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瞭望》2018,(12):1-2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精神,是中华民族最深沉、最基底、最持久的精神基因。这种精神,一旦被共同的目标所触发,就会爆发出无穷无尽的能量。党的十九大,就是这样的触发点。  相似文献   

2.
囚禁中的张学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八十三岁高龄的张学良将军从“西安事变”后到今天,已度过了四十八年囚禁生活。本刊发表的《囚禁中的张学良》,只记述了张学良将军在大陆被国民党囚禁的内幕。从他过去的囚禁生活,可以想知今天张学良将军在台湾的艰难处境。  相似文献   

3.
周冉 《各界》2012,(11)
华君武给自己刻了一方图章:“大愚若智”,意思是以为自己很聪明,紧跟形势,其实是个大笨蛋。他说,过去做过的最不好的事情就是画了这些画,犯了这些错误;最好的事,就是画了蒋介石,特务要暗杀我。  相似文献   

4.
焦点人物     
《瞭望》2004,(35)
王毅:备受瞩目的中国驻日新大使在新华社日前公布的国务院关于一批副部级官员的任免名单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王毅被免去了外交部副部长职务。近日王毅被确定将出任中国驻日本大使,并将于9月赴任。到今年10月才满51周岁的王毅有20多年的外交工作经历,是一名朝鲜问  相似文献   

5.
叶小沫  叶永和 《民主》2009,(12):44-46
在爸爸叶至善留下的1986年的剪报里,有爷爷叶圣陶写的一篇散文《诗话》,后面附着爸爸写的一段文字,他写到: 记得1946年,在马叙伦先生等上海人民代表在下关车站被特务打伤之后.在李公朴、闻一多两位先生在昆明被特务暗杀之后.父亲写过一首诗。这是一首咬牙切齿的诗.父亲没有留下底稿,我各处找.找了几年也没找到。昨天商金林同志来看我,给我捎来了父亲的一篇散文,题目叫《诗话》,这首咬牙切齿的诗.原来在这篇散文中……  相似文献   

6.
一九四五年七月,一个年轻的女共产党员被国民党特务秘密处死在贵州息烽的集中营里。 没有人知道她的真实身份和姓名。重庆刚解放时,烈士资格审查委员会在整理“中美合作所”牺牲人员的情况时,关于她的结论是这样写的:“与《新华日报》及重庆办事处有联系。”而更多的情况则不得而知,只好在烈士名单中不予提及。  相似文献   

7.
于佰春 《侨园》2006,(5):21-23
中俄友好年里,为寻访埋藏在岁月深处的中俄友好故事,作者在牡丹江找到了85岁的关雅文老妈妈。老人的深情回忆,重现了中苏两国人民反抗日本法西斯的战斗友谊。辗转落脚铁岭河1937年春天,为躲避日本人的袭扰,惹上反满抗日“嫌疑”的开明绅士关老太爷一家从珲春迁移到了宁安。关大妈的父亲关老太爷在日本留学时是孙中山的崇拜者,回国后在吉林主办讲学堂,宣传孙先生的三民主义。“9·18”事变后,关老太爷的儿子关成秘密参加了东北抗日联军。他频繁往返于中苏边境之间,传递抗日情报,被日伪特务列为“危险分子”。为甩掉日伪特务,关老太爷更名改姓,全家迁居到牡丹江,在铁岭河镇落下脚。  相似文献   

8.
俊凤 《侨园》2013,(5):62-63
<正>沈醉、徐远举和周养浩是国民党军统局赫赫有名的干将,他们职务相近年龄相仿,又都深受戴笠的器重,被称为军统"三剑客",但他们却走过了各自不同的风雨人生路。沈醉担任了政协委员沈醉18岁就参加了军统的前身——复兴社特务处,28岁晋升少将军衔,深得军统特务头子戴笠的信任,在军统局素以年纪小、资格老而著称。沈醉曾先后担任军统局本部总务处少将处长、国防部驻云南区专员兼保密局云南站站长、国防部云南专员公署主任、中将游击司令等职。1949年12月9日被卢汉扣押,参加云南起义,后协助卢汉逮捕了在昆明的大多数特务。1960年11月28日被人民政府特赦,后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文史专员。  相似文献   

9.
晓庄 《瞭望》1986,(34)
法庭上,一场严肃的审判正在进行。 一个身材矮小的老头和一个面色苍白的女人,被押上了被告席。随着审判的进行,这两个特务分子的罪恶活动,便一幕幕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一) 一九八四年六月二十八日,一架从美国飞来的班机降落在首都机场。在走下飞机的旅客当中,有一个身材矮小的老头。他,就是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个被押上法庭的人。 此人名叫卢顺序,四十年代曾在美国在华航空队担任译员,一九四八年随国民党空军逃至台湾。以  相似文献   

10.
晋仁 《民主》2015,(2):50
1946年6月23日,上海各界群众10万人举行集会游行,欢送上海人民团体代表团去南京进行和平请愿。以马叙伦为首的代表团乘火车抵达南京下关车站时,一群装作学生的特务以及"苏北难民"包围了请愿团,纠缠、辱骂并殴打代表们。几名代表的衣服遭扯破,提包、手表及眼镜被抢走。和平代表马叙伦头部、胸部遭打伤;阎宝航全身多处受伤,其中面部受伤最严重;雷洁琼遭暴徒用皮靴踢伤,口喷鲜血,眼睛被玻璃扎破;学生代表陈震中当场被殴打昏迷。子夜时分,几  相似文献   

