纠纷案件时,因诉讼费问题和委托人发生争议,竟然将委托人委托其接受的全部案款悉数"留置"。在多次催要未果的情况下,委托人以涉嫌侵占罪为由将律师告上法庭。然而,由于律师的人大代表的特殊身份,案件却又陷入了遥遥无期的审理之中。  相似文献   

9.
全长120多公里的广深高速公路,十年间收费300亿元,再度引起人们对高速路收费的关注。高收费,服务设施不齐全,成为国内不少高速公路“通病”。2010年以来,广州律师赵绍华以“广深高速公路全程没有加油站”为由,将广深高速路公司告上法庭。  相似文献   

10.
诉讼律师可怜的话语权媒体有这样一则报道:某律师在北京一个基层法院里出庭,被法官指责发言冗长,没有重点,经法官多次劝诫仍不改正,最后被法官轰出了法庭。相信凡是律师看到这样的报道心情都不会轻松。这些年律师的职业环境、社会地位已经成了律师们议论、抱怨的主要话题。很多法官在案件激增的压力下,节约审理时间,限制律师发言长短和方向是可以理解的。但  相似文献   

11.
生活中有许多人把律师与"打官司"等同起来,一说起律师,浮现在脑海里的往往是他们在法庭上雄辩滔滔的形象。这实际上是一大误解。律师的活动有相当一部分不是去法庭,而是做防患于未然的预防性工作,将可能会发生的矛盾和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清除各种和法律相悖的事故隐患。特别是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更使律师业务的重点从"打官司"转向社会各行各业的  相似文献   

12.
2009年是中国律师制度恢复重建30周年。人们依稀记得,在1979年“四人帮”的“特别审判”中,首次有律师的身影出现在法庭,宣告中国律师制度的恢复与重建; 人们更清晰地记得,在2009年国庆大典上,中国知名公益律师佟丽华作为律师界的唯一代表出现在依法治国的彩车上接受检阅。走过了30年历程的中国律师,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依旧面临着诸如刑案难办、306条困惑以及公众误解等尴尬局面。而发生在2009年年底的李庄事件,更让律师这个特殊职业群体遭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并引发了业内人士和社会的关注与反思。  相似文献   

13.
郝建华 《前进》2009,(9):50-51
律师制度恢复重建30年,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律师工作和律师队伍建设。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对做好律师工作、加强律师队伍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我国律师制度日益完善,律师队伍不断壮大,律师作用愈加明显,广大律师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工作者。  相似文献   

14.
美国公设辩护人制度的法律基础是宪法第六修正案及最高法院相关判例,其创设是贫困被告人律师辩护客观需求的结果;它诞生初期主要是满足诉讼程序形式正义的要求,充当"法庭帮手"的角色,1963年"吉迪恩案"之后逐渐成为贫困被告人权利的捍卫者。当前,美国公设辩护制度面临案件负荷量过重、资金匮乏导致辩护质量下降的问题,其能否有效运作,实质上反映了公民对律师辩护权的认同问题。为了提升我国刑事法律援助质量,我们可以建构公职律师与社会律师并存的刑事法律援助模式。  相似文献   

15.
王虹 《前沿》2009,(5):140-142
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独立性,是指律师在刑事诉讼中保持独立的精神和意志,其应依据法律和事实独立地做出判断,独立地进行辩护,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涉,包括不受委托人、公权力和其他人员影响。律师存在的两种独立性:一是独立于国家。基于自由辩护的观念,律师在为个人权利辩护时,必须维护当事人的利益,而不受外界的干扰,尤其是不受国家官员的干扰。二是独立于当事人。  相似文献   

16.
司莉 《求索》2008,(8):162-164
律师职业不具有商业性,这是法学界和法律实务界长期以来的主流观点,但随着近年来世界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随之出现的律师职业属性的变化,这一观点面临挑战。律师职业具有商业性在当今经济社会条件下具有必然性,也已成为客观事实,从立法上和学理上确认这一事实并对之进行规范和限制,有助于遏制律师职业过度商业化的倾向,更有利于律师职业的健康发展和法治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17.
我国正处于建设法治国家的强劲阶段,公职律师制度在建设法治国家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公职律师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各地因地制宜,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设计了适合本地区的公职律师模式。然而,公职律师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统一的管理体制、与政府职权容易混淆、经费不足等问题,因此,需要针对这些不足对我国的公职律师制度进行完善,有效发挥公职律师制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律师执业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法治的国家里,如何更好地体现律师的价值,更有效地发挥律师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作用,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之一即律师执业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邹群 《前沿》2009,(5):152-154
从律师民事责任的客观现实来看,律师民事责任问题逐渐凸现。特别是律师执业中和当事人之间的某些交易属性被不正当地放大,律师的职业定位、律师与当事人关系等理论问题值得人们重新思考,并需要廓清相关理论问题以指导律师职业的制度实践。本文主要就律师民事责任的设定及其功能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20.
王涵 《民主与法制》2013,(30):22-23
随着国家法制进程的加快、人民法制意识的增强和社会对法律服务的需求,律师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青年律师作为律师的新生力量、后备军,近年来在律师队伍中的人数逐年增加,青年律师已经成为律师中新崛起的一支强有力的队伍。从1993年成立至今,岳成律师事务所已经形成了一支稳定、庞大、优秀的律师团队,并且始终高度重视青年律师的培养工作,将其作为确保事务所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