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民族理论与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一样,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1994年,在国务院召开的第二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江泽民总书记指出: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民族理论,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入研究,很好运用。指导我国的民族  相似文献   

2.
论文从理论和实践上论证了西部民族地区开发需要法治保障和良好的法治环境 ;在对西部民族地区法治环境作出客观分析的基础上 ,全面、系统提出了西部民族地区法治环境建设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工作实践和经验基础上所构建的邓小平民族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原则性、政策性和可操作性,早就成为我们推进真正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事业的指南。一、邓小平解放初期在西南地区具有创造性的民族工作实践,孕育了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萌芽。1邓小平立足西南,胸怀全局,从巩固国防的高度来考虑西南地区的民族问题。邓小平指出:“西南的国境线从西藏到云南、广西有几千公里,在这么长的边境线上,居住的绝大多数是少数民族。少…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是指导民族工作实践的指南。民族理论总是随着实践的不断丰富而向前发展。民主革命时期,党制定了正确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团结中国五十多个少数民族人民扣汉族人民一起,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统治,建立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友爱合作的大家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党在民主革命丰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指导民族工作获得重大成就,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重新拨正了历史的航向,恢复了被“文化大革命”所全盘否定的民族理论,而且,在一些重大  相似文献   

5.
张迁 《瞭望》2005,(23)
在日前结束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纵观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不断融合、共同发展的历史。长期以来,中国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已经是一种常态,并因之旺盛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延续了中华文明的血脉,养成了宽广平和的民族心态,成为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财富。新的历史时期,民族工作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更好地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现实条件看,我国一  相似文献   

6.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民族问题、怎样正确处理社套主义民族问题”的主线,自觉地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落实.在理论创新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在实践落实方面,我党围绕促进民族地区科学发展、谋求民族地区社会和谐两大任务,开创了民族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民族理论要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的变化,政治、经济形势正在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客观形势的发展,给民族理论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要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发展党的民族理论,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发展繁荣的事业服务。三中全会以来民族理论研究有很大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和一些问题。现在,民  相似文献   

8.
民族问题是社会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这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历史地全面考察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与社会革命相互关系的思想的发展过程,对于完整地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继续清除民族理论和民族工作中的“左”倾思想的影响,排除右的干扰,顺利完成新的历史时期的民族工作的任务,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民族问题是社会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这个原理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最早提出来的。在  相似文献   

9.
斯大林是民族理论专家,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既有杰出的贡献也有重大失误。斯大林对民族理论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的重要阶段,其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精辟组成部分,对斯大林民族理论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全面深刻的了解民族问题的本质,从而为解决民族问题提供理论的借鉴。近年来对斯大林的是非功过的"重评之风"盛行,有过赞誉有过诋毁。本文以客观公正的态度为基本立足点,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苏联的运用和发展为基本线索,系统的梳理斯大林民族理论的萌芽、形成、深化、巩固、异化等历史演进过程,进一步科学的揭示斯大林民族理论的发展规律。文章辩证阐述了斯大林的经典民族观、民族平等观、民族自决观、民族区域自治观等精辟观点及其形成的原因、主要内容和影响。最后对斯大林民族理论在苏联民族工作实践中取得的贡献和造成失误做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力求真实还原斯大林民族理论的历史原貌。  相似文献   

10.
1999年9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继续抓住机遇,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以利于逐步缩小差距,实现共同繁荣”。“实施西部大开发是我国下一个世纪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从现在起有关部门应加紧进行研究,要进一步明确民族地区发展的主要目标、基本任务和重要方针政策,有目标、分阶段地推进民族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些论述揭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基本点和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发展的重大关系,这也是我们思考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个理论视角和政策选择的基本着眼点…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随着民族研究工作的深入,我国民族研究工作者又开展了关于民族概念问题的讨论。论者大多从外语翻译的角度加以探讨,这无疑是对的。但是须知,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的民族概念,是受到了中国历史的传统影响的。我们不妨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另辟蹊径,探讨一下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概念发展的历史,也许是有益处的。实际上,这一工作也已开始进行。辽宁《社会科学辑刊》1981年第4期发表了金天明、  相似文献   