11.
人生隽语     
《民主》2014,(7):64-64
<正>冯骥才(中国文联副主席):我曾经为了抢救民间文化数次卖字卖画,记得在2004年第一次为抢救民间文化举办公益画展时,就有人问过我,依靠你一个人的力量,去做这样一项庞大的文化工程,不就好比是精卫填海吗?我当时就说,我欣赏的就是精卫精神,精卫是我的偶像。但说实在的,当这些画从自己的画室取下来的时候,的确有"家徒四壁"的感觉。但很多时候容不得我考虑,就要以救火般的速度和救死般的精神从工人的锤子之下抢救文物。  相似文献   

12.
《侨园》2016,(8)
正1942年2月,曾参加过长征的八路军某部供给处长赵清彦,在一次残酷的战斗中被日军捕获,经过半年的严刑拷打,日军将这位坚贞不屈的勇士押送到东北某集中营囚禁,机智勇敢的赵清彦组织了5名难友逃出监狱,泅过乌苏里江进入苏联境内,不料被苏联当局以"偷越国境"判刑1年半。刑满后,举目无亲的赵清彦四处流浪,在叶尼塞河上游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他结识了漂亮、清纯、多情的苏联某坦克制造厂青年女工列里敏·尼柯娃·瓦  相似文献   

13.
一勺 《瞭望》1992,(13)
1935年10月10日《制言》杂志第3期刊载了一篇《史量才墓志铭》,此文出于章太炎先生之手。史量才因主办《申报》,在言论上对国民党政府有所抨击,为蒋介石所忌恨,于1934年11月3日由杭州返回上海途中,被国民党特务所暗杀。这篇墓志铭很难落笔,章太炎是这样写的: “或曰:暴得大名不祥。清议之权,自匹夫尸之,常  相似文献   

14.
今年十二月十二日是“西安事变”四十七周年。“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将军被软禁,是众周知的,但是,不少人对张学良此后的囚禁生活知之甚少。本文作者最近访问了湖南省沅陵县凤凰山,探知了一些张学良将军在这里一年多的往事,也许可以聊补阙憾。  相似文献   

15.
1935年,土肥原贤二来到北平,任北平日本特务机关长,成为华北地区的日本最高特务首领. 国民党29路军军长宋哲元为母亲举办寿诞庆典时,唱了整整三天堂会.当时,全国的京剧名角均应邀登场,观者如云,连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林森及蒋介石都送了寿匾.闻听宋哲元给母亲做寿,土肥原贤二特意送上一具名瓷盆,盛满用三斤黄金制成的空心桂圆作为寿礼,到宋府祝寿.  相似文献   

16.
·上篇· 决策者大念“教育经” “北有北京,南有江门”,这是近年教育界赞扬这两个城市教育工作抓得好的一句话。以市委书记古日新为首的江门历届党政领导班子,牢牢确立用一流教育实现一流经济的战略思想,从宏观决策、具体操作到实际效果,都真正体现出“教育是大事中的大事”。1990年,江门提前10年率先达到了全国预定要到2000年才完成的普及9年义务教育的目标。 以古日新为首的江门市委始终强调,大力发展教育应是党委和政府的主要责任。抓教育,首先就要保证有足够的投入。80年代以来,江门市政府对教育拨款一直呈增长势头。  相似文献   

17.
堕落与悔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大批自费和公派人员到国外留学、进修。许多有志青年通过出国学习、考察,增长了知识和才干,回国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有个别人,在资本主义花花世界中迷失了方向,甚至堕落成人民的罪人。本文的主人公原是某市一个国家级科研所的科研人员,年富力强,颇有才气。在J国学习期间,他被国民党特务机关用金钱与女色击倒,成为可耻的派遣特务。在监狱中,他痛苦地陈述了自己的——  相似文献   

18.
上帝让我活着,我就不能怯懦地去死;上帝让我死去,我也不能怯懦地活着,生生死死,都要有勇气。——宋美龄 1993年深秋的一日,不知是白天还是晚上,老太太几乎一夜没睡,或者说一夜没醒。人到这么大的年纪了,醒了也是睡着,睡着也是醒了,生与死的界线都模糊了。美国东部的秋天,和台湾的秋天一样迷人。昨天,她在梦中画了一夜美国的秋。老太太的画是很被人称道的,蒋公在世时,也常常忘情地看她作画。她画画实际上是从50岁开始,由临摹、写生到写意,似乎得了某种仙风道骨,进步神速。她曾醉心干政治,却从未醉心过绘画。画对她来说只是一种消遣,和打麻将一样的情调。她的一套山水系列画,后来被民国邮政总局印上邮票,她当时看了很不高兴。  相似文献   

19.
当年,马寅初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后,怀着炽热的爱国心回国效劳。作为一位经济学家,马寅初对旧社会的官僚利用权势大发国难财深恶痛绝。他在一次演说中将矛头指向蒋介石:“有人说蒋介石是民族英雄,我马寅初认为他不够格,他只称得上是家族英雄。”此语触到了蒋介石的痛处,马寅初先后被囚禁于江西上饶和贵州息烽集中营,时间达二十一个月之久。  相似文献   

20.
宏国 《瞭望》1985,(14)
在十五次特快列车上,一个年轻女人在睡意朦胧中突然被捕了。她是因向往资本主义社会的“幸福”,而与外国籍人士结婚,随丈夫前去某国居住的。在台湾特务的勾引下,她从政治上到生活上都堕落了,成了一名背叛祖国的特务。这篇社会新闻,以细致的笔触描述了这个令人怵目惊心的案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