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文明的哪些价值最能在当下重新焕发光彩?哪些核心价值是最值得如今的发展中中国继承的?中华文明贡献世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念,就是中国人自古就主张"和而不同"。不同,就是确认世界各个文明、各个国家的差别是绝对的,强行消灭这些差别是办不到的,唯一可行的就是彼此之间通过互相了解,达到互相理解,实现互相谅解,达到互相和解,这就是"和而不同"。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和而不同"的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之一,"和而不同"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想."和而不同"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和谐,承认差异、包含差异、尊重差异,在相互依存中求同存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努力将"和而不同"所蕴含着的哲学思想挖掘出来并将其发扬光大,这对和谐社会的建构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和而不同”的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之一,“和而不同”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想。“和而不同”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和谐,承认差异、包含差异、尊重差异,在相互依存中求同存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努力将“和而不同”所蕴含着的哲学思想挖掘出来并将其发扬光大,这对和谐社会的建构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求和不求同     
社会和谐、党内和谐、班子和谐,应是每个领导干部的心愿和追求。但在追求“和”的过程中,不可过分求“同”,而应当努力做到“和而不同”。  相似文献   

5.
儒家"和而不同"的思想是中国文化之精髓和人文精神的核心。巴哈伊教主张废除种族、宗教、民族和政治等偏见,实现"地球乃一国,万众皆其民"的天下大同思想与儒家的"和而不同"思想对构建当代和谐社会都有着积极的意义。要实现世界和平及全人类团结,我们应该大力弘扬这种"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和谐观。  相似文献   

6.
"中庸"作为建立在儒家人性论基础上的一种伦理道德观和思想方法,对实现和谐具有重要意义。细言之,"中道"是实现和谐的基本准则,"和而不同"是实现和谐的科学依据,要用"中庸"方法求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治国理念,其思想根源来自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体,融合道家、法家、佛教等多个思想流派,内涵丰富.儒、道、佛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极,其立意和宗旨虽各有不同,各有侧重,但共同具有"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形成了以"和谐"为特质的中国和谐思想文化传统.对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进行与时俱进的承继与弘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需要和谐思维。用和谐思维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关键是树立“和而不同”的“矛盾观”、相互包容的“融合观”和尊重民意的“人本观”。  相似文献   

9.
培育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和谐文化,中华民族有关"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传统智慧,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但和谐文化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而且是一种现代文化,需要我们在现代条件下精心培育。  相似文献   

10.
高海深 《理论导刊》2007,(10):52-53
在中国哲学的发展史中,"和谐"范畴有过许多论述,但从本体论角度,"和谐"主要被诠释为"和而不同";从认识论角度,则主要被诠释为"天人合一";从方法论角度,又主要被诠释为"中和"。和谐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总体特征和基本内核。  相似文献   

11.
实现党内和谐,建设和谐的党内关系,重要的是要正确理解党内和谐的科学涵义。党内和谐是“和而不同”,是多样化的统一,是民主与集中的统一,也是团结与斗争的统一。党内和谐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一样,是对立的统一,具有相对性和历史性。所谓相对性,就是说党内和谐并不是绝对的和谐,那种绝对的排斥了任何不和谐因素的和谐,  相似文献   

12.
辛琦  王存记 《学理论》2009,(28):111-112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高职院校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领导与群众之间;后勤与教学一线之间;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不和谐的现象,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抑制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严重影响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因此,我们重点从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问题、教育主体诸要素间的和谐发展问题、学科间的和谐发展问题、"五育"的和谐发展问题、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问题等五个方面对构建和谐校园模式进行研究和探讨,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人讲究"和而不同",对西方是一个很大的启示。再比如说,中国文化很重视"人我相与",注重将一己身心的和谐推展到人际与社会。亲人之间讲究父严母慈、老安少怀。邻里之间讲究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国家之间,讲敬信修睦、克己恕让、和而不同。对内,这其实对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处理各方利益纷争是很管用的。今天的中国社会利益矛  相似文献   

14.
《瞭望》2010,(52)
<正> 要在高校形成对中华民族统一的认识,形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而不同、统筹发展的民族观高校是文化发展和传播的前沿阵地,对当代大学生民族观的教育和培养将持续影响整个中国社会对民族观的认识和认同。高校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并结合学校特色,通过塑造和谐的校园  相似文献   

15.
儒家“和而不同”的巨大理论容量,使它有可能与其他思想并行不悖,但其“忠君孝父”等思想却造成了儒家的不宽容.要使不同思想、利益之间真正实现“道并行而不相悖”,必须注重挖掘“和而不同”内在包含的“和而有度”,并在“度”的范围内,在尊重“不同”、平等交往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权利与责任统一的动态的底线.唯有如此,才能有所执,但又不执于一端.从而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和谐乃至东亚的和谐才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和文化:和谐、和睦、和善、和解、和为贵、和气生财、和平发展。"和"的产生是因为有"不同"。不同的人群,彼此该怎样相处,是竞争、斗争、你死我活,还是和平共处、和衷共济?中国传统选择了和:"君子和而不同。"当今的中国有诸多的不同:有欠  相似文献   

17.
政党关系和谐的基本内涵与当代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红凛 《理论探讨》2007,(4):112-115
政党关系不仅是一个规范性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不仅包括政党关系和谐的本质,还包括政党关系的内容范围与和谐程度。从本质上看,政党关系是各政党在政治实践中形成的一种互动关系,是一种动态的发展或平衡状态,其内容涉及到政党政治的各个环节、各个层次,这种关系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和谐与不和谐之别。政党关系和谐是政党关系的一种良好或理想状态,其本质在于和而不同、求同存异,配合得当、各尽所能,功能优化、利益共享,各得其所、彼此满足,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野下,要结合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与民主政治的时代要求来审视我国的政党制度与政党关系和谐,进一步坚持与完善我国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莱州市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实施道德建设"4﹢1"工程(以"孝、诚、爱、仁"为主要内容的"四德工程"和未成年人"心灵工程"),有力地推动了科学发展,促进了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9.
扈模忠  张洽会 《学理论》2010,(13):21-22
科学发展观是对联合国综合发展观的升华,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论,其公平的价值追求、和谐的价值向度和终极价值目标是发展是否"合理"的标尺,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语境和价值诉求,抓住理论根本,才能让科学发展观"理论掌握群众并变成物质力量"。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多次出现"暴力拆迁"和"暴力维权"事件,甚至造成命案,已严重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本文认为暴力拆迁事件发生与行忠诚滑落紧密相关,通过重塑行政忠诚,实现"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从而预防、杜绝暴力拆迁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