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城市化主要是通过产业集聚效应来吸纳就业人口的。长株潭城市群尚存在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机制尚未建立、城市基础设施落后、第三产业发展不均衡等不利于发挥城市化吸纳就业的问题。长株潭城市群化解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要采取新型城市化战略。  相似文献   

2.
推进湖南新型城市化的重点、难点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进新型城市化是湖南构建科学跨越新的战略布局的需要,是加快富民强省的需要,是建好“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并为城市群发展创造经验的需要。长株潭“3+5”城市群建设是推进湖南新型城市化重点。湖南城市化发展面临许多难点,主要难在辐射带动、难在顶层设计、难在产业聚集、难在功能配套、难在制度创新。因此,要加快推进湖南新型城市化,必须优化结构抓辐射,高瞻远瞩抓规划、互补融合抓产业、完善功能抓设施、创新求活抓制度。  相似文献   

3.
国家综合配置改革试验区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不再是经济体制的有限变革,而是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再依赖于优惠政策的势能差和开放的时间差,而是依靠制度创新,强调“内源式”发展。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为“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要建成“两型社会”示范区,就要明确目标,形成城市群区域协调机制;大胆进行政策创新试验;大力倡导循环经济,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的新路。  相似文献   

4.
环长株潭城市群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进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推进环长株潭城市群城乡一体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四化两型”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EA)是“从源头和过程控制”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国家建设“两型社会”的宏大的改革试验场,肩负着实践国家政策的示范和引领重任。为了推行长株潭城市群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应采取以下具体措施:一是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二是要在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角度审视长株潭城市群的战略定位及其发展规模;三是要从全局角度出发对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的主体功能区进行合理布局和环境影响评价;四是要加强“3+5”城市群带合作,统筹解决跨区域环境问题;五是要把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作为战略环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以“两型”为主导的新型产业体系;最后就是要落实节能减排措施,推动具有国际品质的现代化生态型宜居城市群建设。  相似文献   

6.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的建设,其主要特点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由于传统的发展模式和资源利用的不当等因素,长株潭城市群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些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有一套完善的投入机制,为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优化提供资金保障,从而促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从区域一体化的视角看,城市群不仅是我国经济领域最重要的区域类型,也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长株潭城市群是中部崛起的代表性主体功能区之一,"两型社会"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为其协同治理提供了政策契机和历史机遇。受行政区划、协同技术等因素的制约,长株潭城市群政府间恶性竞争、各自为政现象突出。结合长株潭城市群的特点,运用协同学原理,探讨城市群发展的瓶颈问题,基于协同框架的合作治理基本思路应为:合理配置资源,发挥系统功能倍增效应;强化协同区域发展目标下的政府引导作用;充分发挥长株潭的自组织作用。  相似文献   

8.
云南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云南城镇化的发展步伐是云南省未来发展战略之一,如何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积极探索推进云南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的发展的路径,更有效的解决好产业基础发展问题,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强化城市的要素集聚和经济带动功能,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这是促进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地方政府是长株潭城市群低碳转型的最主要推动者,在低碳转型过程中必将起着巨大的作用和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发挥地方政府在低碳转型中的作用,要强化组织指导、完善政策体系、加强机制创新、健全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0.
魏超 《学理论》2013,(17):193-194
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在推进农村城市化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着政府重视不够、机制不健全、资金投入不足、人才匮乏、农迁居民参与程度低等问题,提出相应措施如下:转变思想,提高对社区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以人为本,加强农村社区成员的文化教育;着眼传统,形成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