12.
民族形成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革命导师早有论述,为我们研究民族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但如何理解这些论述,每个人的见解有所不同。笔者就这一问题谈点粗浅看法,渴望指正。一在长期的研究讨论过程中,对于民族形成于哪一历史时期的问题,在我国逐渐形成了两种观点:有的同志根据马克思、恩格断关于民族是由部落发展而来的观点,认为民族形成于资本主义社会之前,但究竟形成于哪一具体历史时期,又有不同看法;另一些同志根据斯大林关于民族是“资本主义上升时代的历史范畴”的观点,认为民族只能形成于资本主义上升时代,否认在这之前有民族的存在,把资本主义上升时代之前,民族  相似文献   

13.
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是党在民族地区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着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民族地区的重任。民族地区独特的经济状况、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等客观条件以及基层党组织自身存在的问题,对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挑战,使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特殊性。加上改革的深入,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着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必须从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地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社会阶段,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一个基本理论。弄清和阐明这个理论,澄清当前存在的某些认识上的混乱,对发展我国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大的实践意义。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理论的提出及其背景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是指多民族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各民族在政治上、法律上获得了民族平等权利以后,由于历史的原因,有的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处于比较先进的地位,一些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落后民族因为受到自身发展程度低所带来的种种限制,不能与先进民族同样享受到政治上、法律上所赋予的民族平等权利,造成了在事实上的不平等现象。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问题,是列宁首先提出来的,然后斯大林作了补充和阐述。列宁提出  相似文献   

15.
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具有一定物质特征和精神特征的人们共同体。它作为一种稳定的、凝聚力很强的社会实体,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从来就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政治则是以国家政权为中心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现象。民族和政治都属于一定的历史范畴,它们之间既有明显的区别,也有密切的联系。探讨民族因素与政治体制、政治行为的关系,是现代政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正确认识和掌握政治发展的规律,从政治科学的意义上来看待民族问题,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民族问题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如何理解列宁斯大林对民族问题论述的内在本质,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在民族工作中的指导作用,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一是要逐步使本国文字的译文与原文尽可能接近,准确地理解了作者原文的含义;二是我们对他们的论述要有一种客观和科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最近举行的全国民委系统民族理论工作座谈会提出,民族理论工作要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事业服务的方向;要加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研究,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四化建设的发展。 我们党一贯重视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研究。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  相似文献   

18.
斯大林民族定义评析及对现代民族特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民族的特征和民族的定义,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和《民族问题和列宁主义(答梅什柯夫、柯瓦里楚克及其他同志)》中作过基本相同的表述,即“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从提出迄今已经七十多年。七十多年来,尽管中外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学者不断有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甚至不少人提出了新的定义并对民族的特征进行再划分,但是仍然没有一种新的定义能够取代斯大林的定义。斯大林的这一定义及其对民族的跨征划分“不仅为马克思主义学者和研究者所普遍使用,事实上也为欧美和日本不少学者所接受”。众所周知,斯大林的这一著名定义是在对鲍威尔、石普林格尔等人对民族这一人们共同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民族的现代化,如何实现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的现代化,不论在理论或实践上,都是需要认真加以研究的重要问题。这里谈一点不成熟的意见。现代化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中期,是对产业革命和近代民主化运动以来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发生的急剧变革的一个总概括。近四十年在新技术革命兴起的浪潮中,现代化的概念不仅已为世界各国包括第三世界国家所接受,而且已成为不同社会制度的所有国家和民族努力实现的目标。尽管各国条件和进展的层次水平上有很大不同,但作为一个世界性的现象和趋势,已是公认的具有时代意义的进步与发展的概念。民族现代化不是一般意义上讲的民族发展历史上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而是在面对世  相似文献   

20.
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史上第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民族定义,是由斯大林在1913年提出的。他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斯大林提出的这个民族定义,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的一大贡献,对于全面论证和正确阐明俄国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纲领,批判第二国际机会主义的民族纲领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于各国马克恩主义政党解决民族问题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